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十大事件”即将发布

信息来源:新华社       发布时间:2024-02-21        [打印本页] [纠错]

去年10月举行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五篇大文章”如何落实?怎样发力?作为我国金融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上海经验值得一看。

新一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十大事件”即将发布,2012年至今已连续发布12年,回顾历年关键事件,可以发现,上海早已在多年前动笔“五篇大文章”,为相关经验复制推广做好准备。

年年有大事,写好科技金融“首篇”

在“五篇大文章”中,科技金融居于首位,足见其重要性。科技金融也与历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十大事件”相契合。

从2015年的“金融20条”,到2019年的“浦江之光”行动,再到2020年印发的《加快推进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建设实施方案》,上海聚焦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推动科技要素和金融资本深度对接。

值得一提的是,让我国资本市场迈入“科创时代”的科创板,生动诠释了科技创新“始于技术,成于资本”。作为金融赋能科技创新的缩影,科创板自开市交易以来,就架起了科创要素与金融资本的合作桥梁。

先行先试,为金融添上一笔绿色

“双碳”目标于2020年提出,此前沪上金融机构已在相关业务试水,相关产品与服务不断涌现。

2016年1月,浦发银行成功发行境内首期绿色金融债券,发行规模200亿元,实现了国内绿色金融债券从制度框架到落地产品的一次关键飞跃。2020年,低硫燃料油期货在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挂牌交易,为航运产业低碳转型发展提供避险工具。

近期,《上海市转型金融目录(试行)》印发、上海绿色金融服务平台上线,将进一步引导优质金融资源流向绿色低碳转型领域。

多层次、广覆盖,落笔小微企业痛点

如何让普惠金融精准满足小微企业痛点,上海早已开始思考。

2012年,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开业,为小微企业开辟融资新路。2019年,上海市大数据普惠金融应用上线运行,给小微企业精准画像。截至2023年底,大数据普惠金融应用累计服务企业约72万户次,数据调用超6200万次,支持发放中小微企业贷款超5700亿元。

面向重点产业以及广大中小微企业等市场经营主体融资诉求,上海普惠金融顾问制度于2022年启动。通过组建以金融专家为主、产业专家为辅的普惠金融顾问专家和服务团队,推动金融政策和服务“一站直达”。2023年,“上海普惠金融顾问综合服务平台”上线并入驻“随申办”企业云App,并建立线下服务枢纽,形成“线上平台+线下枢纽”双轮驱动服务模式,使企业能够及时获得专业化的智力支撑。

首单签出,书写大城养老新答卷

上海老龄化程度较高,发展养老金融,对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养老需求、优化养老服务供给具有重要意义。

2018年6月,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全国首单由太平洋人寿在上海签发,迈出了发展养老第三支柱的重要一步。养老特色标杆网点开创“服务早市”,“加梯贷”解决老人出行难题,志愿者进社区开展公益助老服务……近年来,上海各家金融机构不断推出多元化的养老金融产品与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养老需求。

科技赋能,数字金融开新篇

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和科创中心,上海高度重视数字金融建设。2020年,《加快推进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发布,提出力争用5年时间将上海建设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金融科技中心。在数字人民币方面,上海积极开展数字人民币应用试点,数字人民币消费场景不断扩展。

同时,上海也是国内金融科技龙头企业的聚集区,近年来,以建信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中银金融科技有限公司、交银金融科技有限公司、兴业数字金融服务(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汇丰金融科技服务(上海)有限责任公司为代表的金融科技公司先后在沪成立,汇聚数字金融发展合力。

回顾来时路,一件件金融大事早已奠定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坚实根基。新一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十大事件”即将发布,刚刚过去的一年又有哪些金融大事发生?敬请期待。

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