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眼中的上海金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持续发力这一年 法律如何护航?

信息来源:上海金融官微       发布时间:2023-12-25        [打印本页] [纠错]

又至一年岁末,2023年上海金融依旧步履不停。在资本市场交易活跃、交流密切之际,与金融相关的监管行动、司法行动也持续在线,为服务保障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优化上海金融营商环境保驾护航。

金融业具有强监管、强安全的特点。监管部门、司法机构在金融领域如何出手,如何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我们做新闻报道时关注的焦点话题。

法院典型判决、业界对话交锋、政策研讨与制定,是我对2023年上海金融法治建设的直观感受。

这一年,典型案件频出。

2023年我们多次报道了来自上海多家法院审判的金融“首例”,这些首例判决、典型案例一方面切实保障了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有效维护了资本市场的秩序;另一方面,为服务保障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能级提升,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提供金融司法助力。

过去几年,我们看到全国首个金融法院在沪落地,首个国内专业金融仲裁院在沪建成,首单证券纠纷特别代表人诉讼由落户在上海的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启动......2023年,金融法治“首例”依旧频出。

2月份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法院公开审理并宣判了一起以开展期货居间为名变相从事期货交易咨询业务的刑事案件。据悉,该案系全国首例期货居间人非法经营期货交易咨询业务刑事案件。

4月份上海金融法院判决了该院首例涉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退伙纠纷案件。

6月份上海金融法院审结全国首例资产支持证券(ABS)欺诈发行民事赔偿案。

在司法创新方面,今年年初,上海金融法院公开宣告金融市场案例测试首案司法意见,明确了涉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纠纷的法律适用原则,并对测试首案相关争议焦点作出认定。

这一年,对话不断。

实际上,每一项政策的出台,背后必有行业人士、专家的集思广益。他们给出的批评与建议,是征求意见的要义所在。

4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国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自2001年独立董事制度建立以来首次重大改革。

针对此次征求意见稿,我去参加了上海法律界举办的专题研讨会,与会者绝大多数身兼数职,既是法学专家,又是独立董事,会议讨论、碰撞出的声音会交给证监会,作为“专业意见”被参考。

在会议桌上,专家们将火力集中在《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争议处,如独立董事履职公司数量、主要职能、薪酬等,从中国资本市场上市公司治理视角出发,独立董事到底应该发挥什么作用。与会人士属于征求意见稿的调整对象,从自身出发来看规章制度的可行性,或许带有某种局限性,但也是利益直接相关者对政策满意度的直接反馈。一个成熟法律政策的制定,需要收集来自四面八方的声音。

除了小型的座谈会、闭门会,在大型的、国际化的金融会议中,金融法治作为一个关键议题出现。

2023年的陆家嘴论坛上,金融法律相关的话题被安排在了浦江夜话环节,主题为:金融开放合作与法治保障。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贾宇、上海金融法院院长赵红等有关领导出席。

“上海是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估的样本城市,上海法院必须具备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定位相匹配的国际化审判视野和司法水平。”

“在金融司法中,需要我们进一步创新应用支持诉讼、示范判决、代表人诉讼等机制,依法高效审理跨境金融纠纷,打造更多具有示范引领意义的涉外金融标杆案例,提升上海在全球金融司法体系中的影响力。”

“上海金融法院始终高度重视涉外金融审判工作”“努力构建审理公正、程序高效、诉讼便捷、裁判可预期的涉外金融司法保障体系”“吸引更多中外当事人选择上海作为国际金融纠纷的解决地”。

有学者认为,国际金融中心是软实力、法律体系、监管体系、国际化信用的综合体现,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必须要有与国际接轨的司法体系。

这一年,政策持续规范金融活动。

谈金融法治,有效且完备的制度是基础,将金融活水引入实体经济,发挥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功能,离不开政策的有序引导。

9月,上海市正式印发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实施方案,在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领导小组下设科创金融改革工作组,明确相关部门责任和任务分工,统筹推进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相关工作。

为促进浦东新区融资租赁高质量发展,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推动国际金融中心核心区建设,《上海市促进浦东新区融资租赁发展若干规定》出台,并于101日起施行。

10月,上海市财政局、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上海市知识产权局等部门联合印发《上海中小微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担保业务专项方案》《上海市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风险“前补偿”试点工作方案》,引导和鼓励在沪银行不断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促进上海地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展。

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等,有利于营造优良的金融法治环境,助力全面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随着市场的开放,参与主体越来越多样,市场活动越来越丰富,希望能见证更多的上海金融司法首例、监管首例,与飞速变幻的资本市场相呼应,期待2024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之路。

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