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解放日报 发布时间:2022-08-29 [打印本页] [纠错]
随着服务国家“双碳”目标实现得愈发深入,上海绿色金融体系正在逐步完善。在这其中,直接融资对于绿色企业和项目而言,尤为重要。上海的金融基础设施和金融机构齐聚,正在为绿色领域带来更为创新多样的直接融资渠道,同时也带动着金融行业本身的创新、协调、绿色发展。
累累硕果
基础设施全力创新
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上海是全球金融要素市场和基础设施最齐全的城市之一。这些金融系统的定海神针,在绿色金融发展领域不断结出累累硕果。
股权融资在不断增长。上海证券交易所大力支持绿色企业股权融资,从增量来看,上交所通过多种形式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企业上市融资并提供持续性上市咨询服务,过去三年累计有38家新能源、节能环保企业在上交所上市,IPO融资额合计374亿元。其中,科创板瞄准包括新能源和节能环保在内的六大战略性新兴行业,一大批新能源、节能环保企业在科创板上市融资。从存量来看,煤炭、钢铁、石油等传统重工业企业利用新技术、新工艺降低能耗,例如中国神华利用清洁能源替代原有供能设备,有效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钢铁行业半数以上的公司实现吨钢综合能耗下降。家电、汽车等消费品制造业积极开发绿色低碳产品,例如海尔智家产品迭代更新,不断提高节能节水产品占比;整车企业积极拥抱“新四化”,新能源汽车销量逐年攀升。
期货产品在接连上新。为助力燃料油产业结构调整和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完善燃料油期货市场产品链,2020年6月22日,上海期货交易所在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简称“上期能源”)上市了低硫燃料油期货。经过两年稳定运行,市场给予了低硫燃料油期货高度的认可,成交量增加显著,低硫行业的定价模式正在从最初的现货定价向期货定价转变。作为全球最主要的燃料油供应商之一,复瑞渤集团的新加坡子公司尝试以低硫燃料油期货计价签订码头提货和驳船加注的供应合同,得到了国际一线船用油供油商和知名船东的积极反馈。
指数投资方兴未艾。上交所不断丰富绿色投资产品,积极开展绿色指数编制研究工作,联合中证指数公司、上海环境交易所及基金公司等,推动绿色相关指数开发。截至2022年6月,中证指数累计发布ESG等可持续发展指数113条,其中,上证180碳效率指数在绿金委年会上被评为年度最具市场影响力的绿色股票指数。上海清算所率先发布我国首只碳中和债券指数——上海清算所碳中和债券指数。该指数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碳中和债券市场整体价格走势,为市场投资者提供了优质的碳中和概念指数化投资标的。同时,上海清算所积极与市场机构研究发掘债券指数在绿色金融投资的应用场景,目前已支持兴业银行、厦门国际银行发行我国市场首批碳中和债券指数挂钩人民币结构性存款,成为发展多样化碳中和投资产品、引导金融资源支持低碳产业投资的有益尝试。2021年7月16日,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交易首日,上海清算所同步发布我国首批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价格指数——中国碳排放权配额现货挂牌协议价格指数。该指数作为市场参与者交易碳排放配额的价格参考,有助于提高市场价格发现能力,促进我国环境资源优化配置。2022年1月,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和中证指数公司联合发布了国内首只碳中和主题投资指数——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指数。目前,首批8只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ETF产品募集规模超160亿元,已全部在交易所上市。
市场板块正持续拓展。2021年4月20日,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依托展示板(Q板)基本信披层,设计推出了专门服务绿色产业企业的绿色Q板。企业登陆绿色Q板,除需符合《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展示板基本信披层业务规则》规定的基本上线展示条件外,还需满足主营业务属于国家有关部委发布的《绿色产业指导目录》。自2021年底中国证监会批复同意在上海区域性股权市场开展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试点以来,截至目前,主要投资于环保、健康和医疗养老等领域的恩熠投资和从事新能源相关行业投资的宁柏基金,已经通过上海股交中心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试点完成总计5.4亿份的股份挂牌转让,成交总额6.58亿元。
持续升温
直接融资合力破题
作为直接融资的代表,绿色债券是专项用于支持绿色金融领域发展的重要资金渠道,正成为金融机构募集资金支持绿色企业和项目发展的重要手段,市场投融资热度也在持续升温。
上海金融基础设施全力支持绿色债券的发展。上交所制定并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司债券发行上市审核规则适用指引第2号——特定品种公司债券》,设置“绿色公司债券”专章,规范绿色债券募集资金用途、信息披露要求及评估认证安排。同时,不断优化绿色债券、绿色资产支持证券专业流程,开辟绿色债券审核及挂牌绿色通道,加强绿色债券市场服务力度,进一步规范绿色债券募集资金用途。上海清算所帮助丰富绿色债券产品类型,支持国家开发银行以公开招标方式,面向全球投资者发行首单“碳中和”专题“债券通”绿色金融债券,首场发行规模为192亿元,所募资金用于风电、光伏等碳减排项目,推动电力系统脱碳,助力实现能源系统跃迁。上海清算所还支持国电电力、中国华能、长江电力、大唐国际、陕西煤业化工、广西柳州钢铁、红狮控股7家发行人,创新发行首批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债券挂钩的可持续发展指标,包括单位产值能耗值、再生能源装机容量、污染物排放量等绿色减排目标。发行人设定可量化的可持续发展关键绩效目标及完成时限,并由第三方机构对完成情况进行验证,若未及时完成关键绩效目标,则按照债券条款约定对利率、期限或规模等要素进行调整。2022年6月,上交所发布规则指引推出低碳转型公司债券创新品种,引导企业尤其是两高行业、传统行业企业融资用于低碳转型领域,至2022年6月末已发行7只共80亿元。
沪上银行业更是服务绿色债券发行创新的主力军。浦发银行为国电发展发行2021年度第一期绿色中期票据(碳中和债)。该笔债券被国际气候债券组织正式认证为气候债券,成为国内市场首单非金融企业境内外双标认证的碳中和债,发行金额8.4亿元,期限3年,所募资金全部用于支持旗下8座风力发电场建设,总装机容量达446.18兆瓦,每年可减排67万吨二氧化碳当量。中行上海分行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发行2021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可持续挂钩),落地上海地区首单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承销了申能集团下属申能租赁全国首批、上海首单碳中和债,收获市场好评。
除了绿色债券,上海金融机构还在积极拓展各种直接融资渠道,合力破题,各种“首单”层出不穷——
全国首单专项用于“碳中和”的融资租赁类资产支持证券(ABS)产品。2021年4月19日,由国泰君安资管公司作为计划管理人、母公司国泰君安作为销售机构的“国君资管—中电投融和租赁2021年第一期绿色资产支持专项计划(专项用于碳中和)”成功发行,项目总规模12.86亿元,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支持“碳中和”的绿色产业领域业务发展。
上交所首单融资租赁类主体+资产双绿色的资产支持证券(ABS)产品。2020年2月,由海通证券担任销售机构的“国君资管—中电投融和租赁2019年第一期绿色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发行,项目发行规模21.8亿元,其中优先级20.06亿元、发行利率4.38%。募集资金投向的清洁能源类项目建成运营后,能够有效缓解承租人所在地区能源压力,提高可再生能源使用效率,优化能源结构,带动地区能源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全国首单绿色个人汽车抵押贷款资产支持证券。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作为主承销商,协助上海汽车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成功发行2021年第一期绿色个人汽车抵押贷款资产支持证券,这一资产端与募投端的“双绿”产品,总发行规模9.10亿元,将引导资金流向新能源等绿色产业,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支持绿色金融,以绿色金融助推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