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再迎多个新进展!

信息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发布时间:2025-02-05       

外资金融机构不断集聚、国际再保险功能区登记保费持续攀升、金融规则体系日渐完善……2025年开年以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再迎多个新进展。

记者日前从上海金融监管局获悉,该局深刻领会“四新”工程实质要义,紧密结合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和金融监管实际,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干字当头、勇立新功,助力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奏响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强音

1月1日,人保财险邀请海外保险机构场内交易,于上海国际再保险登记交易中心国际再保险平台落地2025年首单再保险分入业务交易。

1月3日,总部位于上海的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作为创设机构发行了首笔信用联结票据(CLN),成为国内首家创设信用联结票据的外资银行。

1月8日,中银保险、太平再保险获批设立上海再保险运营中心,临港获批设立的再保险运营中心总数升至19家……

东海之滨,黄浦江畔,上海这一片改革热土,正持续奏响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创新强音。

“上海金融监管局深刻认识上海作为对外开放桥头堡的光荣使命和重大责任,努力发挥上海自贸试验区和临港新片区试验田作用,找准切口、先行先试。”上海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记者了解到,聚焦稳步扩大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上海金融监管局不断深入推进金融改革创新:持续加快推进再保险、航运保险等重点业务领域发展,落实上海国际再保险登记交易中心贴身监管职责,逐步提升航运金融全球服务水平;加快小切口先行先试步伐,密切协同相关部门,开展非居民并购贷款、银团贷款跨境转让等方面的先行先试;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健全外资机构诉求响应常态化机制,探索差异化监管,促进提升外籍人士金融服务便利性;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治理,发挥在沪外资金融机构连接作用,用好国际监管联席会议等平台,深化国际金融治理协作。

探索金融监管工作“六加”新路径

开放和创新是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特征,努力探索金融监管新路径、塑造行业新文化是金融体系稳健运行的重要保障。

上海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助力稳步扩大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同时,该局因地制宜开展“六加”专项行动,以打造“四新”工程特色品牌为牵引,落实落细87项举措,强化内部治理、提升监管水平。

推进“文化加彩”行动,争当忠诚为民、守正创新的先行探路者。上海金融监管局强化文化铸魂,开办2期“申莘学堂”,创设“机关文化长廊”,总结提炼“忠诚担当、专业前瞻、务实为民、廉洁高效”机关文化主题词。树立机关“清廉柱”,指导辖内1500余家银行营业网点建成“清廉角”,共筑“廉沪金融”品牌。

推进“科技加效”行动,争当前瞻进取、专业务实的干事创业者。上海金融监管局强化“数据驱动监管”理念,推进“风乌”风险预警、“飞卫”现场检查等10余个信息系统建设和重构,提升数字化监管能力。丰富穿透式监管工具手段并嵌入监管流程,“天覆”大数据平台已集成相关模型300余个。

推进“聚力加劲”行动,争当奋发有为、追求卓越的时代奋进者。上海金融监管局强化激励举措,制定干部队伍建设三年规划,选树“四新”工程标兵,合计评选展示13个团队、12名个人,形成典型示范效应。深化“家文化”建设,推进实事项目,组织开展精彩纷呈的集体活动,解后顾之忧,聚前行力量。

聚焦不断开创上海金融监管工作新局面,上海金融监管局还积极通过优化提升内部管理精细化水平、加强监管数据运行安全监测和分级保护、升级司法建议书联合通报等创新举措,持续推进“精细加功”“保密加固”“法治加护”行动,争当统筹协调、团结合作的高效服务者,头脑清醒、忠诚可靠的职责守护者,公正廉洁、依法办事的金融监管者,为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金融强国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金融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