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赋能金融服务

信息来源:经济日报       发布时间:2024-04-10       

“金融行业传统业务发展模式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需要用大模型去提升效率、适应客户需求变化和拓展新的服务空间及场景。”近日,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在“大模型驱动下的金融新质生产力创新论坛暨全国首部《金融大模型》著作发布”活动上说。

曾刚表示,金融行业面临着以下几方面挑战:一是资产获取难度越来越大,新客户发掘越来越难,传统服务模式可能无法触达客户。二是资产质量发生变化,一些过剩的行业正在经历调整,这对风险防控的要求不断提升。三是息差的收窄。四是资本补充有一定困境。因此,金融行业需借助大模型改善传统发展模式。

金融大模型是人工智能技术在金融领域的重要应用,推动金融服务由广度走向深度。“通过训练,大模型可以自动分析多种数据源,识别出用户所在行业、还款意愿等信息,构建差异化、个性化的客户画像和标签体系,实现数据驱动的分客群精细化经营。大模型已经在电销、客服、催收等主要业务流程,以及研发代码辅助、设计创意生成、数据分析等办公场景中广泛应用,提升公司的整体运营效率。”乐信首席技术官陆勇说。

小微金融领域一直面临着信息不对称、风险难以把控等挑战。传统的信贷用户画像构建方法往往难以全面、深入地了解小微用户的真实情况,大模型技术的引入,为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奇富科技大模型专家杨剑表示,奇富科技通过引入大模型技术,对海量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在小微身份识别方面,大模型能够综合用户在各个平台的行为数据、质量信息以及需求特征,准确判断用户是否为企业主、个体户等小微身份。除了识别身份和行业信息外,奇富科技还深入挖掘小微用户的负债信息和竞品使用情况。通过对用户在消金、小贷、银行等机构的负债信息进行整合和分析,为金融机构提供风险把控的重要依据。通过大模型技术赋能,奇富科技成功实现了对小微用户行业特征的重新定义与划分,行业信息覆盖率高达94.5%

大模型发展仍面临挑战。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蒋宁表示,大模型技术还在群体智能与安全可控、个性化和隐私保护、关键性任务和动态适应性标准、基础设施和架构改造等方面存在挑战。未来需要构建四大关键技术能力,包含模型安全可控、组合式AI、持续学习、平台化服务能力。“我们将长期以四大关键技术能力要求为核心,构建技术体系,驱动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蒋宁说。

星展银行中国有限公司首席信息官宫霄峻认为,国内大模型未来的机会有很多,主要集中在三方面:数据积累、经验总结和算力提升。“大模型想要做好,数据积累需要很多人、很多场景去对大模型完成培训,显然我们有足够的基础数据完成这一使命;在模型的运用上,我们可以看到国外很多早期实践遇到的问题,可以对经验教训进行总结;我们还需要花一定时间,在算力上完成突破,并通过云计算等方式弥补这一能力。”宫霄峻说。

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