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倾听市场主体需求 积极做好“服务员”

信息来源:上海人民广播电台       发布时间:2025-05-07       

当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正迈向全面提升能级的新阶段,各项工作推进千头万绪。上海市委金融办、市金融工作党委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过程中,坚持工作务实导向,密切联系基层,认真倾听市场主体需求,积极做好“服务员”,确保相关政策“解渴”“管用”,增强了金融机构和实体企业的获得感。

四月下旬,央行、金融监管总局、国家外汇局和上海市政府联合印发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公布三天后,市委金融办立刻牵头组织在浦东新区举办推进会,向金融机构和跨境经营的企业传递最新的政策信息。在推进会上,民营企业中曼石油与中行上海市分行签约,落实了哈萨克斯坦石油产能提升项目跨境融资。公司财务总监叶吉峰对于上海跨境金融服务的响应速度感受很深。“我们国内的金融机构对国际业务的支持和助力,尤其是跨境结算以及国际融资上,有非常大的帮助,因为我们跟中国银行的签约的就是当前的重大的一个项目,就哈萨克斯坦的百万吨产能的建设的项目融资。”叶吉峰说。

下一步,市委金融办将以落实《行动方案》为契机,宣传好解读好落实好相关政策,确保宣讲覆盖全市所有行政区,向园区、企业介绍跨境金融和离岸金融的18条突破性、创新性的政策。

在服务企业“走出去”的同时,市委金融办还要开展吸引集聚金融机构和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等工作。市金融工作党委组织处处长刘海洋介绍,市委金融办领导班子主动跨前,问需机构,送政策、送服务上门,“领导班子成员接待或者走访了安联、元盛、汇理、富达等国际投资集团。我们还召开自贸债座谈会,普惠金融的推进会,还有新一轮中小微企业信贷奖补政策宣讲会,来推进非公有制金融企业的服务。”

资本市场发展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点之一。去年9月,证监会发布了《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也就是“并购六条”。市委金融办金融市场发展处处长曹艳文告诉记者,在起草上海的配套文件《三年行动方案》过程中,没有闭门造车,而是走出机关,走进企业,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文件起草过程中,其实我们密集走访了相关的企业、机构,相关的市场主体,充分听取市场主体的相关的意见,听取企业在对接资本市场上最关心的一些难点,一些痛点,解决企业的实际的困难,以需求为导向,然后去起草政策文件的相关的条款,确保一定要让企业有获得感。”曹艳文说。

为畅通中小微企业融资,市委金融办还带头开展融资畅通系列对接活动,仅去年一年就办了10场,还引导各区和金融机构办了约1800场对接会。市委金融办普惠金融处副处长袁泉介绍说,对接精准有效,非常务实,受到欢迎。“我们把企业按照行业或者产业来组织,比如说我们主办的融资对接活动就有绿色产业、汽车,包括本市的3+6重点产业,乡村振兴等等都有,针对不同行业他们可能普遍存在的一些融资诉求,我们组织相应的金融机构来跟他们对接,做好一对一的服务,其实反响是相当好的。”

市委金融办,市金融工作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