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保支持我国外贸质升量稳
信息来源:金融时报 发布时间:2025-02-05
为了响应企业需求,中国信保在专项承保服务措施中明确6个方面18项承保举措。特别是2024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后,一揽子增量政策集中发力,中国信保坚决抓好执行落实,切实保障企业保订单、拓市场,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超8600亿美元,实现短期险融资增信保额2624.6亿元。
全年承保金额超10214亿美元,同比增长10%;支付赔款超25.8亿美元,同比增长11.7%;服务支持客户超22.7万家,同比增长12.4%……近日,我国唯一一家政策性保险机构——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信保”)公布了2024年业务数据。一个个数据充分体现了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一年来助力我国外贸释放强劲活力的成效。
持续发挥政策性职能作用
2024年,在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的条件下,中国信保承保金额首次突破万亿美元大关,出口渗透率、服务客户数屡创新高。
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持续扩大的背后,是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从商务部与中国信保第四次联合发文,到出口信用保险被列为《关于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政策措施》首条政策措施,2024年全年,出口信用保险被纳入数十项国家及省市政府出台的政策文件,涉及跨境电商、服务贸易、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等多个领域。
在此背景下,中国信保围绕促进外贸高质量发展,持续推出新政策、新举措,帮助外贸企业增强信心、开拓市场。与此同时,企业不断增长的需求对出口信用保险提出了更高要求。
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信保接到市场一线的短期出口信用保险限额申请数量和金额均增长超过两成,其中限额申请数量达到了近五年来最高水平。这表明外贸企业出口业务规模在增长,开拓海外市场意愿更强烈。
出口信用保险对于外贸的促进作用,不仅涉及承保和理赔,还涵盖融资增信、资信服务等多个方面。为了响应企业需求,中国信保在专项承保服务措施中明确6个方面18项承保举措。特别是2024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后,一揽子增量政策集中发力,中国信保坚决抓好执行落实,切实保障企业保订单、拓市场,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超8600亿美元,实现短期险融资增信保额2624.6亿元,站上新“高”。
有效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
2024年,中国信保聚焦新兴市场和外贸新业态、新模式,以高质量金融服务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
在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中国信保全年支持电子信息等11条重点产业链出口超4500亿美元,占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承保金额的一半以上,对我国外贸起到重要支撑作用的电子信息产业链、现代化工产业链、整车工程机械产业链项下承保金额均实现较大幅度增长。着眼于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国信保在各地频频发力,2024年初,首张工程机械行业“框架+订单”模式保单落地山东;4月,首个重吊船出口买方信贷保险项目落地上海;9月,首张印刷行业国产化制造执行系统开发服务贸易保单落地浙江。
在支持企业开拓新兴市场方面,中国信保在继续帮助企业深耕美国、欧盟传统市场的同时,积极支持企业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推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落实,支持对共建国家出口和投资2815.7亿美元;支持对拉美、东盟和非洲出口同比分别增长25.6%、17.4%和35.9%。
在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方面,2024年6月起,中国信保开展“普惠服务扩面”“金融助企提质”“新质生产力增效”三大专项行动,出台10条专属惠企举措。2024年,该公司支持小微企业19.8万家,同比增长16.2%;支持小微企业出口1808.4亿美元,同比增长8.6%。
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中国信保针对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和海外投资保险等核心政策性信用保险产品开展了一系列模式创新,相继推动首个大型绿色风电安装船买贷项目落地辽宁、首个卖方信贷建设期融资创新模式落地湖北、首个预授信创新模式买贷保单落地广东。
针对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产品,中国信保通过新产品、新模式持续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以跨境电商为例,为了契合跨境电商货品种类多、发货批次小、交易链条短等特点,中国信保积极探索支持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创新举措,去年,在南京推出了“跨境电商+供应商”承保模式、在郑州搭建了全国首个省级跨境电商出口政治风险统保平台、在宁波落地了全国首张跨境电商前置仓保单。2024年,中国信保支持跨境电商出口增长超过四成。
中国信保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充分发挥政策性职能作用,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出口信用保险发展之路,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信保实践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