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科技金融向新而行加速破圈

信息来源:文汇报       发布时间:2024-04-26       

“我们的研发管线推进正处于从临床前迈向临床的关键阶段,离不开大量资金支撑,更需要产业链整合和资源融合方面的对接机会。”人工智能药企——上海宇道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上个月刚刚成为登陆上海专精特新专板首批企业之一,在公司创始人张健眼里,这一具有上海特色的专板正是企业迈向未来的坚实后盾。

昨天跟随“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科技金融”中外媒体采访活动实地探访多家金融机构,围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沪上这股科技金融力量正全力向新而行,加速破圈,为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提供更强劲的金融支持。

提升科创识别力

金融要与科创实现“双向奔赴”,一大关键就是提升识别优质“幼苗”的能力。

“上海建行正在构建看懂科学技术、看懂科技产业、看懂科技企业、看懂科技人才、大数据智慧风控的上海特色科创生态评价体系,以金融科技服务科技创新。”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副行长周涛告诉记者,作为银行业唯一的试点机构,建行开展科技成果评价改革试点工作,设计“不看砖头看专利”的“技术流”评价体系,提出包含20项成果的专业解决方案,破解科技企业“可评”“可贷”“可投”难题。

上海地区的科创板企业中,92%是浦发银行进行孵化培育或有深度合作关系的。据浦发银行总行副行长康杰介绍,该行自主研发推出“科创五力评价模型”,从履约能力、偿债能力、科技创新力、融资竞争力、团队研发力5个方面,对科技企业精准立体画像。通过数智化方式重塑风控模式,力争做到洞悉市场、把握趋势、看懂产业、洞察客户、掌握技术、了解团队,有效增强对科技“未来成长”的识别能力,进一步提高与科技企业特征相匹配的风险防范能力,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截至2023年末,浦发银行服务科技型企业客户已达5.8万户,贷款余额超过5000亿元,连续3年保持30%以上增长;在上海,浦发银行服务的科技企业有贷户近2000户,贷款余额近千亿元。

科创生态圈滋养

科技企业发端于生态、成长于生态,离不开科创生态圈的滋养。

上月底,上海专精特新专板正式开板,首批申报上板企业达203家。专板主要服务两类企业,一类是纳入政府培育体系的中小企业,一类是私募股权创投机构投资企业。张健坦言,对于宇道生物来说,上板不仅可以打开对接金融活水的大门,也可以在板上聚焦更多的产业资源。

“我们希望搭建起一个科创企业综合金融服务平台,营造良好的金融服务生态。”上海股交中心副总经理陈妍妍告诉记者,当前,上海股交中心把专精特新专板作为服务中小微企业的主阵地,在服务要素集聚方面,联合多层次资本市场、商业银行、证券公司、担保基金、股权投资行业协会、专业服务机构等各类金融服务要素组建上海专精特新企业服务联盟,为专精特新企业群体提供专业、高效、便捷的金融和其他专业服务;在金融产品创设方面,协同14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同发布专板专属信贷产品。

投早投小投科技

去年,《关于进一步促进上海股权投资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出台,面向市场主体遇到的募资难、退出难等痛点,从9个方面提出32条举措,持续细化、优化“募、投、管、退”全流程、各环节服务。

根据中基协数据,截至2023年底,注册在上海的私募股权、创业投资管理人1843家、管理基金8950只、管理规模超2.3万亿元,各项数据均位居全国前列。另据清科统计,2023年,上海是股权投资首选地之一,全年获投金额位居全国首位。

作为全国第一家以“科创中心”国家战略命名的母基金,上海科创中心股权投资基金目前管理资金规模超140亿元。

“我们已基本形成投早投小投科技的体系化布局,75%以上子基金为风险投资基金。”上海科创基金行政总裁康鸣透露,通过发挥母基金引导带动作用,引领子基金80%以上的资金投早、投小,投资组合中,初创期、成长期企业数量合计占比超过90%A轮以前(含A轮)投资占比48%;单笔金额小于1000万元(含)投资占比27%。此外,依托与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中国科学院控股有限公司等战略合作,上海科创基金积极接触技术原点,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投资。

此外,上海科创基金还与上海股交中心发起设立全国第一家S基金联盟,培育“为资本接力、为科创助力”的生态。截至目前,联盟已集聚国家级母基金、海内外知名市场化母基金、地方引导基金、金融机构、地方国企及产业集团等100余家市场一线机构,成为私募股权二级市场交易的“超级俱乐部”。

科技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