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向新向实的金融底色

信息来源:证券时报网       发布时间:2024-12-09       

来到无人机生产车间,一排排无人机群映入眼帘——既有三四米长的“巨无霸”,又有巴掌大小的“小精灵”,还有无人驾驶的“直升机”,它们将执行收发快递任务。

走进冬日里的阳光大棚,成片的西红柿植株长得比人还高,枝头上一串串鲜红的西红柿长势喜人,它们将帮助村民增收致富。

站在万亩光伏项目工地,工人们正热火朝天安装光伏板,光伏板下还将种植中药材。一切就绪后,光伏板上板下都将产生收益。

……

它们分属不同场景,此刻却呈现同一种气象,那就是因金融而释放潜能、绽放活力。

做好“五篇大文章”,金融的形象愈发鲜活而生动。

为无人机保驾护航

余帅峰是农行天津南开天开高教科创园支行(以下简称“天开园支行”)的负责人。近年来,农行天津分行积极落实总行与天津大学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助力天津大学优质校友企业发展壮大。

“通过前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我们主动上门联系企业。”余帅峰所说的企业,就是一飞智控(天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飞智控”),一家制造无人机的科创企业。至今,他所在支行已累计为一飞智控发放贷款2000万元。

在他看来,科技金融,与做传统对公贷款相比大有不同。“银行做贷款一般关注报表,要求抵押物,但对于科技企业,更多看的是企业发展潜力、行业前景,还有技术的先进性,企业负责人的综合素质,等等。这些,不光是财务报表就能反映的。”

农行天津南开支行行长孙龙介绍道,农业银行将科技型企业分为三个阶段: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农业银行制定的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系列评分表,对不同生命周期科创企业进行评分,匹配差异化产品和政策。

“实行百分制,评出来看企业能够得多少分,根据得分,我们进行一个划档。60分以上,就可以支持。”孙龙说,这是一个基本授信准入。

走进一飞智控的车间,形态各异、功能齐全的无人机群映入眼帘——既有三四米长的“巨无霸”,又有巴掌大小的“小精灵”,甚至还有无人驾驶的“直升机”。

一飞智控目前已是工业级无人机领军企业,主要从事无人机技术研发、整机制造及销售,生产的表演机型是目前国际领先的表演用无人机,多种表演形式在空中以精准的时钟同步技术、卫星定位技术、多方式融合通信技术以及集群控制算法完成大规模复杂绚烂的协同展示,在全球200多个城市完成了2000多场无人机编队表演,集群控制技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纯信用贷款”,余帅峰说,为一飞智控提供的是成长型企业贷款,企业无需提供抵押物。在1年期贷款到期后,仅用时1天,农行就为企业完成了续贷。

一飞智控负责人介绍,无人机行业一般采用先货后款的结算方式,账期普遍较长。但无人机制造需要投入大量成本,光凭少量的定金,难以支撑整个生产环节,维持充足的流动资金是巨大的挑战。

深入了解企业需求后,农行天津天开园支行为企业匹配农业银行创新推出的纯信用贷款“科技e贷”。

孙龙说,与传统对公贷款不同的是,做好科技金融,不仅要懂金融,还得懂科技方面的专业知识。正因如此,该行4名对公客户经理,1人是金融专业,另外3人均是计算机、数学等理工学科,便于更好地服务科创企业。

“企业的这个产品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需要客户经理自己去调查、去分析,有这种理工科背景做科技金融,更有优势。”孙龙表示,要是没有理工科教育背景,去看这些领域可能会更加费劲一些。

截至2024年9月末,农行天津分行已与天津市近40%的白名单科技型企业合作,贷款客户数1600余户,贷款余额超过300亿元。

“成就感更足!”余帅峰表示,眼看企业获得资金支持后一步一步发展壮大,从初创期到成长期,直到慢慢壮大,心里也非常有成就感。

让光伏板释放更多可能

1905年爱因斯坦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1954年贝尔实验室研发出全世界第一块晶硅太阳能电池。如今光伏发电正成为人类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坚定不移的方向之一。

依托绿色金融,光伏项目不仅将阳光源源不断转化为绿电,而且有助于提升地面植被覆盖率,促进生态环境修复。

在浙江丽水莲都区仙渡乡,“万亩千兆”地面集中式农光互补复合光伏开发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

光伏板下1.6万亩山地还将种植多花黄精等中药材,根据安排,将进一步建设中草药加工厂、搭建技术创新中心,并引进浙江工商大学食品研究学院,开展药食同源研究,打造一条特色中药全产业链。

光伏板与多花黄精组合,是一番筛选下来的结果。多花黄精生态适应性强,生长地域广,常见于林下、灌丛中或山坡阴处,耐寒,但不耐干旱。这些生态要求,光伏板下的环境正好可以满足。

光伏板下种“黄精”,收获的是“真金”。多花黄精“药食同源”,商业价值大。其肉质根状茎肥厚,含有多种营养成分,食用爽口,味甘甜。《本草纲目》记载,黄精“补诸虚,填精髓,平补气血而润”。按现行收购价格测算,万亩黄精每年可实现产值过亿元。

一位有经验的种植者还透露:“黄精等种子成熟了自然掉落土地里,次年又会长出新苗,做到挖大留小,种一次就会有长久收获。”

农行浙江丽水莲都支行公司业务部客户经理王胜说,这个项目计划投资45亿元,是目前浙江省规模领先的山地光伏电站,一期工程农业银行提供授信额度达8.4亿元。

工程建设完成后年发电量约2.8亿千瓦时,每年节约标准煤约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2万吨,被纳入丽水市气候投融资项目库。

“这个项目是绿电,属于绿色金融,我们专门开通了绿色通道。”王胜说,农业银行对这个气候投融资项目审批速度快,利率优惠力度也大。

目前,农行浙江丽水分行积极支持丽水气候投融资试点建设,构建起“1+2+3+N”绿色金融(气候投融资)专营体系,为可再生能源、减污降碳、低碳制造、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注入金融活水。

农业银行绿色金融还充分发挥数字金融优势。在浙江,农业银行创新打造绿色金融数字化管理平台——“绿色金融大脑”,有效赋能绿色转型发展;推出农业银行系统内首个ESG评级体系,实现智慧管控“环境、社会和治理”风险。

就在11月22日,国际金融论坛(IFF)第21届全球年会(F20峰会)上,农业银行凭借在绿色金融领域的综合实践表现,荣获第五届“IFF全球绿色金融奖——年度奖”。

国际金融论坛(IFF)成立于2003年10月,由G20国家以及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相关机构及领导人共同发起,是全球金融领域高级别常设对话机制和多边合作机构。

为什么是农业银行?回顾近年,农业银行深入实施绿色金融战略,积极践行国内外ESG和绿色金融标准,推动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经营管理全过程、各领域,加大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不断完善涵盖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消费、碳金融、创新型业务在内的多层次立体化业务体系,绿色金融品牌形象得到广泛认可。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绿色,也是农业银行的底色。农业银行坚守服务“三农”初心,推动“三农”和绿色融合发展。截至2024年9月末,农业银行绿色信贷余额超4.9万亿元,增速超22%。

在金融支持一个个绿色项目建设中,眼下的世界愈加绿意盎然。“预计明年春天过了,就能全部并网,开始产生收益。”王胜说,融资到位后,万亩千兆光伏绿电项目正加紧赶工。

金融赋能西红柿生长

如果说绿色因金融而更绿,农业则因金融而更强。

以前不少农户“靠天吃饭”,现在一年收入百万。这里有着金融润物细无声的力量。

普惠金融,将金融触角延伸至经济社会薄弱环节,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更吸引了年轻人回乡发展。

崔岭西村党支部书记崔玉禄的脸上满是自豪,因为有底气。“现在很多家庭都给子女在寿光市里买了房子。年轻人看到种棚要比外出上班更挣钱后,也越来越多选择了返乡种棚。”他说。

崔岭西村位于蔬菜之都山东寿光市。到2024年,寿光大棚蔬菜面积达60多万亩,年产量达450万吨,年产值110亿元,是全国规模居首的大棚蔬菜种植基地。

目前,寿光形成了万亩辣椒、万亩韭菜、万亩芹菜等十几个成方连片的蔬菜生产基地,涌现“中国胡萝卜第一镇”“中国香瓜第一镇”等专业镇村587个,形成了“一镇一品”区域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格局。

崔岭西村村民们一直以种植西红柿为主要收入来源,过去每到西红柿成熟季节,需要自己跑到其他村的蔬菜市场上叫卖,价格时高时低,收入得不到保障。

2014年,崔玉禄带头领办了众旺果蔬专业合作社,村里蔬菜种植品种统一规划,一村一品,成熟后由合作社统一按市价收购。2023年,合作社实现销售收入超1亿元。

“我们村‘崔西一品’草莓西红柿8月份种,10月份开始上市,一年能卖两茬,最贵卖到每公斤40元,是普通西红柿价格的3倍多,还供不应求。”崔岭西村一位菜农说。

2016年以来,合作社开辟了莫斯科、西伯利亚等海外市场,通过冷链运输,直接将蔬菜配送到海外各大超市。

合作社成立至今,农业银行一路相伴。最初,农行山东潍坊分行为社员发放“大棚两改”贷款767万元,为合作社顺利实现生产技术标准化提供了保障。2014年,为崔岭西村65户村民发放“新居贷”456万元;2020年以来,累计为崔岭西村发放“强村贷”1040万元、为合作社社员发放“惠农e贷”1575万元。

“三农”普惠,是农业银行三大战略之首。截至9月末,农业银行普惠金融领域贷款余额4.59万亿元,比年初增加1.01万亿元,年增量首次突破万亿,余额、增量均位居同业首位。普惠型小微企业有贷客户455万户,比年初增加102万户,户数总量和增量均位居同业首位。

亮眼数据背后,农业银行高度重视“三农”普惠事业,建立横跨城乡、独具特色的“三农金融事业部+普惠金融事业部”双轮驱动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深入推进普惠金融服务供给侧改革。

近日,农业银行普惠金融事业部副总经理蒋剑平表示,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成为中国普惠金融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一招。利用各类财务和非财务信息研发各类模型,不用看财务报表也能识别、计量和管控风险,有效破解了“信息不对称”难题,以可负担的成本实现精准营销、精准风控。通过科技赋能,应用“大数法则”,较好地平衡了多种因素,实现了普惠金融业务的商业可持续发展。

普惠金融,普惠大地。如今,崔岭西村单亩西红柿产量超过8000公斤,合作社已成为全国50个蔬菜质量标准中心试验示范基地之一,是“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北京冬奥会蔬菜直供基地,作为全国首批获得中国和全球良好农业规范体系(GAP)双认证的农民合作社,是名副其实的“亿元”合作社。

助老年人乐享数字化红利

金融不仅要服务经济社会薄弱环节,更需要体现人文关怀。

近年来,农业银行积极从软件和硬件方面进行适老化改造,推出了一系列的适老化暖心金融服务。目前,已有超过2.2万家网点完成适老化改造,新设或迁建网点也努力向老年客群集聚的社区和街道倾斜,打造300多家适老化服务示范点。

农业银行做过一项统计,2023年,在农业银行线下网点办理业务的客户中,50岁以上的中老年群体占比达46%,这意味着每两位客户中可能就有1位中老年客户。

面对老龄化比例不断上升的社会现状,农业银行专门推出了养老产业定制化金融产品。“你不是养老企业,是没法享受这个批次包的。”农行上海分行一位客户经理说,该行创新推出“农银养老批次贷”产品,为养老领域预留了专门额度。

养老服务机构全程玖玖金泾护理站是获得“农银养老批次贷”首笔贷款的机构。这家护理站有100多名家庭医生助理,每季度服务老人约10万人次,主要是为社区居委、长者照护之家、养老机构,提供慢性病、常见病的配药服务。

农行上海黄浦支行了解到护理站面临资金周转困难,按照养老批次贷政策,结合护理站情况定制了金融服务方案,5天内便为其发放了300万元贷款。

“我们对养老金融的重视力度在不断提高,现在有养老专门的批次包,额度不会冲突,养老企业不用与其他企业竞争了。”农业银行客户经理表示,在客户准入上,对养老产业客户也提供了差异化政策,还开辟了专门的绿色通道,审批流程也更快。

对养老服务的重视远不止于一笔贷款。在数字化转型中,农业银行更注重运用数字技术为养老赋能。

农业银行养老金融依托智慧银行建设和科技赋能,大力拓展“智慧养老”场景合作,运用AI技术,提升数字化、智慧化服务能力。

已广泛应用于养老产业的农业银行智慧养老系统,正是集成了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信息技术,进而为老年群体提供更加便捷的个性化服务。

通过接入这套系统,智能穿戴设备可实时监测老人健康状况,及时提示健康风险;利用智能呼叫系统,老人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可以快速获得帮助;此外,通过智能食堂管理系统,可以为老人提供营养均衡的餐饮服务,维护老年人饮食健康。这些功能另一方面,也为养老机构实现了降本增效。

农业银行注重以专业温情贴心的服务和高效便捷的技术手段破除“数字鸿沟”,促进老年群体乐享数字化红利。

从无人机生产间,到万亩地面集中式光伏项目,到枝头挂满西红柿的阳光大棚,再到老年群体的生活中,农业银行将便利暖心的金融服务运用到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具体实践中,这也是金融真实而又生动的模样。

农行上海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