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区十周年上海金融业交出喜人成绩单

信息来源:上海金融官微       发布时间:2023-09-28       

2013年9月29日,中国第一个自贸试验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揭牌。十年以来,上海金融业发挥自贸区先行先试作用,积极探索创新,交出了一份喜人成绩单。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充分发挥有组织交易平台优势,持续为上海自贸区分账核算单元自由贸易账户(FTU)提供高效便利、安全可靠的外汇交易及相关服务,交易产品覆盖外币对即期、远期、掉期、货币掉期、期权以及外币拆借、外币回购、外币利率互换等。通过统一交易终端、一站式处理服务和境内外交易隔离等,提升交易效率,降低市场汇兑和外币融资成本。截至2023年7月,共有16家自贸区机构和36家境外机构参与自贸区线上外汇交易,累计成交近2000亿美元。

上海黄金交易所不断完善国际板结算体系,实现自由贸易账户体系在金融交易市场的首次应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促进上海成为全球人民币产品创新、交易、定价和清算中心;交易规模稳步增长,国际板交易规模从2014年的450多亿元上升至2022年的2.09万亿元,年均增长61.13%;进一步健全国际板仓储交割体系,优化黄金实物进关、申报、出入库等流程,将黄金进境入库时间缩短至四小时,大幅提升了实物黄金流转效率,有效发挥了黄金实物流通的枢纽作用。

上海期货交易所通过丰富产品供给、优化运行机制持续吸引境内外主体参与,形成“上海价格”,广泛使用于现货贸易、跨境贸易计价;规模持续扩大,按场内商品衍生品成交手数算,上期所成交量连续多年排名全球前三,今年截至8月,成交量达13.5亿手,23个期货品种以及9个期权品种,覆盖金属、能源、化工、服务等多个产业领域;不断拓展资源配置功能辐射范围,通过“制定标准”和“输出标准”,引导国外厂商在生产工艺,质量标准等环节向中国用户的需求不断倾斜,扩大注册品牌数量进一步确立“中国标准”的全球地位。

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依托上海“总部经济”和上海自贸区“贸易结算便利化”双重优势,面向众多具有“走出去”意向的境内企业,创新推出“北斗星”跨境并购等特色产品;依托自由贸易账户平台,积极参与多项境外银团,为多项大型跨境并购提供资金支持,资金总规模超过百亿元;积极参与首批试点自贸债、全球首单绿色双币种自贸区离岸“明珠债”等项目,助力自贸区金融创新改革成果惠及实体经济发展。截至目前,累计开立自由贸易账户累计2.7万户,通过自贸分账核算单元发放的并购贷款总额折合人民币近320亿元,自贸分账核算单元人民币对公存款余额超140亿元。

农业银行上海市分行以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服务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和“三大任务”为重点,努力满足企业面的综合金融服务需求,先后完成多笔超短融和中期票据承销;完成首单自贸区债券业务落地;设计黄金国际板业务流程,成功落地首笔国际板项下自营交易;成功为辖内自贸区基金管理公司办理ODI登记并完成ODI项下跨境汇款,实现结售汇及资本项下国际结算业务重大突破;密切与同业的贵金属业务营销对接,单年实现黄金拆借数十吨。

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积极支持自贸区及新片区重点产业发展,应用创新融资工具助企降本增效;为重大产业项目提供中长期贷款支持,助力战略新兴产业大力发展;在临港新片区率先设立长三角中银资本股权投资基金,助力重大项目攻关。积极服务企业“走出去”;积极参与各类金融要素市场建设,推进保交所国际再保险交易中心、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等金融要素市场的跨境金融服务方案制定;参与上海票据交易所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转让服务平台,并办理首单跨境平台贸易融资转让业务。截至6月末,该行自由贸易账户项下离岸经贸业务量累计折合人民币近160亿元。

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紧紧跟随上海自贸区金改脉络,通过深化产品与服务创新,高效服务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智能新能源汽车、民用航空等国家战略和重点领域,以新金融理念将制度创新优势化为高质量发展动力,赋能实体经济;利用境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进一步为企业量身定制各类创新融资方案,包括跨境人民币借款业务、FT境外融资业务、“走出去”企业海外融资综合服务等,实现融资便利。十年间,该行实现跨境人民币交易量约4万亿元,信贷投放达到6000余亿元,服务自贸客群逾13万户。

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充分利用自贸区金融创新政策,围绕企业贸易投融资便利化等需求,不断提高跨境综合服务水平。持续推进自贸区版和全功能型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有效满足跨国企业集团资金集中运营管理需求;参与自贸区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建设,助力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成立明珠债创新实验室,对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等自贸区重点支持领域境内外主体发行明珠债提供全流程综合化服务。截至2023年6月末,该行落地便利优质企业经常项目资金收付、优化新型国际贸易结算、货物贸易特殊退汇免于登记共3项经常项目便利化措施,累计办理试点业务56亿美元。

中国进出口银行上海分行聚焦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发展,积极对接临港新片区三大开发主体,去年向临港新片区三大开发主体累计发放贷款逾10亿元;与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建立了常态化沟通机制,签署《关于联合推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合作方案》,根据合作方案,“十四五”期间进出口银行将设立1000亿元专项信贷额度支持临港新片区重点产业发展,双方将联手搭建赋能企业“走出去”的高水平综合服务平台,助力临港新片区打造成为国家推进高水平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上海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中信银行上海分行先后参与并落地了《上海自贸区仓单融资服务方案》等多项政策服务方案,以服务自贸区内实体经济需求为导向,加快各项自贸区产品及服务创新的脚步,成功落地多项自贸区创新业务,如将电子商业汇票运用于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场景,有效降低自贸区企业的融资成本;积极参与各项自贸区金融创新试点,先后落地了自贸区明珠债、自贸区企业境内资产跨境转让、内保外贷登记、资本项目外汇收入境内使用便利化、自贸区版跨境资金池等一系列金融政策和金融产品。目前,该行在自贸区已实现资产负债、交易结算、现金管理、保值增值全产品服务体系。

北京银行上海分行成立上海自贸区业务管理中心,综合运用跨境结算、贸易融资及结售汇衍生等产品组合营销,持续深度参与上海自贸区建设。大力发展自贸区债券投资业务、国际板黄金交易,稳步做大规模;依托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的政策红利,积极开展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探索,打好产品“组合拳”。截至2023年8月末,北京银行上海自贸区业务管理中心总资产规模达440亿元人民币,累计为境外、区内企业提供贷款230亿元,落地信用证340亿元,实现国际结算量400亿美元。

浙商银行上海分行全面推进跨条线、跨行业、跨币种的自贸综合金融服务,充分利用FTU单元境外投融资平台优势,持续关注国际银团、跨境并购、FT代客投资等业务新模式;发挥FTU离岸与境内两个市场价格差异的优势,结合线上化交易产品,为客户提供便利的资金交易渠道。截至今年6月末,累计为各类企业开立FT账户数达767户,提供FT跨境收付业务累计金额达317.8亿美元,为FT客户提供汇率避险服务金额超66.1亿美元。

南京银行上海分行充分依托自由贸易账户支持上海发展离岸经贸业务的政策红利,持续开展前沿创新模式的探索。搭建本外币一体化离岸资金平台,拓展离岸同业渠道,多维开辟同业间业务合作;紧跟市场政策和环境变化,编制和完善具有自贸业务特色的行业投向指引,细化风险偏好和业务管理导向要求;以统一授信管理体系上线为契机,提升风险管控的前瞻性、智能化水平,借助信息系统及大数据平台,逐步实现对客户风险特征的立体画像提升风险管控的精准性。

申万宏源证券有限公司坚持把握上海自贸区建设的发展机遇,担任多只自贸区人民币债券主承销商,通过相关债券的发行助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推动国家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针对海外投资者需求推进国债期货TRS业务,与多家机构达成挂钩国债期货的北向收益互换业务45笔,吸引外资参与国内资本市场投资。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充分发挥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政策性功能作用,围绕“一带一路”和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在政策性金融创新服务支持自贸试验区建设方面取得积极成效。十年累计支持上海自贸试验区出口及海外投资1650亿美元;服务自贸区企业5000多家,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5家、上海“专精特新”企业234家;支持自贸区企业新开发海外客户6000家;为自贸区192.5亿美元出运前订单提供风险保障;帮助自贸区企业减损、赔付及追偿超过10亿美元。

自贸区金融,上海金融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