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科技金融典型案例:
拓宽科技型企业直接融资渠道

信息来源: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       发布时间:2025-08-07       

人民银行上海总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总行工作要求,大力引导辖内金融机构提升科技金融服务能力,因地制宜探索科技金融服务新模式新路径。现梳理上海市科技金融典型案例,并按照“科技信贷产品和服务创新”“风险评价及抵质押方式创新”“信贷与其他多元金融服务联动”“拓宽科技型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和“健全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等专题分期展示,以便有融资需求的科技型企业参考。

构建母基金生态体系,涵养股权投资行业源头活水

案例背景

母基金是股权投资行业上游的“源头活水”,也是国泰海通证券重要的战略布局方向。海通开元作为国泰海通证券开展股权投资业务的平台,于2023年先后完成浦东新区引领区母基金、安徽海螺工业互联网母基金、海通兴泰长三角合作发展基金签约,合计规模140亿元,并于2024年正式开始引领区母基金与海螺母基金的投资运作,母基金生态圈建设进入实质性阶段。

经验总结

通力合作,深入践行“一个国泰海通”核心理念

国泰海通证券充分发挥集团资源优势,成功设立海通开元多支母基金。一是横向联动各业务条线,构建协同发展机制。母基金业务的开展以集团综合业务平台为依托,打破部门壁垒,股权投资、投资银行、财富管理等多业务条线形成协同网络。二是整合内外部资源,创造多方共赢格局。母基金业务通过搭建开放平台,聚合政府、产业、金融机构等多方资源,构建“资本+技术+产业”共生生态。以浦东新区引领区母基金为例,该基金由海通开元、浦东新区政府、多家金融机构及投资机构等共同发起设立,旨在通过市场化运作,兼顾基金收益率的同时,加快浦东新区创新产业关键技术研发、打造世界级创新产业集群,并带动全国产业链升级,提升全球影响力。

筑牢合规根基,搭建全流程风险管控屏障

海通开元针对合规审查、投前尽调、投后管理、退出监控等各个环节,建立了完整的制度体系并不断完善,确保业务稳健发展。同时持续加强团队建设,在行研能力、投资判断、基金募集、合规风控等方面打造了投资专业化、管理规范化和运作市场化的专业团队,提升综合管控能力。

工作成效

业务规模与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海通开元在管两支母基金共完成21支子基金的投资决策,投决金额近19亿元,并撬动子基金投资规模超300亿元,有效发挥了母基金在培育耐心资本、助力科创企业发展方面的引领作用和放大效应,为新质生产力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更强动能。

社会效益与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

母基金聚焦国家战略方向,在撬动社会资本投资,以市场化手段赋能科创企业成长,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助力地方产业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获得了融资中国2023-2024年度中国最佳券商母基金、LP投顾2024年度市场化母基金TOP20等多项权威奖项的认可。

国泰海通特色生态圈效应显现

母基金业务有力促进了国泰海通证券与地方政府、产业龙头、高校资源、科技园区等融合发展,同时通过对子基金的广泛布局,搭建起与优秀子基金管理人及科创企业的投资圈、产业圈和生态圈。当前,海通开元合作的子基金管理人覆盖头部市场化管理人、产业资本管理人、细分赛道管理人、国家级园区及国资背景管理人等,生态圈效应逐步显现。

 

携手产业龙头共建并购基金群,服务产业链整合升级

国泰君安创新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国泰君安创新投”)立足产业发展痛点和堵点,所设并购基金采用控股型并购与战略参股结合的模式,通过产业链协同与资本赋能加速标的技术迭代及产业资源整合。

案例背景

产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整合升级需求明确

一方面,国内传统产业面临增量空间收窄与存量效率优化的双重压力,并购重组成为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做优做强的关键路径选择。另一方面,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也呈现出“技术卡位+生态构建”的并购需求。

并购基金成为提升资本市场活跃度的重要抓手

根据公开数据,截至2024年底,中国私募股权市场存续的创投及私募股权基金管理规模为14.3万亿,基金累计清算率为22.8%。与成熟资本市场相比,中国并购退出占比较低,并购基金市场活跃度有较大提升空间。

业务流程

为促进产业链整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国泰君安创新投携手产业龙头设立并购基金群,构建“产业资源+金融资源”双轮驱动合作模式,通过优势互补形成战略协同效应。

其中,产业龙头凭借其市场主导地位、全产业链资源和深度行业认知,擅长技术判断与业务整合,也能依托庞大的供应链体系与下游需求网络,为被投企业提供市场渠道、客户资源及产业链协同支持;国泰君安创新投则聚焦资本运作,发挥其“募投管退”全流程管理运作优势、国泰海通证券“投资+投行+投研”三投联动优势和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能力为被投企业保驾护航。

特色亮点

国泰君安创新投并购基金群以推动产业整合升级和激活资本市场为核心目标,其特色亮点在于:

一是深度绑定产业龙头,灵活搭配控股型并购及战略参股模式,针对成熟期标的提供资金与运营优化,针对成长期标的注入产业资源;

二是专注硬科技与高端制造领域,重点布局半导体、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医疗科技等战略赛道,通过并购整合实现国产替代与产业链强链补链;

三是依托国泰海通证券的资本市场全牌照优势,打造从募资、投研、投资到退出的全周期服务体系,项目来源覆盖产业龙头生态圈、投行储备及跨境资源等,项目投资配套产业及投行化运作,形成“投资-整合-退出”闭环。

以国泰君安创新投发起设立的电子材料基金为例,针对国内半导体材料产业链整体小而散、国产化率低、产业链发展不健全且综合竞争力弱等情况,基金通过并购形成业务发展核心能力,在项目管理上充分利用合作方产业资源、增进产业协同,进而推进全行业资源整合,实现先进制程材料端全产业链布局,助力国家集成电路产业自主可控。

取得成效

2024年5月起,国泰君安创新投通过并购基金模式深度布局电子材料、绿色能源、人工智能及半导体、医疗器械等战略性新兴赛道,已与多家产业龙头共建并购基金群,总计规模近百亿元。

通过构建“资本赋能+产业协同”创新合作机制,推动半导体设备零部件、AI基础设施、电子化学品、微创介入耗材等关键技术攻关,助力产业链主补链强链与市场拓展。

未来展望

在产业升级与经济转型的浪潮中,国泰君安创新投运作的并购基金正以“生态整合者”与“价值创造者”的双重定位,锚定高质量发展路径,通过搭建价值共生平台、锻造全周期金融工具箱和赋能产业生态整合三大战略维度构建新型产业赋能体系。

科技金融,融资,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