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资产管理协会加速推进“人工智能+资产管理”复合型应用性紧缺人才发展并发布第一批次认证名单

信息来源:财联社       发布时间:2025-09-08       

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强调,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迭代,正迎来爆发式发展;要加强政策支持和人才培养,努力开发更多安全可靠的优质产品。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提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十四项重点行动。

如同我国各行各业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人工智能也正加速渗透至资产管理业各个领域。资产管理与财富管理,数据量大、涉及业态广泛、影响因素及关联复杂、变化快不确定性强,投资策略及研究需求、“千人千面”个性资产配置需求突出,智能投研、智能投顾、智能风控技术及其应用的发展空间极大。与此同时,正如业内专家所言,“真正兼具金融专业理解与AI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奇缺”。

时不我待,加速推进。上海资产管理协会(简称“协会”)组织会员单位共同培育“人工智能+资产管理”(AIAM)复合型应用人才(简称“AIAM人才”,属上海市重点领域金融类“十四五”紧缺人才开发目录——人工智能应用人才)。在中共上海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金融科技及人才工作部门指导支持下,协会理事会于今年4月通过专项工作议案,并于5月发布《上海资产管理协会“人工智能+资产管理”(AIAM)复合型应用人才集训认证培育工作实施办法(试行)》。AIAM人才认证按照“申报与初审”“集训与认证”“专项人才库”等步骤逐批实施,努力使认证工作达到合规要求及专业技术标准、超常规办理。协会组织首批符合认证申报条件人员于7月举办为期两天、15位导师专家授课、课程近13学时的集训。

GI9h6ND0TU_590x332.png

协会副秘书长张广旭介绍,以专业化市场化方式、信任与约束机制来提升认证工作效率,支持AIAM人才的涌现。目前AIAM人才认证对象包括四类:“管理类”(领导数智技术工作的中高级管理人员)“投研类”(具有AI或相关教育背景、工作经历的投资管理或投资研究人员)“开发类”(直接从事AI在资管领域应用的研发人员)“预备类”(高校AI+金融相关专业方向在校生)。AIAM人才申报可由单位(学校)推荐或个人自荐,申报人员自愿提交真实材料,并承诺如有虚假或不再符合合法合规基本条件,即取消认证。认证人才将纳入专项人才库,上海资产管理协会建议会员单位及其他相关资管类机构重视AIAM人才认证并作使用参考。

AIAM人才集训和个人情况核实,9月8日协会发布第一批次(42名)AIAM人才认证。他们是:

67807IXlN4_1000x5276.png

协会颁发认证数字证书及纸质证书,数字证书采用区块链电子证书形式,由协会特定技术平台统一管理(具有唯一性、永久存证、不可复制、不可篡改等特征,持证人可根据需要网络传播)。

9K3hr9Tsbf_590x442.png

张广旭表示,虽然以“管理类”“投研类”“开发类”为主的第一批次认证的AIAM人才仅42名,但这是协会AIAM人才认证工作迈出的重要第一步,后续将根据工作程序分批次发布。更重要的是,协会与会员单位培育好AIAM人才,支持更多的资产管理与财富管理业专业技术人员参加认证,尽快形成AIAM人才的“千人集合”;同时,我们将加强已认证人员专业技术素质能力的持续提高工作。协会期待会员单位、相关业内专业技术机构,进一步管理好使用好AIAM人才,共同为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全球资产管理中心在数智化人才领域竞争力添砖加瓦。

 

人工智能,资产管理,金融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