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碳金融创新实践,国泰海通
赋能实体经济降碳增绿

信息来源:国泰海通发布       发布时间:2025-10-14       

2025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提出到2030年基本建成以配额总量控制为基础、免费和有偿分配相结合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成诚信透明、方法统一、参与广泛、与国际接轨的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形成减排效果明显、规则体系健全、价格水平合理的碳定价机制。2025年9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发表视频致辞,宣布中国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包括到2035年中国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比峰值下降7%-10%,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主要高排放行业等。

随着减排目标的强化实施,中国实体企业在碳市场交易定价、风险控制等领域的服务需求日益增长。在此背景下,碳金融对客业务成为国泰海通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的重要抓手,也是践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根本宗旨的主要着力点。为贯彻两办碳市场建设意见、不断提升绿色金融服务能级,公司设计规划并推行实施碳金融对客服务体系,全面梳理集团层面现有和潜在碳金融对客服务功能,针对性补齐和强化业务功能短板弱项,以交易、产品为核心业务形式,持续服务实体企业客户参与碳市场、管理碳资产、实现碳中和,力求在助力碳市场自身发展的同时,促进各类型社会主体通过市场化机制有效实现节能减排和降碳转型。

国泰海通深耕国内碳市场超过十年,是国内碳金融业务的拓荒者和先行者,广泛参与国内外不同碳市场的交易,包括上海、北京、广东、湖北、福建等区域试点碳市场,国家级CCER自愿减排市场,以及EU-ETS(欧盟碳市场)、VCS自愿减排市场等国际碳市场。公司连续多年获评上海、北京、广东等试点碳交易所优秀会员及优秀投资机构,是国内碳交易市场的重要参与方和有影响力的定价交易机构。

国泰海通持续深化综合服务能力,前瞻性服务符合减排政策导向的绿色项目,为合作伙伴提供全周期解决方案。2025年3月,公司协助首航高科10兆瓦及10万千瓦熔盐塔式光热发电项目实现全国首批CCER减排量登记签发,签发减排量超50万吨,成为CCER市场重启后首批签发项目中唯一光热发电减排项目,帮助客户创收数千万元,有效助力光热发电技术推广以及能源行业绿色低碳转型。

目前,国泰海通已形成涵盖项目额外性、数据质量、可持续性等维度的高质量减排评估标准,助力多家客户完成大型赛事、大型会议、企业运营活动等场景的碳中和,加速实现气候目标。2025年7月,公司与浦发银行上海分行协同,助力浦发银行上海地区某支行通过采购并注销上海市碳排放配额(SHEA)的形式,实现该支行自身2024年度运营碳中和,该笔业务是公司首次助力银行分支达成自身运营碳中和目标,取得在碳金融领域的又一突破。

伴随着我国减排目标的深化、国内碳市场的持续发展和境内外碳交易渠道的逐步连通,国泰海通将致力于打造一流的绿色低碳现代投资银行,推出更丰富多元的碳金融业务模式,形成完整业务链条,将自身专业能力转化为服务实体经济的行动力,帮助控排企业、减排项目业主、碳中和需求企业、主管部门、产业园区/联盟及其他各类碳市场和绿色金融参与者更好地进行决策和管理,助力国家绿色减排目标实现。

绿色金融,国泰海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