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取消四降低两增加”推动市场止跌回稳

信息来源:文汇报       发布时间:2024-10-18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昨天举行新闻发布会,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五部门有关负责人齐亮相,推出增量举措,落实存量政策,打出一套“组合拳”,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组合拳”怎么打?概括起来,就是:四个取消、四个降低、两个增加。

四个取消,充分赋予城市政府调控自主权,城市政府要因城施策,调整或取消各类限制性措施,主要包括限购、限售、限价、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

四个降低,降低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降低首付比例,统一首套、二套房贷最低首付比例到15%;降低存量贷款利率;降低“卖旧买新”换购住房税费负担。

通过落实这些已出台的政策,降低居民的购房成本,减轻还贷压力,支持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两个增加,一是通过货币化安置等方式,新增实施100万套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城中村安全隐患多、居住环境差,群众改造意愿迫切。据调查,全国仅35个大中城市待改造规模就有170万套,其他城市也有改造需求。全国城市需要改造的危旧房还有50万套。这次,对条件比较成熟的100万套,通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前干、抓紧干。主要采取货币化安置,这更有利于群众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房子,又不用在外过渡,能够直接搬入新居。同时,也有利于消化存量商品房。

二是年底前,将“白名单”项目的信贷规模增加到4万亿元。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要将所有房地产合格项目都纳入“白名单”,应进尽进、应贷尽贷,满足项目合理融资需求。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把商品住房项目贷款全部按照“白名单”机制管理的条件已具备,符合“白名单”标准条件的房地产项目,均应按“白名单”管理,做到“应进尽进”。

截至10月16日,“白名单”房地产项目已审批通过贷款2.23万亿元。预计到今年年底“白名单”项目贷款审批通过金额将翻倍,超过4万亿元。为做好房地产项目融资、保障房屋建成交付,必须持久发力,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进一步优化完善房地产“白名单”项目融资机制,做到合格项目“应进尽进”,已审贷款“应贷尽贷”,资金拨付“能早尽早”。

住房城乡建设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从去年开始,已经充分赋予各个城市房地产调控自主权,城市政府会根据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房地产现状自主决策。4个一线城市在9月底调整了住房限购措施,不完全一样。其中,北京、上海是“放宽了限购的条件”,广州是“全面取消”,深圳是“部分区域取消”。这充分体现了各城市因城施策、自主决策、一城一策。

在回应有关“虹吸效应”的问题时,相关负责人介绍,从规律看,“虹吸效应”是世界各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人口、产业向城市群较大城市集中。但从影响看,“虹吸效应”有利有弊,我们都会趋利避害。不同的城市和城市的不同发展阶段,“虹吸效应”会对它产生不同影响。

中国在城镇化进程中,注重引导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战略。因城施策,就是防止房地产领域“虹吸”负面作用的一种制度安排。

房地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