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解放日报 发布时间:2025-10-24
上海民企黑湖科技最近很火。作为工厂数字化转型的“合伙人”,这家年轻的科技企业,在“云化生产管理软件”市场份额中已经排名全国第一。当年,浦发银行长宁支行敏锐地捕捉到了这家本土科创“潜力股”的价值与需求,并未拘泥于传统的资产负债表,而是聚焦黑湖科技的核心技术、市场占有率、高成长性以及中国工业软件国产化的强大需求,成为黑湖科技首家授信合作银行。
“十四五”期间,浦发银行坚守“长期主义”,支持了包括黑湖科技在内的诸多科技企业,展现了浦发银行服务实体经济、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担当和作为。以金融“五篇大文章”为行动纲领,浦发银行深度融入上海“五个中心”建设,紧扣“数智化”战略核心,对各业务领域的系统、产品、服务模式进行全面重构,助力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浦发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为忠表示,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作为上海金融旗舰企业,浦发银行将全力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金融高质量发展全力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以三种角色入局,浦发银行正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角色一 科技企业的首选伙伴
浦发银行一直有一个目标,要成为科技企业“首选伙伴银行”。
瞄准这一目标,浦发银行持续做强科技金融战略第一主赛道,构建“集团大科创”服务体系,打造“商行+投行+生态”“股、债、贷、保、租、孵、撮、联”一体化服务模式,围绕科技企业建立全周期、全流程、全方位、全功能的科技金融服务机制,深度赋能科技创新创业,全程陪伴科技企业成长,孵化新质生产力,谱写科技金融大文章。
从0到100,全生命周期精准支持。从0到1推动最初一公里,参与上海三大先导产业基金,在上海张江科技支行创设金融孵化器“张江创孵基地”,联合著名高校科创母基金支持科学家创业,从无到有推动科技创新创业。从1到10突破成长关键点,沿着科技企业中试验证、A轮融资、数字化转型、数据资产化等早期场景,推出科技金融服务体系2.0服务方案,帮助科技企业跨越初创期的发展鸿沟。从10到100助力集团全球化,打造“盲池+撮合”科技并购综合服务方案、“浦科出海”专属服务方案,助力全球化发展。
从触达到放款,全流程服务高效贯通。以“人工智能+科技金融”实现全流程端到端、全线上闭环服务新范式。触达方面,创新数智管理平台“抹香鲸”,精准服务近9000家科技企业。评价方面,打造“科技金融雷达”,构建看企业、看市场、看区域、看赛道能力,自主研发“科技五力模型”科学评估企业价值,助力超6000家企业获得超2000亿元授信。服务方面,基于企业画像智能匹配“浦科贷”系列产品,为科技企业提供超1000亿元融资。
从上下到左右,全方位保障更加有力。由上到下,集团层面形成“科技金融专班+总行科技金融部+科技金融领军及标杆分行+科技(特色)支行”的组织架构;由左及右,紧密协同上海科创银行、上海信托、浦银国际、浦银理财、浦银金租等子公司做好科技企业服务接力,在全国建设科技特色支行,为科技企业提供更广泛、更专业的金融服务。强力贯彻落实科技金融创新政策和工具,启动“科技企业并购贷款千亿行动计划”,实现科技企业并购试点区域业务全覆盖;牵头承销首单民营创投机构科技创新债券,作为首批金融机构成功发行150亿元科技创新债券。
截至目前,浦发银行服务科技型企业超25万户,全国科创板上市企业合作占比超七成,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超八成,科技金融贷款余额站上万亿元大关,位列股份制银行前列。
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时代浪潮中,商业银行不仅是资金的提供者,更应成为创新生态的共建者、产业链的整合者和企业成长的长期伙伴。以科技金融为引领,浦发银行重点布局普惠金融、供应链金融、跨境金融、财资金融这五大赛道,成为业务增长和服务提质的新引擎。
未来,必然有更多像黑湖科技一样的科创企业不断涌现,通过持续的模式、产品和体系创新,浦发银行正坚定地走在科技金融的前沿,为上海乃至全国培育新质生产力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
角色二 “五个中心”建设主力军
作为总部位于上海的金融旗舰企业,浦发银行始终将支持上海“五个中心”建设作为核心工作任务,以“五个中心”建设主力军的姿态,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助力上海在全球城市体系中迈向更高能级。
服务上海国际经济中心,浦发银行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公司积极支持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新材料、先进制造装备等先导产业、重点产业主体的全方位资金需求,持续提升区域优势产业服务水平。截至2025年上半年,上海地区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403亿元,实现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债券承销业务规模321亿元,区域市场承销商排名第一。
服务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浦发银行深化金融市场互联互通,优化跨境金融服务体系。持续深化金融产品创新,充分发挥重点离岸金融创新服务能力。公司落地市场首单临港新片区非居民并购贷款试点业务,助力企业产能及海外市场扩张。上海地区跨境贷款余额突破1000亿元。支持健全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深度参与金融要素市场基础制度设计和产品服务创新,助力上海不断强化全球资源配置功能。截至2024年底,拥有金融要素市场80余项业务资格,31项业务进入全市场前三,与20家金融要素市场客户达成战略合作。
服务上海国际贸易中心,浦发银行持续推动自贸业务创新,强化开放枢纽门户功能。积极发挥集团持牌机构和跨境平台的整合优势,首批试点入选上海市走出去企业专业服务联盟,已形成完整服务方案及成熟案例,便利企业离岸经贸往来。结合政策安排,有序推进FT账户升级、跨境投融资外汇管理改革、航贸区块链信用证再融资等业务落地,以创新引领市场。如今,上海地区FT客户已超4900户,FT存款余额585亿元,排名全市场第一;FT贷款余额713亿元,排名全市场第三,股份制银行第一。
服务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浦发银行聚焦航运核心金融需求,提升航运资源全球配置能力。携手国内航空板块头部租赁公司,落地行业创新融资形式“购机场景浦链通”;作为联合牵头行,落地航空枢纽资源整合相关并购,持续加大对航运服务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有效助力上海航运资源的全球配置能力提升。积极支持邮轮旅游示范区建设,支持“国轮国造”和国产大飞机发展,助力上海建设世界级航运航空枢纽。推出“智汇港”“货代通”等金融产品,探索跨境船舶管理企业自由贸易账户服务。首发“上海航运中心建设主题”理财产品,为航运中心建设提供增量资金。
服务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浦发银行提升科技金融服务能级,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深度融合金融创新与产业创新,结合上海地区特色,优化科技企业服务模式,提供多样化、特色化金融产品,助力上海打造成为全球科技创新高地。近三年上海地区科技贷款年均增幅超30%,科创板上市企业合作占比近九成。
角色三 “数智化”转型尖兵
一家银行的数字技术能力能有多硬核?从浦发银行的信息科技专利数量可见一斑。截至目前,浦发银行已经递交信息科技专利申请1076件,获得专利授权316件。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商业银行必须加快推进数字金融创新发展,对外赋能业务拓展,对内提升运营效率,促进数字技术和金融业务的深度融合,助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
浦发银行主动拥抱变革,将“数智化”转型作为关乎长远发展的核心战略,以前瞻性布局和强有力执行,有效激活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全面提升数字金融服务能力,奋力成为“数智化”转型尖兵。
“十四五”期间,浦发银行加快企业级架构、数据中心、金融云等IT基础平台及防护体系建设,持续夯实数字基建底座。同时,形成金融云建设全景蓝图,为未来分布式架构下业务系统提供支撑。打造“数字空间”,赋能数字产品、数字运营、数字风控、数字生态建设,加快打造数字化、线上化、平台化、生态化服务模式。
通过“数智化”转型,客户经营质效正在提升。寻找客户方面,依托“浦惠来了”和“手机银行”两大平台,打造开放引客、互通聚客、进阶营客的线上用户运营体系。2025年上半年,“浦惠来了”平台新增注册用户超百万户;“手机银行”签约客户数突破9000万户。
经营服务方面,客户画像不断完善,依托统一客户视图,健全数据标签体系,实现客户分层分类经营,为客户提供最适配的产品服务。围绕“信贷融资+资金管理+多元生态”,完善“浦惠来了”平台化综合化服务部署,推动重点业务流程数字化升级,创新普惠金融、科技金融领域数字产品,支持贷款申请、查询、支用、一键续贷、还款等全流程线上化办理,平台授信客户占比超45%。升级数字人大脑,通过更加精准的语义理解和交互能力,随时随地提供咨询帮助和引导服务,问题解决率达98%以上。
通过“数智化”转型,公司运营基础持续夯实。创新应用方面,以“流程化、工程化、规模化”为目标,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应用,支撑200余个数字员工应用场景建设,落地超50个标杆应用场景,为智慧营销、数智风控、智能服务、高效运营、智能管理等业务场景提供创新动能。
数智基础方面,立足自主可控,推动数字基建建设。企业级架构工程已全面转入实施落地阶段,正分批迭代投产业务能力需求,助力全行能力共享和效率提升。建成算力、算法、平台、知识四位一体的企业级数智基座,建设千卡异构算力集群,形成大小模型协同的“浦银智启”模型服务矩阵,同时搭建多维度大模型评测体系,形成超3万的评测数据集,初步构建千万级企业知识库。分布式架构体系基本成型,零售分布式核心于2025年5月顺利实现对客服务不停机的平稳投产,为业务快速发展提供有效支撑。构建“一云多芯”的金融云建设全景蓝图,形成两地多中心部署架构,平台云主机规模达3.5万余台,具备大规模资源高效并发、秒级弹性伸缩能力和跨可用区容灾能力。
通过“数智化”转型,智能风控能力不断强化。风险监测方面,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建设数智化风险监控模型,护航科技、普惠等批量化、线上业务健康发展。数智化技术实现风险信号早发现、早预警,风险监测全覆盖,助力实现不良贷款率逐季下降。
风险计量方面,运用技术手段精准计量风险成本,提升抗波动储备和经营风险能力,助力拨备覆盖率逐季上升。风险计量中心通过专业化、集中化的管理,优化数智化预期信用损失工具,量化各产品科学定价,提升风险成本使用质效。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和“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也是浦发银行“数智化”战略提升年。五年来,浦发银行总资产增长超20%,突破9.6万亿元,位列英国《银行家》“全球银行1000强”第19位。面向下一个五年,浦发银行将坚守“金融报国,金融为民”的初心使命,增强为国担当、勇为尖兵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服务国家和上海战略,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在“十五五”新的起点上书写金融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