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3-02-14 [打印本页] [纠错]
“去年12月刚刚在建行续期了信用贷款,这次又新添了300万元,新的一年我们企业的发展底气更足了!”上海怡口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最近因建行“善新贷”产品升级而获益,公司负责人印科龙兴奋地说,“‘善新贷’升级前夕,建行客户经理就上门来收集资料,产品刚上线,就让我们拿到了贷款。”
记者近期采访了解到,为提高科创企业“能贷会贷”水平,上海银行业持续强化专业服务能力,在“贷多贷广贷早贷长”等方面做出不少有益探索。
加强专业服务能力
作为一家专门从事节能设备研发和运用的高新技术企业,上海怡口环保设备有限公司信息技术研发维护的成本占比较高,非常需要资金支持。建行上海市分行“善新贷”在问世时,主要针对“专精特新”小微企业提供纯信用贷款,经过贷款期限、额度等方面的多次迭代升级后,今年1月,支持对象已经覆盖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性中小企业。
上海晨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同样受益于此次“善新贷”覆盖面的扩大。“我们公司专门从事半导体芯片的软硬件开发,技术和研发骨干均为硕士以上学历,在行业钻研多年,已获得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和27件软件著作权。”该公司负责人吴冬冬说,“建行上海市分行一直关心我们企业的发展,在我们复工复产当月发放了100万元‘抗疫复工贷’。这次‘善新贷’额度一下子增加到500万元,我们企业研发的劲头更足了。”
作为2022年第四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海浦江缆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浦江缆索”)则从农行上海市分行获得了一路成长的“营养”补给。“银企合作近3年来,农行上海市分行营业部为我们提供的授信额度由最初的1亿元不断提高,至今已翻了5倍,对我们经营规模扩大提供了良好支撑,我们的主营业务收入已经较3年前增长68%。另外,贷款期限由1年期逐步提升至3年期,这与我们的生产工期也实现了良好契合。”浦江缆索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浦江缆索属于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在日常生产过程中往往需要向上游钢厂支付一定预付款,这部分资金占用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企业进一步扩大产能以及提升研发速度。此外,受疫情影响,桥梁建设工期也有所放缓,企业资金面受到挤压程度更甚,亟需金融活水。农行上海市分行营业部获知后,及时为当时还是上海市级“专精特新”企业的浦江缆索打通绿色融资通道,首笔4000万元贷款及时到位。近3年来,该行已累计向该企业投放信贷11.4亿元。
提高“能贷会贷”水平
“我之前遇到过一家银行,在信贷审批的最后阶段跟我们说,‘应总行要求,对亏损企业无法放贷’。非常感谢这个时候兴业银行上海分行向我们提供‘技术流’评价体系,把‘技术流’转为资金流,把企业软实力转成融资‘硬通货’。”英韧科技(上海)有限公司首席财务官钟晓蕙表示,“公司的产品有成熟的市场,但所处的发展阶段是爬坡向上。此时‘技术流’这样良好的工具让银行跳出传统的财务‘三张表’,认知、评估、认可我们的技术和产品,是我们发展中非常大的助力。”
据介绍,受行业自身特点影响,银行侧重关注企业盈利和实物抵押物的审贷模式并不适用于对科创企业进行的风险评审。兴业银行“技术流”评价体系将“技术流”作为企业的“第四张报表”,从科创企业人才队伍、科技资质、知识产权等15个维度进行综合评分,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部分科创企业因财报亏损、研发投入大、无太多固定资产等问题导致的融资难题,推动科技创新在金融领域的信用化。
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哲弗智能系统(上海)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李飞也对兴业银行上海分行“技术流”评价体系表示赞许:“兴业银行在客户准入、授权管理等方面采用个性化定制的模式,能够突破传统授信评价体系,帮助企业打通‘技术流’和资金流之间的壁垒。”
在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内,某新能源企业近日从浦发银行上海分行获得了金融新动能。据了解,该企业致力于研发新能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等产品,已申请60多项专利,取得20余项国内发明专利授权。浦发银行上海分行在该企业初创期即与其展开合作,陪伴企业一路成长。近日,为助力该企业研发生产、加速企业上市步伐,浦发银行上海分行为其提供了3000万元“上市贷”信贷支持。“上市贷”是该行针对拟上市科创企业推出的信用贷款产品,产品准入条件较以往产品更加灵活,可以根据企业经营情况或者估值准入,并覆盖尚未盈利的亏损企业;贷款额度也更高,可根据企业发展情况分层设定,契合企业上市进程。
农行上海市分行日前通过发放首笔“项目前期贷款”,提早介入了某创业板上市公司客户的项目。据悉,上海某包装股份有限公司是高新技术企业,由于新项目生产线设备需要从国外进口,且需预付设备款,农行上海金山支行便主动向该客户推介“项目前期贷款”,同时递交融资方案,获得客户认可。在没有先例的背景下,农行上海金山支行与上海市分行业务部门通力协作,审批通过5000万元项目前期贷款,并于近日顺利投放首笔贷款113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