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经济日报 发布时间:2024-04-22
一个更加开放、包容、多元的支付体系和支付环境,不但可以更好地惠企利民,还可以为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加分助力,吸引更多外籍人员来华工作、学习、旅游以及从事商务活动,促进消费和经济增长。近段时间以来,针对老年人、外籍来华人员等群体支付不便的问题,相关部门政策迭出不断疏通堵点。提升支付便利性工作已在部分领域取得明显成效和良好反馈。
支付是经济活动的重要环节,支付便利程度直接影响交易成本和交易可靠性。如今,“一机在手,走遍天下”,移动支付普遍应用于乘车、买票、购物等经济活动场景,带给人们极大的便利。目前,我国移动支付普及率已经达到86%,居全球第一位,移动支付已成为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新名片。
与此同时,移动支付的“快速成长”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不太熟悉移动支付的老年人等群体会面临不便;许多来华的外籍游客和商务人士仍习惯通过刷卡或现金方式支付,支付习惯差异也让他们面临一些不便。为此,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强调加强协同配合,加大必要的资源投入,多措并举打通服务堵点,推动移动支付、银行卡、现金等多种支付方式并行发展、相互补充。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会同有关方面推出了一系列举措,包括“大额刷卡、小额扫码、现金兜底”的解决方案,持续深化支付服务场景建设,不断提升支付服务的包容性,着力完善多层次、多元化的支付服务体系。
要为老年人、外籍来华人员等群体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支付服务,持续优化支付市场结构势在必行。一方面,要通过改进银行账户服务,提升电子支付在公共服务、便民场景的通用性。比如,通过推动移动支付的适老化改造、提升境外银行卡和第三方支付绑定的便利性,完善适合老年人、外籍来华人员等操作的支付工具和场景,同时对如何正确安全使用移动支付加强指导。另一方面,需持续规范商户现金服务,并通过出台相关举措,推动商户更加积极使用现金、银行卡、移动支付等多种收款方式,满足不同群体支付偏好。
优化支付服务的目的是提升支付的便利性和安全性,二者缺一不可。为此,要聚焦重点城市、重点场所,不断激发商业银行、非银行支付机构、清算机构、外币兑换机构等支付服务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相关主体加强技术研发、完善支付基础设施,持续降低支付过程中的操作难度,提升支付效率和用户体验,同时采取有效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来确保支付过程的安全可靠,让支付服务既暖心又放心。金融监管部门应进一步完善风控体系,探索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对交易行为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及时发现并提示风险。此外,也要继续强化支付安全意识教育和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