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开发银行总部大楼正式启用,对上海意味着什么?

信息来源:上观新闻       发布时间:2021-09-29        [打印本页] [纠错]

六年前,新开发银行(New Development Bank)在上海宣布成立时,一个主题为“新开发银行:从理念到现实”的国际研讨会也随之举行。

研讨会上,金砖国家各方就一个“理念”达成共识:成为专业、高效、透明、绿色的21世纪新型多边开发机构。

六年过去,新开发银行的“理念”已被现实检验——截至2021年9月底,新开发银行已累计批准成员国规模约为300亿美元的80个项目,项目涵盖清洁能源、交通运输、城市发展、水资源与卫生、社会性基础设施和数字基础设施等领域。特别在疫情期间,新开发银行通过灵活的运营机制,在第一时间向成员国提供了总计100亿美元的紧急援助贷款,为成员国恢复经济,以及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支出融资提供支持。

如今,伫立黄浦江畔,面对新开发银行永久总部正式交付使用的新节点,新开发银行新一任行长马可感慨地说:“愿望和理念变为现实并非易事。但金砖国家领导人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我们走在正确的路上。”

从陆家嘴到世博园区

2015年,新开发银行刚成立时,包括行长在内的全体工作人员只有几十人,办公室租用在东方明珠电视塔旁边的中国金融信息中心。

虽然条件有限,但新开发银行的工作效率却“无限”:开业一年即在所有成员国中批准7个项目,共15亿美元的贷款,主要分布在可再生和绿色能源、交通两大领域。成立周年之际,新开发银行还发行了首个绿色债券,规模为30亿元人民币。

第一任新开发银行行长卡马特在接受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专访时曾自豪地表示,一切效率都源于成员国之间的平等关系,即所有成员国都拥有相同的投票权。因此,新开发银行取消了一切不必要的程序,这使得银行的第一笔项目贷款在立项后6个月就得到批准。“这在其他多边开发机构中是无法想象。”

随着项目增多、人员扩大,2017年,新开发银行来到陆家嘴南部的东方汇经中心,后改名为“金砖大厦”。乔迁那一天,一直严肃的卡马特忍不住开怀大笑,他宣布了一个好消息:位于上海世博园A区A11-01地块的新开发银行永久总部大楼即将在几日后奠基动工。

从打下第一桩到大楼竣工,新开发银行总部大楼建设历时2年多。这座大楼由华东建筑设计院设计、上海建工总包、上海市政府出资建造,总建筑面积12.6万平方米,可容纳2000人同时办公,从空中俯瞰,呈现为新开发银行标志形状。“对国际多边金融机构来说,总部大楼非常重要。感谢上海的远见和决心。”马可说。

随着大楼交付,今年11月,新开发银行全体员工就将正式入驻,正式开启“世博园时代”。

与上海共同成长

新家就位,然而,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气候问题、财政危机等一系列艰难险阻,新开发银行及其成员国又将如何面对?

“这需要我们一个个去克服。”马可直言。他认为,刚刚结束的总部大楼交付仪式显示出各成员国团结,建设性工作、分享共同目标,克服共同挑战的良好状态。

而在建造大楼的几年中,各成员国又齐心协力,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为世界创造了更多价值:过去几年,新开发银行建设的道路连在一起,长度超过15000公里,可穿越地球直径;为230公里的城市轨交提供了融资,历程相当于巴黎整个城市的地铁长度;所支持的绿色项目减少了1300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相当于种植了2.15亿棵树。

“在此过程中,我们也一直与上海共同成长。”马可表示,随着新开发银行永久总部大楼的启用,上海与纽约、日内瓦一样,跻身为拥有国际机构总部的非首都城市,而新开发银行也成为新兴多边金融机构中一颗闪耀的新星。本月初,新开发银行宣布首轮扩员,吸纳阿联酋、乌拉圭和孟加拉国三个新成员国,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

面对未来,马可认为,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即将完成之际,新开发银行将会认真审视已完成的工作,不断在质量、发展潜力、影响力等方面提升能力,“这是比增加贷款规模更难的挑战。”

“我们为增强新开发银行的国际影响力在努力,也是为上海金融中心建设的国际化而努力。”马可说。

金融中心,金融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