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闪烁耀东方,赋能浦东向未来——中信银行上海分行服务浦东开发开放35年纪实

信息来源:上海银行同业       发布时间:2025-04-22       

浦江奔腾,大潮浪涌。自1990年浦东开发开放的号角吹响,到党的十八大后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相继诞生,到浦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建设全面推进……历经35年蝶变,浦东从阡陌纵横的农田蜕变为全球瞩目的现代化大都市。

浦东波澜壮阔的发展史中,金融是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中信银行是最早投身浦东建设的银行之一,中信银行上海分行秉持“扎根上海、融入上海、发挥优势、多做贡献”的初心,胸怀“国之大者”,以党建引领发展,充分融入浦东建设发展大局,抢抓浦东开发开放历史机遇,锐意进取,大胆创新,勇挑重担,书写出服务浦东的“金融答卷”。

基建先行,金融点亮城市地标

浦东开发开放之初,基础设施亟待完善、资金需求迫切。中信银行上海分行迅速投身城市建设的浪潮中。

35年前,浦东第一个重点工程就是建造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在建设初期,东方明珠曾因外资贷款停滞而面临困境。关键时刻,国内12家金融机构组成银团,向东方明珠股份有限公司发放总额为3760万美元和2.9亿元人民币的本外币贷款。其中,中信银行上海分行主动承担340万美元、2300万元人民币的贷款投放。这也成为全国首个全部由中国银行业参与的本外币银团贷款,开创行业先例。

1994年7月,为顺应浦东开发开放需要,中信银行系统内首家二级分行——上海浦东分行成立。浦东分行很快成为支持浦东地区重大项目建设的主力金融机构之一。

1999年9月,中信银行上海分行的员工见证了浦东发展的又一个关键时刻——浦东国际机场一期工程建成通航,上海赶在新世纪来临前实现了“一市两场”,年旅客吞吐量一夜提升2000万人次。在浦东机场宽敞的迎宾大道上,留下了中信银行上海分行的印记,中信银行浦东机场支行成为机场候机厅中第一家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网点。

作为通往浦东国际机场的一条特殊线路,始发上海龙阳路的中国首条磁浮线路,在2002年12月31日顺利通车。一年前的2001年9月,中信银行上海分行与上海申通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磁悬浮交通发展有限公司举行了10亿元人民币贷款合同签约仪式,成为第一家与磁悬浮项目正式签订放款协议的银行。

跨境金融,连接中国与世界

作为中国开放的窗口,上海浦东因开放而兴。中信银行上海分行发挥外汇业务优势,助力国内企业“走出去”和外资“引进来”。

1988年,中信银行上海分行在联谊大厦租下办公室,成为首家进驻上海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分行成立初期传承了中信集团“改革开放窗口”的使命任务,发挥国际业务特色,最早在上海地区推出外汇存款、外汇票据快速托收、即付、旅行支票等业务,在上海树立起“存外币,找中信”的口碑。

作为国内最早开展外汇业务的商业银行,在浦东开发开放后,上海分行为第一批进驻浦东的外资企业发放美元贷款,为浦东的早期开发提供了宝贵的资金支持。随着中国加入WTO和浦东金融改革深化发展,上海分行进一步拓展跨境服务,2000年推出“赴美代传递签证”业务,成为美领馆独家合作银行。同时,为“走出去”的企业提供涉外保函等金融服务,并普及外汇套期保值理念。通过与全球近200家银行建立代理行业务关系,上海分行实现直接贸易结算往来。

2009年人民币启动国际化进程,上海分行开立了全行首个同业往来账户,为境外银行提供跨境人民币清算服务。2013年,上海自贸试验区挂牌成立,中信银行跨境金融创新迎来新机遇。自贸试验区分行成立后,陆续推出自贸区跨境现金管理、FT离岸贷款、自贸区发债、FT理财、自贸区租赁融资等新兴业务。2019年自贸区分账核算资产规模突破百亿元大关。

中信银行上海分行勇于创新、敢为人先,自贸业务屡创“第一”,包括全国首单自贸区FT账户电子商业汇票业务;投资全国首单上海自贸区离岸债券;投资上海企业首单自贸区离岸债券;2021年,投资市场上首单非银金融机构境外玉兰债;2024年积极推动自贸区跨境贸易融资再贴现业务,落地上海股份制银行首单“跨贸再融”业务……

在临港新片区这一制度创新的“试验田”,2021年,中信银行上海临港新片区支行成立,中信银行牵头中信集团协同委员会上海区域分会与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此后,中信银行以创新产品和创新思维助力各类企业发展。2021年开始开展临港地区企业高水平试点工作,为10余家临港注册企业提供了资本项目收入便利化服务,收取的资本金意愿结汇后无需专户管理,企业根据经营需要直接支取,大大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2023年上海分行联动信银投资,依托跨境资金池设计创新产品,推出“境内+境外”“商行+投行”等业务模式,实现跨境资本与产业的融合。

数据显示,近几年随着自贸业务的加速发展,中信银行上海分行FT账户数超过1700户,自贸存贷款规模已近500亿元人民币,增长幅度近30%;中信银行上海分行积极投身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及浦东新一轮开发开放的建设,构建起资产负债、交易结算、现金管理、保值增值全产品服务体系。

产业赋能,助力企业成长

上海经济的腾飞,伴随着产业繁荣和升级,而产业升级离不开金融活水的滋养。中信银行上海分行紧扣科创主线,以全生命周期服务陪伴企业成长,为浦东打造“硬核产业”高地注入强劲动力。

2003年,上海贝尔浦东扩产项目面临技术升级资金缺口,中信银行上海分行发放2000万美元贷款,助力企业引进先进生产线,这为中国的程控交换技术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2008年,某大型高端装备制造企业落地浦东,中信银行上海分行凭借专业性和差异化优势,成为该企业开户行和1万多名员工个人金融服务银行。2019年,中信银行与该企业签署合作备忘录,合作领域进一步涵盖负债业务、代发业务、企业年金、债券承销、即期结售汇以及司库建设等综合金融服务,为“中国制造”提供金融助力。

在助力产业发展的道路上,中信银行上海分行始终坚持创新引领,服务企业发展。在临港新片区这座“创新之城”,中信银行为临港新片区各类企业量身定制了全生命周期的综合金融服务方案。

2022年,中信银行上海分行、临港集团、中信梧桐港、中控国瑞签订临港供应链金融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搭建集“采购、仓储、风控、资产、资金”于一体的供应链产金融合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开创了园区、金融机构、金融科技合作的全新模式。

上海分行与临港集团整合双方的协同资源及优势,确立“金融+科技”的整体服务方案,高效推动平台融资服务功能上线,快速落地首家园区注册企业供应链金融业务。2024年,中信银行依托供应链金融平台落地了首笔供应链金融业务,标志着“金融+产业+科技”的临港供应链金融模式迈出坚实步伐。

从东方明珠的金融破冰,到自贸区的跨境创新;从传统基建的托举者,到科创生态的共建者,每一步都印证着中信银行“金融报国”的初心。

为更好服务国家战略,2023年,中信银行上海分行制定了“支持浦东十二条”,聚焦浦东“3+6”产业体系,加快提升重点产业综合服务能力,与重点企业全面深度合作,提升重点区域专业经营能力;全力深化金融创新,强化要素市场综合经营服务,塑造跨境投资者业务经营特色,完善金融市场特色产品服务体系;深度参与和服务全球金融服务体系,加快构建跨境金融服务体系,大力拓展跨境金融客群基础,创新推出跨境金融拳头产品;加大资源配置和人力资源支持,优化网点布局,打造人才培养高地,建立差异化考核与资源配置体系等,在服务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中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

未来,中信银行上海分行将继续坚守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本源,充分融入上海改革发展大局,紧紧抓住国家战略实施和重点项目建设的有利契机,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质效,为浦东开发开放及上海的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黄浦江潮起潮落,中信银行上海分行与浦东的故事,仍在继续。

​中信银行上海分行,上海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