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高标准国际金融中心

信息来源:解放日报       发布时间:2023-04-13        [打印本页] [纠错]

上海的特殊地位要求我们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危机感,清醒地认识挑战与不足。特别是与纽约、伦敦相比,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还存在较大能级差,不能只关心发展速度、资产规模、保费收入,而要切实提升核心竞争力,提升应对危机和抗击打的能力。

高标准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新征程上,应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要义,坚定信心,守正创新,积极探索金融改革、发展和稳定的规律和路径,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引领推进中国式金融现代化。

传承百年优良作风

金融报国思想——

1913年,张嘉璈就在上海提出“金融报国”的思想。1936年,“火柴大王”刘鸿生的企业因流动性枯竭而濒临破产。徐新六准确研判、及时伸出援手,展现了民族银行和民族企业的惺惺相惜之谊。

金融战略思维——

新中国成立之初,陈云同志主持动用全国之力,在上海打赢“银圆之战”“米棉之战”。当时所提出的“上海站不住、全国经济稳不住”宏观思考,所秉持的“全国支援上海、上海支援全国”战略方针,至今仍有指导意义。

金融合规理念——

海派文化中蕴含着讲求规则、忠于所托、重契约精神的深厚基因,与金融业合法合规要求有着高度契合性。

金融创新勇气——

2022年,上海银保监局会同相关部门推动临港科技保险创新引领区工作方案落地,共建“科技金融创新试验基地”,出台科技金融服务方案,初步孵化出一批创新项目。

认清形势使命任务

上海的特殊地位要求我们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危机感,清醒地认识挑战与不足。特别是与纽约、伦敦相比,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还存在较大能级差,一些领域“大而不强”“肥而不壮”,在国际产品的定价权、国际规则制定的话语权等方面有不少提升空间。

着眼于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四个放在”,以“跳出上海看上海、立足全国看上海,在服务全国中发展上海”的格局,全盘谋划和开展各项工作。

在上海从事金融业务,相当于站在聚光灯下,既要做好本职工作,更要树立标杆,不能抱着小富即安的心态,只关心发展速度、资产规模、保费收入,而要切实提升核心竞争力,提升应对危机和抗击打的能力。

只有追求卓越,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在其位,谋其政”,扎扎实实地做出高人一筹的实绩,方能不负所托、不辱使命。

坚定突破攻坚信心

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以西方金融发展模式种种弊端为鉴,我们必须坚定地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打破“经济不振—信心不强—供血不足”不良循环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就在于金融。这是金融作为“现代经济核心”地位所决定的。眼下,至少要努力做到“三少三多”:少一些资金服务的被动供给,多一些产业转型的主动引领;少一些顺周期的推波助澜,多一些逆周期的削峰填谷;少一些你追我赶的锦上添花,多一些舍我其谁的雪中送炭。

要争取一鼓作气,将经济推向健康发展的快车道,形成并加固“恢复发展—增强信心—融资支撑”的正向循环。

锚定正确发展方向

金融的本质是服务,要发扬“端盘子”“泥腿子”精神。作为金融从业者,不能不把自己当回事,也不能太把自己当回事。做好金融工作应当突出“四为”,即为民服务、为实体融资、为社会赋能、为国家担当。

要深刻汲取相关教训,始终坚持金融创新“简单、实用、透明”的原则,把“灵魂三问”嵌入各业务创新管理之中:是否符合主业和本源?是否符合国家战略导向?是否经得起穿透检验?

当下,很多人都在热议科技与人类的关系。科技并没有改变金融的本质和底层逻辑,用得好,是吃饭的“菜刀”;用不好,就可能成为伤人的“刺刀”。因此,要更好地加强科技工具统筹运用,兴其利而除其弊。

监管部门要继续借助科技工具实施穿透监管,坚决防止“类信贷”影子银行改头换面,大力整治各类名实不符的金融产品,维护金融创新生态的风清气朗。

维护优良营商环境

金融行业顺周期性较为明显,监管部门要善于逆周期发现问题。监管部门和被监管机构不是“猫和老鼠”的关系,而是更类似于医患关系,要想方设法帮助金融机构“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

2022年,上海银保监局做出行政处罚决定99例,罚没金额6815.5万元,“双罚率”达到76%。处罚当然不是目的,而是为了促进更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重典治乱的态度和力度不能丝毫放松。同时,要持续深化清廉金融文化建设,按照机构主动、行业联动、监管推动和社会共建“四管齐下”,继续深化清廉金融文化建设,努力构建“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

要牢记“三个务必”,持续引导破除金融“例外论”“特殊论”“精英论”,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和价值观,让“清廉”成为新时代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鲜明底色。

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上海金融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