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国泰君安社会公益基金会的公益实践
信息来源:陆家嘴金融网 发布时间:2022-09-08
2009年11月,国泰君安云南分公司员工孟丹不幸离世。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孟丹将个人财产60余万元全部捐出,用于家乡昭通市炎山乡屋角村小学的危房校舍改建。在孟丹精神的感召下,2012年1月,以“一片丹心,圆梦希望”为主题,国泰君安举办首次春季义捐义拍活动,近千名国泰君安人参与活动并献出爱心,活动共募集善款超过175.9万元。2012年2月18日,上海国泰君安社会公益基金会举办揭牌仪式,上述善款成为基金会的首笔受赠资金。
从2012到2022,十年来,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引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国泰君安人弘扬“敦本务实,笃行至善”精神,秉承“家国一体,金融向善”情怀,依托公益基金会,接续开展公益活动,从援建希望小学、开展志愿服务到提供爱心午餐,从一司一县、精准扶贫到乡村振兴,从应急救灾到探索金融赋能公益,十年共投入公益资金超过1.53亿元,援建4所希望小学,开展2600多人次志愿服务,助力5个国家级贫困县脱贫,公益项目的直接受益人数超过35万人次。十年,孟丹当年种下的那颗爱心小树苗长成了如今的参天大树。
十年向善路,国泰君安的公益事业始终注重融入民族复兴伟大事业,始终注重彰显国企担当,始终注重投入真情实意,始终注重改善群众感受,成为国泰君安践行“金融报国”理念的最佳实践案例。
应急救灾:危难时刻站得出,勇担金融国企责任
在抗疫、救灾等关键时刻,国泰君安均能快速反应、积极行动、闪电落实,在危急关头彰显金融国企的责任担当。
2020年初,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爆发。国泰君安在第一时间成立2420万元规模的抗击疫情专项基金,其中,公司捐赠2000万元,员工个人捐赠420万元。在随后的一个多月里,基金会工作人员在封闭在家的情况下,靠着一次次电话和一条条微信,完成了350万元紧缺物资驰援黄冈、向湖北13家医院捐赠25辆负压救护车、慰问上海市援鄂医疗队队员等项目,只用一个多月时间,就将全部资金妥善精准落实到位,完成了一次高强度的公益行动。
2022年春,新冠疫情再次来袭。国泰君安快速响应,划拨2000万元驰援抗疫一线。随后,通过聚焦一线医护需求,向方舱医院和隔离点送去保障物资,帮助医护人员补充体力,改善工作生活条件;聚焦重点社区,向浦东新区、静安区、黄浦区相关街道送去生活保障物资和防疫物资,全力支援社区保供,为社区志愿者增加安全防护;聚焦特定人群,向老年群体、残障人士、困难青少年、高校学子、离沪人员等提供个性化针对性援助,给予特殊的关爱慰问,在封控状态中,只用一个多月时间,就完成17个援助项目,再次彰显基金会在关键时刻的快速响应能力和专业高效的运营能力,为打赢大上海保卫战作出积极贡献。
从精准扶贫到乡村振兴:服务国家战略,打造金融报国最佳实践案例
精准扶贫,是中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2017年以来,国泰君安将服务精准扶贫国家战略作为践行“金融报国”理念的重要行动,积极参与“一司一县”“百企结百村”活动,先后与江西吉安县、四川普格县、安徽潜山县、云南麻栗坡县和广南县建立了对接帮扶关系,在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中先后投入资金超过1亿元,在基金会的全部捐赠支出中占比超过66%。
十年来,国泰君安在四川普格县投入1000万元成立农业产业扶贫基金,推动皇竹草种植及加工项目成功落地;在云南麻栗坡县建成黄牛集市和物流中心项目,帮助改善当地的产业环境,提升村集体收入;为云南六合乡转堡村全村428户家庭援建水冲厕所,提升群众生活质量,该项目成为全县卫生改造样版;在广南县的九个贫困村援助“美丽乡村”建设,帮助当地群众建设美丽家园;协同公司工会多次采购帮扶地区优质农产品,支持当地脱贫攻坚。2021年,国泰君安结对的5个国家级贫困县先后脱贫摘帽。
此外,国泰君安积极响应上级党组织号召,与上海市奉贤区开展“城乡综合帮扶”近十年,支持青村镇“百村园”、金海街道“东方美谷”等产业项目,组织开展多次农产品助销和助老活动。
教育帮扶:25年爱心接力,心手相连助梦飞翔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个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健全完善的基础教育。十年来,基金会的工作人员在变,但基金会“扶贫必扶智”的初衷没有变,始终以促进贫困地区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接力开展教育帮扶。从1997年援建的渭源小学,到大山深处的丹丹小学、革命摇篮井冈山下的晓坑小学、红色潜山下的天柱山小学,由国泰君安资助并冠名的希望小学已达4所。十年来,公司对这些学校的援助从未间断,从最初的援建校舍、操场等硬件设施,到持续开展的奖学金、奖教金、暑期教师培训、夏令营、“君弘”爱心书屋、爱心牛场、爱心午餐等公益项目,项目越来越细致,帮扶越来越务实,国泰君安人与希望小学孩子们的心也联系得越来越紧密。当乡村教师第一次走进大学校园,背后是缩小不同区域教育资源差距的努力,当山区的孩子通过暑期夏令营第一次走出大山,读书改变命运的种子或许就此埋下。
此外,国泰君安还将教育帮扶的链条延伸到大学校园,携手全国20多家分支机构,在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等30余所重点高校,出资700万元设立国泰君安奖学金和助学金,努力呵护贫困家庭读书改变命运的希望,目前受助大学生已超过630名。
志愿服务:投入时间和感情,书写人文关怀暖心故事
除了投入资金,国泰君安在公益工作中更加注重投入时间和感情,公司员工对公益项目的参与度不断提升。十年来,公司团委组织青年员工在四川、安徽、江西等地组织“在一起”留守儿童关爱项目,开展数十次义务支教和陪读活动,累计参与志愿服务近千人次。这些希望小学远在上海数千公里以外,路上单程需要2天,往返差不多要花费4天时间,但哪怕山高水远,基金会理事、志愿者和工作人员经常不远千里去看望孩子们,每年的丹丹小学之约,成为孩子们最盼望的节日。
除了发动公司员工参与公益,国泰君安还注重动员其他社会力量参与,汇聚更广泛的公益合力。在金融产品部的支持下,公司携手高净值客户在4所希望小学援建了4个爱心书屋,为同学们提供丰富的课外读物,培养阅读习惯,拓展知识边界。
除了投入学校的硬件设施建设,国泰君安十分关心学生的生活保障。2021年,由公司领导发起,在全公司开展“一日薪,暖人心”捐赠活动,7000多名员工捐赠善款超过254万元,在5所学校(含云南丹丹上级中心学校)开展营养午餐计划,为师生提供免费的牛奶、鸡蛋和加餐,改善师生营养条件,让孩子们暖胃更暖心。
此外,国泰君安还聚焦贫困地区医疗保障不足的痛点给予精准援助,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从2017年起,与太平洋保险合作,定制 “国泰君安成长无忧”医疗补充保险公益项目,为江西吉安县、四川普格县、安徽潜山县以及新疆、四川、贵州等地共计35万名教师和学生提供医疗补充保障,为他们撑起健康保护伞。
金融向善:积淀文化传承精神,让历史照亮未来
十年来,国泰君安始终专注教育领域,一批批国泰君安人接续奋斗,以“十年树木”的耐心和“百年树人”的恒心,送走一批批毕业生,又迎来一批批新学生,用久久为功的努力,展现长期主义的价值。
十年来,国泰君安把企业的公益实践融入国家的战略,积极参与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为“全面小康,一个也不能少”贡献一份力量,在这个过程中深入理解金融人的使命与责任,强化对“家国一体”的理解和认同。
十年来,国泰君安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积极为应急救灾贡献力量,在这个过程中深入理解积小善成大爱的意义,强化躬身入局、实干兴邦的责任与担当。
十年来,国泰君安把希望小学作为员工的教育实践基地,公司员工在参与公益工作中离开舒适的环境,走出城市来到乡村,用脚步丈量中国,思考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应该为社会为他人贡献什么样的价值,从而让生命更充实丰盈。
十年来,国泰君安人始终相信向善的力量,始终相信付出也是得到。第一批希望小学的学生毕业后考上大学,后来又回到学校任教,有的学生毕业后来上海打工,还跟基金会同事保持着联系。当今年上海疫情严重时,安徽潜山、云南昆明援助国泰君安的两批物资先后抵达,“上海加油!国泰君安的叔叔阿姨们你们保重!”希望小学孩子们悦耳的童声,是最真诚的祝福,也是国泰君安人在困难时期收到的最暖心的礼物,更是一份珍贵的爱的回馈。
回首过去,十年中那一个个难忘的画面在眼前回放:雨后道路塌方的险情、一天九过金沙江的奔波、疫情后重逢的喜悦、明亮教室里的朗朗书声、海外员工在山区小学支教的身影……那一个个动人故事,那一个个感人瞬间,组成一幅“家国一体、金融向善”的拼图,成为国泰君安三十年春华秋实的温暖底色。
未来,国泰君安将传承过去十年积淀的精神,继续用家国一体的高度、教育为本的深度、金融向善的温度、金融领域的专业度,加大在慈善信托、碳汇减排等方向的探索力度,努力打造金融赋能公益新模式,奏响金融向善主旋律,为实现“让金融有温度,让人民更幸福”愿景继续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