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上海金融官微 发布时间:2024-12-24
眺望徐汇,在那片希望的田野上
作者:中国银行上海市徐汇支行 主办级运营经理、工会委员
孙爱民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急速行驶路上的商务车里,传来一阵激越高亢的歌声,把我们的思绪拉回到上世纪的八十年代。漕河泾,这里曾经是稻穗摆动、蛙叫蝉鸣的农田,这里曾经是申城西南角市民周末踏青的后花园。如今,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之际,当我们再次踏入这片生机盎然、活力四射的高新技术开发区,感受这仅仅7个平方公里、已位居单位面积人均GDP全国最高的开发园区,我们的内心深深为之震撼,我们的热血随即沸腾。汽车一路驶来,大唐电信、中国移动、国核工程、华为技术、米哈游网络等一个个闪亮的企业品牌在此地崛起,从此刻出征,谱写壮丽绚烂的发展篇章。世界:仿佛一切变了样思绪万千,恍若昨日。出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上海人依然记得,上海西南片俗称“乡下人”的漕河泾,在八十年初中期,路上驾车,一路尘土飞扬,路面颠簸,十几分钟的路程碰巧秋后季节,还能看到附近农民在路边摆摊出售葡萄、南瓜和零售大米,浓郁地道的沪语口音,让我们瞬间倍感亲切,不由攀谈聊上几句,在采买中享受乐趣。回望国家大事,“改革开放”四个字映入眼帘。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小平同志所作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报告,确立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战略思路,启动了迈向国家现代化目标的步伐。政治中心在北京,上海市民的眼光却颇为独到。那时,家中年轻人在父母的鼓励下,纷纷走出国门、留学海外,在学习英文和西方教育的同时,把日本的电子表、收录机、美国的英文歌磁带捎给周边的亲戚与邻居。已是年过中年、语调颇快的路支行负责人许勇侃侃而谈,当时的漕河泾,最高的建筑就是田林宾馆和华夏宾馆,小心翼翼地走上厚重的地毯,乘上无震动感的自动扶梯,一切都是那么的陌生和新奇……改革:牵动中行人的心历史记住了这一天,1989年5月30日。金融业作为经营货币的行业,在改革开放浪涛中总是涌立潮头,掀起一阵阵翻腾的浪花。当年9月,国务院决定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随后中国银行与国家外汇管理总局分设,中行成为人民银行监管之下的国家外汇外贸专业银行。工作中的中行人纳闷,怎么熟悉的单位不再是人行一个分支部门、一个国家金融管理机关,而是一个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新型企业?那年5月的华夏宾馆,彩旗飘扬、宾客盈门。迎来送往中,每个新老中行人的思想观念在变化,内心在波动。9月12日,作为中行支持浦东、闵行、虹桥和漕河泾四家新建开发区的重大举措,注册资金仅5000万的中国银行上海市漕河泾办事处入驻园区。出席开业典礼的嘉宾,有来自市外经贸委、人行、开发总公司、徐汇区政府领导,也有来自日、英、法、美等20家银行在沪办事处代表,园区数十家中外合资企业200多人。一串有意义的历史数据,展现在我们面前:1989年10月10日,中行上海市漕河泾办事处发放首笔贷款40万,至上海展鸿塑木制品装饰有限公司。10月28日,漕河泾办事处人民币当日储蓄额达49500元,创开业以来单日储蓄最高纪录。当年营业科的吴璇谈起此事,仍然记得当时兴奋的场景,市民开始有富裕的上万存款哦。12月末,办事处完成年终利润28.1万元,人民币储蓄163万元,完成分行下达经营指标。寒风凛冽的年终结算当晚,行长与职工们围坐一起,吃着食堂内热腾腾的现做盖浇面,看着凌乱的各类账簿,墙上挂出的一串串经营数据,那种自豪感久久令人回味。创新:改变国有银行的业态当今世界舞台,进则快速领跑,不进则始终跟跑。创新,在推动改革开放中发挥着加速器作用。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为华夏大地带来改革开放的又一片春天,也激励创新中的银行人使出百倍的干劲和更激昂的姿态。
1994年起,支行上下经营业态的转变,迅速而有力,更名后的漕河泾支行,紧密结合园区的建设和项目进程,以外汇贷款、人民币贷款等资金支持为突破口,融入园区各项建设和规划,取得丰硕成果。新建的一批网点,如天钥桥路支行分理处、南丹路分理处、古美路分理处,如雨后春笋般入驻园区、街道社区,为市民提供优质金融服务。办公室的安保经理李海光回忆往事,愉快地说那时的大家忙得踏实、忙得有目标,筹建营业科大户室设备家具采购、全辖人民币业务单人临柜、古美路分理处自助银行安装,大家忙得不亦乐乎,但倍感振奋和喜悦。不管是老员工和新入行的青年,忙碌于柜面工作和客户服务,一有空闲时间则摆弄新上马的机器设备,钻研国际通用的借贷会计平衡法,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适应市场经济特征,在漕河泾园区针对科技型、工贸型企业金融服务中,摸索出一条有自身特色、有中行优势的发展路径。改变银行人的固有思维,不仅是工作内容的创新,还有一切国家性福利的放弃。2000年末,灯火通明的大会议室,按照分行规定,经支行讨论确定的国有性质企业项下最后一批福利性分房方案最终落地,公布全辖。关乎切身利益,大伙儿不免议论纷纷,手中摸着这一“XX员工,XX路XX弄X号。面积XX平方”几行小字,让一个个牵肠挂肚的干部员工心情无法平静,“弗晓得后续装修和搬迁要花多少钞票,小囡的上学路途是否方便?”
2002年入秋,坐落于徐家汇,作为市分行最大的网点—天钥桥路支行“中行上海市个人理财中心(徐家汇)”隆重开业。怎么与星级宾馆大堂那么相似,银行网点,不再是冷冰冰的排椅、高高的填单台,而是温馨柔和的灯光下、游弋灵动的金鱼缸旁,坐着舒适豪华的沙发上,听着理财经理的亲切介绍,客户只需慢条斯理地填单、输入密码、存取现金,犹如《繁花》一幕幕,对于有腔调、有品位的上海人,感觉实在太好哦!开放:带来清新的气息开放格局,是中国主动融入世界的姿态,开放快慢,是市场经济走向成熟的标志,而开放成果,依靠的是顶层设计和基层实践的完美结合。2003年,金融业又一重大举措落地有声、震惊世界。中央决定对国有商业银行实施股份制改革,并选择中行、建行进行试点,三大国有银行在香港或内地上市;同年4月,中国银监局正式挂牌履职。2004年这一里程碑的年份,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8月22日,酷暑稍退的时节,心中眷恋的“漕河泾支行”降格为原址上的路支行,而华丽变身后的“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徐汇支行”成为支行干部员工新的身份标志。还有两年退休的结算产品部产品经理周维营谈起:2008年春天,支行搬迁至虹桥路355号城开大厦,怎么产生“乡下人”走入城市的奇妙感觉。支行新址,那么靠近徐家汇商圈、感受城市中心那种繁华喧嚣、动感节奏,中午散步经过的美罗城、太平洋电脑城,从未见过MP3、手机配件、单反相机让人流连忘返,手掌中的乐趣原来如此简单。 每个中行人清楚,中国银行每每在国家重大战略实施、重大决策部署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担任着国家金融重器的角色。2007年,随着国家推动助学贷款政策,作为位于教育资源、高校集中区域,徐汇中行主动出击,多方联络,相继与华东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签订“银校全面合作协议书”。2010年12月与上海音乐学院签约的基础上,启动“中银上音优秀研究生奖学金”项目。
教育兴国,人才为本。源源不断的金融资源,如山间流动的泉水,如滋润土壤的春雨,落入校园、培育新苗,助力师生的成长发展、教育事业的蓬勃兴旺。 2009年11月23日,那是一个暖冬的日子,作为沪上在校园驻点的首家网点-交通大学支行如期开业。市分行董唯俭行长、交大张杰校长欣然致辞,寄予银校合作殷殷嘱托和美好愿望。交大服务二十五年满载故事、令人回味。如今校园依然绿树掩映、花草袭人,曾经服务于交大支行的干部员工一轮轮调换,他们或者继续工作、或者调离岗位,平静地上下这辆银校合作的快车,而这一高效车组齐心协力,推动车轮滚滚向前、急速而行。发展:中国化现代化高歌猛进风起云涌上海滩,波澜壮阔东方潮。上海,是中国的上海,也是世界瞩目的上海,无论是今天或明天。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上海肩负着“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的重任。金融业先行先试首当其冲,股市期货市场率先推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战略落地,徐汇中行人在创新中谋得主动性,在发展中追求高质量,首笔FTA账户、首笔仓单质押融资、首笔人民币海外贷款,在发展蓝图上书写一页页精彩纷呈、闪烁时代光芒的画卷。
眼前,摆放着徐汇中行的经营发展趋势图。从2013年至2023年,仅仅十年努力,徐汇支行实现经营利润从近十亿增至超二十多亿元,翻了一番,净利润从近八亿增至十二亿元,本外币存款和贷款规模已连续多年超千亿大关,考核指标和年度积分在分行名列前茅,实现业绩稳步增长、存贷规模扩大、经营效益提升的目标。曾参与第14届到第19届市文明单位、第四届全国文明单位创建的同志深有体会,银行业具有功能性和盈利性的双重属性,但不能仅仅追求单纯的经济效益,从营业部“温暖角”建立、“党员之家”布置、“户外爱心接力站”筹划,市民眼中的银行,态度更加亲切自然了,大堂布置更加宽敞便捷了,服务和产品更加琳琅满目了,银行与客户之间赋予更深的人情味、更浓的烟火气。2018年金秋季节,广播中一则令人振奋的消息传诵于中行员工。举世瞩目的中国首届进口博览会于11月5日在上海召开。鉴于中行作为我国国际化和专业化程度最高的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国家商务部决定,把中国银行确定为进口博览会唯一的银行类综合服务支持企业。连续六届进博会成果斐然、声誉远播,不负习近平总书记“要办出水平、办出成效、越办越好”的谆谆嘱托。崭新的角色定位,神圣的国家使命,彰显着中行人支持多边贸易体制、发展自由贸易、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贯立场,折射出中行人贯彻执行中央决策部署、支持重大国家战略的坚定信心。征途:风雨无阻向前进2024年,人民共和国走过75周年辉煌历程,徐汇中行迎来建行三十五年的纪念日。三十而立,风华正茂,蓄势待发,力冲苍穹。奋斗与建设、拼搏和努力,一家管辖行的发展足迹和巨大成就,从一个缩影、从一个侧面印证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掌舵领航,印证着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宏阔、博大精深,印证着党的十八大以来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科学指引、影响深远。从曾经阡陌纵横的漕河泾到商业繁华的徐家汇,从单一操作的本外币存取兑到包罗万象、定身制度的金融产品,我们一路走来,一路观赏,沧桑变化令人美不胜收、感叹不已。漫漫征途无惧风雨,戮力同心勇毅前行。在全市上下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对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中,徐汇中行人坚守着“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重要理念,坚守着“诚实守信、以义取利、审慎稳健、守正创新、依法合规”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坚守着“成为服务国家战略的坚定执行者、支持科技创新的勇于探索者、服务广大公众、建设人民城市的积极实践者”角色定位,把建设金融强国的“宏伟蓝图”变成基层行经营管理的“施工图”,牢记嘱托、再立新功。
2024年10月,世界把眼光聚焦于北京。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会议通过的全会公报、《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及习近平总书记所做的决定说明,展示了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更是吹响上海金融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嘹亮冲锋号!
75年如长河奔腾,溅起华夏大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一朵朵浪花,35年如电影画面,放映着中行人职业成长、勤奋工作、建功立业的一幕幕重头戏,中行与伟大祖国同在,中行为伟大祖国增添无上荣光,这是心中的宏愿,这是时代的强音!在上海大都市迈向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升级版的征途上,在建设金融强国的使命担当中,我们一曲高歌,分外嘹亮:“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我们精心播种,期待收获,我们耕耘劳作,迎接明天,那是人们在明媚的阳光下生活,生活在人们的劳动中变样,为她富裕,为她增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