保险业功能作用更加彰显
信息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发布时间:2025-10-10
在金融监管总局引领下,保险业正不断发挥着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十四五”期间,我国保险业保持稳健增长,保险业功能作用更加彰显,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的地位愈发坚实。
与人民美好生活“同频”
“从行业宏观上看,‘十四五’期间我国保险业在保费收入和资产规模等数量指标上有了进一步提升,而从保险产品的微观视角来看,无论是驾车出行、搭乘飞机、跟团旅游,还是家庭投资、养老规划、健康护理,或者网上购物、贷款担保、抵御黑客,在几乎所有的生活场景中,保险产品都在积极地发挥作用,就像盐溶于水,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副院长何小伟表示。
“十四五”期间,我国保险产品在种类上有了极大丰富,并且渗透到我们生活和社会的方方面面,与人民美好生活“同频”。
例如,在筑牢社会保障网方面,中国人寿寿险参与承办200多个大病保险项目、70多个长期护理保险项目和140多个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项目;中国人寿财险2025年上半年为121万农民工提供605亿元工资保障,有效缓释了工资支付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人保财险针对建筑工人、快递骑手、网约车司机等群体,开发“骑手保”“安业保”等特色产品。平安人寿居家养老服务已覆盖全国85个城市。新华保险“十四五”期间承办55个“惠民保”项目,覆盖人群超百万。截至2025年9月,泰康养老社区已全国布局37个城市46个项目,服务超1.8万位老人。
在筑牢灾害防护网方面,人保财险在河北落地全国首单多灾因、多年期、多层次的综合巨灾保险,并将地方性巨灾保险开办至20个省118个地市。太保产险积极探索“保险+科技+服务”新模式,建设集成11类灾因的全国灾害风险地图,升级“大灾指挥平台”,构建立体协同应灾模式。平安产险首创“5210”应灾响应机制,并依托“鹰眼系统”构建数字化风险预警网络。中国人寿财险在四川上线“智慧农业风险防控系统”,实现农田风险“全天候感知、全维度预警”。
与实体经济发展“共振”
从国家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到薄弱环节,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保险业扎扎实实为实体经济的方方面面提供着风险保障,与时代发展“共振”。
服务保障新质生产力生成,中国人保构建涵盖13个大类200余款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科技保险产品体系,成立集成电路共保体、商业航天保险共保体,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推出“科惠保”,为科技研发、中试、成果转化、产业化推广等科技创新活动全流程风险搭建防护网。
服务保障大国重器发展,平安产险发挥专业和服务优势,累计为超1800个国家和地方型项目提供超3000亿元保障,为长征八号遥感卫星、北京三号A/B星、国产大飞机C919、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徐大堡核电站1-4号机组等大国重器提供专业支持和服务保障。
服务绿色保险体系全面升级,太保产险聚焦绿色能源、生物多样性保护、碳市场等重点领域,累计首创产品34个,服务碳博会、服贸会、亚运会等大型活动及赛事,碳普惠平台覆盖超300个城市,平台用户超45万。英大财险创新开发电网设备延保保险、电力需求侧负荷响应责任保险、充(换)电站综合保险、网络安全责任保险、电力巡检无人机保险、植被生态恢复保证保险等特色产品,有效分散、化解电网建设运营过程中的各类风险,助力电网保供转型。“十四五”期间,累计为电网提供保险保障金额超50万亿元。
“扩面、增品、提标”是近年来我国农险发展的写照。2024年,人保财险为5542万户次农户提供农业风险保障2.1万亿元,三大主粮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承保面积3.2亿。2025年上半年,中国人寿财险在20个省份开展制繁种保险服务。
在中央财经大学国家风险治理与保险服务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晓林看来,“十四五”期间,我国保险业以全形式、全形态保险,实现全国性、全产业、全领域、全灾种的各层级风险结构重组,护航经济社会稳定发展。
积极凸显耐心资本优势
作为耐心资本,近年来,越来越多大型工程和项目建设获得了保险资金支持。
近期,在金融监管总局的指导下,中国人寿与新华保险共同发起设立鸿鹄志远(上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鸿鹄基金”),规模500亿元,率先开展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鸿鹄基金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和“长钱长投”原则,探索耐心资本投资规律,主要投向了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行业,实现了保险资金长期投资和活跃资本市场双结合,为保险资金践行价值投资作出了表率、积累了经验。截至2025年3月初,鸿鹄基金一期已成功投资落地500亿元。2025年3月5日,鸿鹄基金二期获批,2025年5月13日,鸿鹄基金三期获批。
中国人保在北京、上海、武汉、合肥等地通过设立私募股权基金、科创基金等形式,支持科技创新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聚焦新能源、半导体、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前沿产业开展投资,投资资产规模突破1.7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56%。
“中国保险业利用长期、稳定的保险资金提供资本支持,并通过专业的风险管理能力降低不确定性,在服务实体经济和推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中国保险业正从传统的风险补偿者,积极转型为实体经济的长期资本提供者和科技创新的风险化解者与赋能者。”李晓林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