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开放、创新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迈向更高能级

信息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发布时间:2024-02-23        [打印本页] [纠错]

“上海价格”国际影响力稳步扩大,再保险“国际板”启动,上海绿色金融服务平台上线运行……过去一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大事”不断。

龙年伊始,新华社上海分社、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上海总部发布“2023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十大事件”。回首,是为了更好地出发。围绕服务高质量发展,推动高水平开放、创新,上海正加快试制度、探新路、提能级,增强全球资源配置功能,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迈向更高层级。

引领服务实体经济,助力高质量发展

龙年首个工作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出台“融资畅通工程十六条”,加大在小微企业贷款、纾困贷款等领域的支持,助力支持上海经济高质量发展。

重大战略推进中,上海金融身影频现。上海与云南、海南相距千里,而随着“上海胶”影响力日益扩大,上海橡胶期货正成为强化联系的一条重要纽带。

目前,上海期货交易所已连续多年在云南、海南重点产胶区试点天然橡胶“保险+期货”项目。数据显示,2023年这一项目覆盖云南、海南21个县市,受益胶农约26万户次,赔付约1.1亿元,有力提升当地胶农的收入,助力乡村振兴。

围绕绿色、低碳加快创新,上海金融业也在加快布局。近年来,诸多“首单”绿色低碳金融创新产品在上海诞生,如首单“碳中和”专题“债券通”绿色金融债券、首单低碳转型绿色公司债、首单“碳中和”绿色资产支持商业票据等。

作为推动“双碳”目标实现的“底层”政策工具和制度创新,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运营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交易规模逐步扩大,交易价格稳中有升。事实上,早在2013年,上海市场就已试点碳交易,截至2023年末,上海碳排放交易市场吸引1860多家单位开户交易,现货品种累计成交量达2.4亿吨,国家自愿核证减排量(CCER)成交量稳居全国第一。

低碳转型路上,金融支持不间断。2023年12月21日,《上海市转型金融目录(试行)》印发,推动转型金融与绿色金融协同互补。首批纳入水上运输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石油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和航空运输业六大行业,立足于引导碳密集型行业稳妥有序转型,以正面清单+原则兜底的形式,指明行业范围、降碳路径、参考目标,构建差异化信息披露分级体系,支持金融机构建立和完善差异化、可浮动的融资支持政策及服务,引导优质金融资源流向绿色低碳转型领域。

双向开放提升国际化水平

法巴农银理财开业,施罗德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在上海揭牌,联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获批开业……上海是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最前沿,近年来,众多外资金融机构在沪开业。近一年来,上海也迎来瑞士瑞银集团、美国摩根大通、英国汇丰集团等多位全球金融大咖的密集造访,外资机构的动向体现了其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的信心和期待。

随着国际化、总部型、功能性金融机构在沪集聚,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辐射力、带动力和影响力持续增强。数据显示,2023年上海持证金融机构总数已达1700余家,其中外资占比超30%。

随着开放的力度越来越大,互联互通、双向开放逐渐成为上海金融改革的“高频词”。在推出原油期货、玉兰债等国际化的金融产品,国内外投资者同台交易后,2023年,“互换通”、再保险“国际板”相继启动运营,成为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进程中的又一重要标志性举措。

2023年12月7日,《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总体方案》发布,赋予上海“打造国家制度型开放示范区”的新使命。“方案涉及金融领域的共有三大方面16项措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跨境人民币业务部主任施琍娅表示,相关内容既涉及新金融业态,又包括传统金融业态;既涉及金融行业对外资准入的开放,又涉及金融服务的跨境交付;同时也提出相应的风险防范要求,充分体现了积极开放和风险审慎的理念。

作为金融开放枢纽门户,上海正以制度型金融开放引领高水平对外开放。“新的一年,上海金融系统将继续深化金融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推进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建设,提升国际再保险中心能级,深化金融服务企业走出去,开展金融数据跨境流动,探索拓展跨境和离岸金融服务。”上海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中共上海市金融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书记周小全表示。

加快创新:深耕金融改革“试验田”

沪深交易所主板注册制首批企业上市,全球首个合成橡胶期货及期权在上海期货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全国社保基金长三角科技创新专项基金落沪……面对中国特色的金融需求,上海金融创新走在前列,成为重量级金融创新策源地。

2023年8月18日,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上市的出口集装箱结算运价指数(欧洲航线)期货是金融创新路上的真实写照。“这一产品集纳了众多的创新点。”中信期货总经理王小果表示,航运指数期货不仅是我国商品期货市场上市的首个现金交割产品,也是我国商品期货市场上市的首个服务类指数期货品种,对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联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创新能力是国际金融中心软实力的重要体现。2009年,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市品种仅铜、铝、锌、天然橡胶、燃料油、黄金、螺纹钢和线材8个期货品种,目前,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市品种已经达到32个。从8个到32个,数字的跃进是上海金融创新活力的缩影。

数据显示,2022年,上海金融市场交易总额达到2933万亿元,提前完成《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十四五”规划》目标。2023年,上海金融市场交易总额达3373.6万亿元,再创新高,金融业增加值达8646.86亿元,同比增长了5.2%。

人民币国际化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联动效应稳固提升。人民币已成为在沪跨国企业的首选跨境结算币种,2023年上海市跨境人民币结算量突破20万亿元,在全国结算总量中的比重近50%,继续保持首位。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表示,上海用足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新政策,以金融市场为基础,以人民币为特色,形成双轮驱动、协同发展格局。

最新发布的两项排名显示,上海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排名保持全球领先。英国智库Z/Yen集团与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联合发布的“第34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GFCI 34)”显示,在上榜的121个金融中心中,上海位居全球第七位;新华·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指数(2023)显示,2023年纽约、伦敦、上海蝉联前三名。从细分排名看,2023年,上海在全部五项子指数中都跻身前五名,和纽约、伦敦、香港等老牌金融中心并列为全能型选手。

克难奋进,主动作为,迈向更高层级!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正以日新月异的面貌展现在世界面前。

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