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外债规模稳步增长
结构不断优化风险总体可控

信息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1-03-29       

国家外汇管理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末,我国全口径(含本外币)外债余额为24008亿美元,较2020年9月末增长925亿美元,增幅4%。外债增长主要源于境外投资者增持境内人民币债券。

“外债规模稳步增长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结果。”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表示,2020年,我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企业率先复工复产,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3%,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这是我国吸引包括外债在内的境外资金流入的主要原因。

外债规模稳步增长

中国银行研究院博士后李义举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外债规模稳步增长,一方面,反映出我国资本市场有着较强的吸引力,国外机构和个人对我国金融资产信任度提升;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拓宽我国企业的融资渠道,提升企业长期融资的可获得性,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王春英进一步表示,人民银行、外汇局通过适时调整跨境融资宏观审慎政策、开展外债便利化试点、实施一次性外债登记试点等,多措并举为企业提供跨境融资便利,缓解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切实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在外债结构方面,李义举分析称,2020年,本币外债占比逐渐提升,中长期外债占比也呈提升态势。具体来看,从期限结构看,中长期外债余额为70758亿元(等值10844亿美元),占45%;短期外债余额为85892亿元(等值13164亿美元),占55%。短期外债余额中,与贸易有关的信贷占39%。

从币种结构看,本币外债余额为65316亿元(等值10010亿美元),占42%;外币外债余额(含特别提款权分配)为91334亿元(等值13998亿美元),占58%。在外币登记外债余额中,美元债务占84%,欧元债务占8%,港币债务占4%,日元债务占2%,特别提款权和其他外币外债合计占比为2%。

“2020年,我国短期外债占比创2017年9月以来低位,且整体呈趋势下降态势;从外债币种结构看,本币外债占比呈现温和走高态势。整体来看,国内外债结构朝着优化方向发展。”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说。

外债风险总体可控

2020年年末,我国外债负债率为16.3%,债务率为87.9%,偿债率为6.5%,短期外债与外汇储备的比例为40.9%。“上述指标均在国际公认的安全线以内,我国外债风险总体可控。”王春英表示。

“外债风险一般来说包括流动性、偿付风险和外汇市场波动风险等,值得关注的是,外债风险不仅要关注总量,还是得重视中、微观行业和企业外债结构。”周茂华认为,在把控外债风险方面,一是保持外债规模合理适度增长、结构不断优化,提升短期跨境资本流动监测能力,并建立预警机制;二是引导微观主体重视负债和管理能力匹配,避免非理性过度负债引发错配风险等;三是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李义举认为,受美债收益率提升的影响,虽然中美利差有所收窄,但依然处于高位。资本流入的态势不会发生较大逆转,我国债券吸引力依旧较强。同时,他也提醒,要重点关注借有外债企业的财务状况,避免企业出现过度负债的行为,降低违约风险。

周茂华进一步表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国内企业将深度参与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加快企业发展;同时,全球投资者也将深度参与国内发展,分享我国经济改革发展成果,我国外债规模将稳步上升。

“当前,外部环境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预计未来外债仍将延续平稳运行态势。”王春英说。

外债风险,国家外汇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