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解放日报 发布时间:2025-10-23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在这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时刻,回望过去五年,一幅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在浦江之滨徐徐展开。
作为百年金融血脉在上海的传承者,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胸怀“国之大者”,始终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与城市发展相融共生,以金融“国家队”的使命担当和主力军的昂扬姿态,交出一份沉甸甸的“十四五”答卷。五年砥砺奋进,五年春华秋实,这份答卷印刻下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坚实足迹,辉映着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能级跃升的卓越贡献,更饱含着践行金融为民的深厚情怀。站在新的起点上,中行上海市分行正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总结过往、展望未来,精心谋划“十五五”发展新路径,为上海贡献更为磅礴的金融力量。
服务国家战略
支持实体经济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十四五”期间,中行上海市分行始终将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作为首要任务,瞄准国家最需要、发展最前沿的领域,以金融的源头活水滋润实体经济,助力浦东引领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落实落地,留下了一个个浓墨重彩的印记。
推进浦东引领区建设,中行上海市分行奋楫者先。2021年7月,率先发布《中国银行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 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行动方案》;2023年8月,率先制定《中国银行支持浦东新区综合改革试点行动方案》,以前瞻布局和坚定行动,彰显了与浦东共发展的决心。五年来,中行支持上海东站综合交通枢纽、张江“科学之门”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并作为东方枢纽工程首个融资项目牵头行,统筹协调银团项目顺利推进,在2025年4月实现首笔投放,以实际行动融入区域发展。积极助力浦东加快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分类施策、深度赋能。我国某智驾芯片领军企业,其自主研发的高性能芯片是智能汽车的“核心大脑”,但也面临高端芯片研发周期长、资金需求大的挑战。该行创新打造“融资+融智”科创服务体系,联合中银集团综合经营公司,以“投贷联动”模式为企业提供近5000万美元股权融资,并配套全方位金融服务,为企业攻坚克难注入强劲动能。
在长三角一体化协同发展中,中行上海市分行奏响金融“协奏曲”。作为国内头部综合性国际供应链集成商,圆通速递为打造“72小时全球达”空运网络,在嘉兴建设全球航空物流枢纽。该行积极联动中行嘉兴市分行,跨区域高效协作,为企业量身定制授信方案,通过银团贷款在短时间内完成审批并实现首笔投放。
支持上海“南北转型”战略布局,中行上海市分行积极贡献力量。作为上海北部唯一的大型高铁枢纽,高铁宝山站的建设意义重大,却也带来巨大资金需求。中行担当主牵头行,联合多家金融机构为高铁宝山站站城融合项目筹组银团,提供了总计54亿元的贷款支持,并于2025年4月成功落地首笔放款。高铁宝山站建成后,预计日均铁路旅客到发量14.8万人次,年客流量约5400万人次。
在服务实体经济过程中,中行上海市分行加大对制造业和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截至目前,制造业贷款余额超1000亿元,为雷克萨斯纯电动车及电池研发项目等重大外资项目提供高效精准服务;民营企业贷款规模突破1600亿元,高质量服务了一大批头部民营企业“走出去”。
助力能级提升
打造金融“新高地”
建设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是金融强国战略的重要任务。中行上海市分行深刻认识到,服务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是金融“国家队”的必答题,也是实现自身更好发展的题中之义。该行充分发挥全球化优势、综合化特色,在人民币国际化、金融市场开放、涉外服务便利化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迈向新能级。
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银行发挥核心优势的制胜一招。作为首家参与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的银行,自2009年至今,中行上海市分行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量累计已突破35万亿元。通过“汇款直通车”、7×24小时跨境直入账等数字化产品,为超3800家企业提供了结算便利化服务,截至今年9月,已办理各类跨境人民币结算便利化业务近3000亿元,有效节省了企业“脚底成本”。为服务企业总部全球资源配置,该行打造一体化跨境金融产品库,为120家跨国企业搭建各类跨境人民币双向资金池。在服务企业“走出去”方面,为某民营能源企业在哈萨克斯坦投资建设的风电项目牵头筹组银团,提供跨境人民币融资,有力支持了“一带一路”建设。
深度参与金融市场创新,是中行上海市分行服务金融开放的具体行动。该行主动参与所有要素市场互联互通项目,成为“沪股通”独家结算银行和“港股通”结算银行及独家指定银行,在多个领域实现首单突破:落地市场首单金融要素市场(上海黄金交易所)跨境数字人民币支付业务,实现国际再保险业务平台首单跨境业务全流程落地,协助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开展油气交易跨境人民币结算,拓展了上海金融市场的深度与广度。
优化外籍来华人员支付体验,是中行上海市分行提升上海吸引力的务实举措。该行将支付便利性作为突破口,外籍游客在热门商场购物后,无需再到机场排队退税,可以享受全国首创的“即买即退”服务,购物体验极大提升。目前这一服务已覆盖超90个商场和退付点,联动千家商户。而在进出上海的“门户”浦东国际机场T2航站楼,该行设立的外籍人员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可提供7×24小时信息咨询、外币兑换等“前站式”服务。自2024年6月运营以来,累计接待各国旅客19万人次,成为全国口岸型服务的示范案例。今年还是中行信用卡发卡40周年,“十四五”期间,该行累计发卡60余万张,为促消费贡献了金融力量。
激活发展动力
精耕“五篇大文章”
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是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十四五”期间,中行上海市分行精准施策,靶向发力,让金融服务更具深度、广度和温度。
科技金融,赋能新质生产力。中行上海市分行深化“中银科创+”服务内涵,差异化设立11家科技金融分中心,构建覆盖重点产业的立体化支持体系。面对科技企业融资难问题,推出“中银科技成长贷”等特色产品,并持续助力债券“科创板”建设,作为主承销商成功落地全市场首批、上海地区首单科技创新债券。
绿色金融,绘就美丽中国底色。中行上海市分行建立起“六位一体”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绿色信贷余额已突破1900亿元,较“十四五”期初实现大幅增长。支持上海首个生活垃圾末端处理项目,助力金山海上风电场等市级重大绿色项目,牵头发行南美地区首笔绿色熊猫债,让“绿色”足迹遍布海内外。同时,深度参与碳市场建设,率先落地上海首批实体企业碳配额质押融资业务,并持续探索“碳普惠”金融服务新模式。
普惠金融,情系万千小微企业。为破解外贸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中行上海市分行推出“外贸惠”普惠金融服务方案。通过深入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截至8月末,已走访企业逾3万家,为超1.7万户小微市场主体提供了超765亿元的授信支持。上海某商贸有限公司产品远销“一带一路”沿线,面临季节性资金需求和汇率波动双重压力。该行依托“航贸批次贷”为其快速发放400万元流动资金,并通过“远期结售汇+交易对手风险额度”的综合方案,助企规避风险,成为分行精准服务企业的缩影。
养老金融,守护最美夕阳红。在人民银行设立养老再贷款后,中行上海市分行迅速行动,通过“政府+担保+银行”模式,成功落地新政后全市首单养老产业贷款,为养老产业注入金融“活水”。截至目前,该行养老批次贷款投放已超2亿元,投放规模居市场首位。此外,创新发布“中银长护+”等系列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并连续多年在进博会举办银发经济撮合活动,深度融入养老产业生态圈建设。
数字金融,驱动智慧转型。中行上海市分行积极探索数字化结算模式,在同业首创“航运直通车”产品,累计交易量超千亿元,为数千家航运企业提供境内本外币运费电子化结算服务;打造AI营销平台,覆盖客群百万人次,带动资产提升近百亿元,结售汇交易数十亿美元;研发授信报告智能化生成方案,为基层赋能增效,已成功应用于数千家客户。
征途漫漫,唯有奋斗。回首“十四五”,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以实干和担当,书写了无愧于时代的答卷。展望“十五五”,中行上海市分行将深入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继续当好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排头兵,全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以更大力度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为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能级、服务金融强国建设贡献新的更大的中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