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更好支持科技创新的金融服务体系”
信息来源:市金融工作党委、市地方金融监管局 发布时间:2023-06-28 [打印本页] [纠错]
科技创新是引领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动力,推动科技创新发展需要多层次、全覆盖、可持续、高效益的金融支持。在6月8日-9日举行的第十四届陆家嘴论坛上,国家金融管理部门主要领导、中外嘉宾围绕构建更好支持科技创新的金融服务体系重磅发声,“科创金融工作室”分论坛聚焦金融助力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成长献计献策。
在开幕式暨全体大会一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提出,要切实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有效性,紧随新一轮科技革命步伐,加大对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支持力度,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抓住新领域新赛道蕴藏的新机遇,持续增加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等重点领域金融供给,有力支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提出,要更加精准高效支持科技创新,坚守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的差异化、特色化定位,探索建立覆盖股票、债券、私募全方位、全周期产品体系,持续完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员工持股等制度机制,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适时出台资本市场进一步支持高水平自立自强的政策措施。
针对金融服务体系如何精准发力、更好服务科技创新,本届论坛开辟专场,论道“构建更好支持科技创新的金融服务体系”,嘉宾观点精彩纷呈。中国农业银行董事长谷澍认为,要进一步深化科创金融服务,一是要聚焦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拉长做深金融服务链,做好科技创新的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条的服务。二是完善科创金融专属服务体系,提高专业服务能力。最核心的是要推动客户评价和信贷准入方式,要从基于历史面向未来转变,更多从技术进步、商业前景等维度衡量客户价值。三是共建科技金融服务生态,做强联动合力。
上海证券交易所理事长邱勇就如何构建更好支持科技创新的金融服务体系提出:一是资本市场在服务科技创新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不仅能提供直接融资支持,更能在优化资源配置、激励企业家精神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二是设立科创板是提升科技创新能级的关键一步,主要表现在深化关键制度创新,助力创新链加快转化;扩大集聚效应,推动产业链做优做强;拓展融资渠道,确保资金链持续高效;构建激励约束机制,激发人才链创新活力等方面。三是通过提升科技创新综合服务、精准服务能力;支持科技创新制度体系,强化市场约束和法治约束,提高投融资便利性,优化市场资源配置;增强服务科技创新活力三方面,构建科技创新良好生态。
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王卫东分享了三方面心得,一是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要求。持续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机制,构建活跃的金融市场、畅通的融资渠道和良好的金融环境,引导更多资金流入科技创新领域,是金融机构的重要使命。二是开发性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在助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支持科创企业发展、创新支持科技企业模式、为科技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多金融产品、宽业务领域的金融支持方面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三是金融支持科技创新还需要不断提质增效,要在拓展金融服务覆盖面上下功夫、要在构建多层次资金运作体系上做文章、要在提升金融服务可持续能力求突破。
中国建设银行副行长纪志宏表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在加速发展演化,大力发展科创金融,助力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时代赋予商业银行的重要责任。建设银行高度重视科技金融业务发展,从四方面推进金融体系更好适应新时代科技创新的需求:一是从企业发展而不是静态的视角评估科创企业,围绕知识产权核心要素进行差别化的征信支持。二是以培育的理念,陪伴科创企业,打造全周期综合金融服务体系,推动科技产业和金融的良性循环。三是用协作协同的模式,共建科创生态。四是用改革创新的办法落实国家战略部署,落实好国家改革试点任务。
施罗德投资集团首席财务官Richard KEERS分享了对投资科创企业的心得:一是金融生态系统需要科创企业带来机会。公共和私营部门都要扮演自己的角色,提供足够支持,让科创企业更好发展。二是要构建健康的科创生态系统。科创可以更好地支持本土经济,本土的生态经济也会带来更好的生活。
本届论坛首次设立“科创金融工作室”分论坛,探讨上海科创中心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联动发展的创新实践。
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周小全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以及市委市政府相关要求,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会同本市有关部门,积极推进科创金融相关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一是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支持作用有效发挥。二是银行保险担保支持科创企业协同发力。三是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科创服务体系趋于完善。
与会嘉宾纷纷建言献策,建议深化银行业金融机构投货联动,设立科技金融专营机构,发挥政府引导基金等国有资本作为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主力军作用,鼓励产业链链长企业成立产业投资基金,进一步提高初创企业直接融资比例。建议适当降低科创板上市公司的并购门槛,推动解决科创板上市企业再融资困难。建议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相关法律体系,构建中国特色估值体系,探索建立知识产权收储制度,打造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体系,探索多样化知识产权金融组织形式,建立一体化知识产权金融服务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