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多措并举支持中小企业用“知产”融资
信息来源:金融时报 发布时间:2025-02-27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联合发布第二批10个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典型案例,上海一案例成功入选。记者从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及在沪银行获悉,本市多措并举支持中小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化解融资难题,2024年,上海累计实现专利商标质押融资登记2223笔、32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0%和62%,普惠贷款项目占比约九成。
开拓企业融资新路
近日,上海银行与上海技术交易所携手,落地上海市首单生物医药管线质押融资业务,为上海赛立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立维”)开辟了一条全新的融资路径。
生物医药是上海三大先导产业之一。赛立维是一家专注于细胞治疗与再生医学领域的高科技企业,致力于为中重度肝病患者提供创新的细胞治疗解决方案。自成立以来,上海银行即保持关注,持续联动各方,为企业拓宽投融资渠道建言献策,不断寻求最优金融服务方案。在了解到上海技术交易所可对生物医药企业的研发管线进行价值赋能后,上海银行第一时间联动上海技术交易所,从行业需求、技术创新、市场前景等角度,对企业的研发管线进行全方位评估。上海技术交易所还通过技术权益登记及质押登记,丰富银行授信担保方式,最终帮助该企业实现“知产”向“资产”的转变,为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了管线质押融资“样本”。
此前,浦发银行则依托上海数据交易所“数易贷”服务,落地业内首笔生物医药临床管线数据资产质押研发贷。获得融资的企业是一家专注于眼科治疗的生物创新技术公司,虽然技术疗效显著,但彼时尚未取得新药上市批准,收入少,且未形成专利。浦发银行上海张江科技支行发现,该企业拥有的临床管线数据资产体现了创新药的核心研发成果,其在临床试验过程中的患者试验数据体现了药物疗效。经过对企业在研产品管线的市场比较价值分析、临床研究投入及临床试验结果的评估以及对企业管线发展前景的预测,该行为企业定制了针对研发投入阶段的研发贷款产品,助力企业加速发展。
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上海注重激发创新活力,高质量提升金融机构的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水平。一方面,围绕知识产权转化运用的各环节,探索知识产权许可收益权质押贷款、知识产权并购贷款、知识产权跨境交易贷款等新模式,包括上海银行专利商标许可收益权专项贷款、上海农商银行知识产权跨境交易贷、建行上海市分行“建·沪链”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方案、中行上海市分行专利开放许可质押贷款等。另一方面,持续推动银行将知识产权要素纳入企业授信评价体系,如工行上海市分行推出知识产权要素占重要评分指标的“科创企业专属授信评价模型”,交行上海市分行推出纯线上信用类贷款“智慧知产贷”,兴业银行上海分行推出“技术流”知识产权质押贷款。
目前,上海已有30家银行、多家保险和担保机构以及若干融资租赁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参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业务。部分银行在全行范围内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将知识产权作为企业评级授信、增信增贷的重要条件和客户营销维护的手段工具。上海市知识产权局还牵头成立“上海市知识产权金融服务联盟”,已有20家银行成员;联合相关部门认定15个“上海市知识产权金融创新中心”,认定125家“上海市银行机构专利商标质押贷款特色网点”,持续推动知识产权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以更好适配中小企业需求。
加强政策体系建设
近年来,上海市知识产权局联合上海市委金融办、市财政局、市版权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等部门,从构建体制机制、完善政策措施、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入手,形成“市级有保障、区级有支持、银行有动力、企业有收益”的全市知识产权金融工作体系,在实践中促进全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推陈出新,有效帮助中小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化解融资难题。
为推动银行敢贷愿贷,上海建立了市级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开发担保基金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担保“保证金”产品,试点实施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风险“前补偿”模式。前者是在市融资担保基金中创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坏账‘保证金’”专项产品,支持合作银行在贷款不良发生满两个月后提出担保补偿申请,无需核销,即将净损失的约80%划拨至“保证金”账户,作为未来核销完成后的兑现保证。后者是在财政风险补偿资金池中单列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风险“前补偿”资金池,支持试点银行在贷款不良发生满90天后提出“前补偿”申请,无需核销,即补偿净损失的25%。2024年10月,上海市政府印发《关于加强本市中小企业融资支持的若干措施》,进一步优化“前补偿”机制,取消不良贷款风险补偿的不良率门槛,并提升补偿比例至55%。
为激发银企动力,上海市知识产权局会同市财政局推动上海各区面向中小企业制定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贴息、保险贴费的扶持政策。同时,指导上海知识产权交易中心、上海技术交易所基于全国专利技术历史交易数据,构建形成“专利确权、估值、预警、处置”的一体化服务机制;推动上海知识产权交易中心与市融资担保中心加强合作,市融资担保中心采用上海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出具的知识产权评价结果,作为向合作银行提供政策性融资担保的估值依据,形成流程更加简化、评估更加便捷、成本更加优惠的知识产权质押模式。
得益于多管齐下,2019年至2023年,上海近30家商业银行参与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累计实现专利商标质押融资登记490.7亿元,年均增长70%;登记项目2299笔,年均增长86%,惠及企业约200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