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上海银行同业 发布时间:2025-08-26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推动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和投融资模式创新,探索区域性环保建设项目的金融支持模式,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投入。
近年来,上海金融监管局积极引导辖内金融机构向“绿”而行,辖内银行业绿色融资余额年均增速保持超20%态势,绿色信贷占比逐年提高,浦江之畔绿意“成荫”。
近期,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联合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成功为寰泰集团牵头筹组哈萨克斯坦100兆瓦风电项目出口买方信贷业务国际银团,实现电力领域出口买方信贷人民币融资突破,为绿色金融支持国际产能合作开辟了新路径。
“此次海外项目融资为公司后续海外拓展提供了可复制、可参考的模式。”寰泰能源董事长兼总裁南逸说。市场主体的切身感受,印证了金融对绿色产业发展的助推作用。
“申”耕“绿野”
2025年6月5日,第三届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碳博会)在沪开幕。聚光灯下,上海银行业保险业以“绿色创新者”与“风险守护者”的双重身份亮相,为推动金融与绿色的“双向奔赴”再添新动能。
长三角首单地方碳市场碳配额质押融资、全国首笔碳排放配额质押叠加保证保险融资、“三农”绿色资产支持票据项目、绿色工厂绿色金融综合服务方案、个人碳普惠账户、数币乘车码……累累硕果的背后是“申”耕“绿野”的不懈努力。
“上海正探索打造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六边形战士’。”上海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聚焦支持绿色产业发展,上海金融业精准发力,在业务总量、组织体系、标准制定、机制建设、信息平台、风险防控等六方面“多点开花”。
从总量上看,上海绿色信贷业务持续增长,辖内银行业投向基础设施绿色升级、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节能降碳等产业领域的绿色信贷占比逐年提高。
“登高”过程中,如何更好地识别企业低碳转型行为?标准制定不能落下。
2023年12月,上海金融监管局联合上海市委金融办等部门印发《上海市转型金融目录(试行)》及其使用说明,以正面清单为主,指明行业范围、降碳路径、技术,从能效提升、能源替代、管理优化以及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多个维度提出200余项低碳转型技术路径。过去一年间,已有上海银行、上海农商银行、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等多家在沪银行业机构围绕水上运输业、航空运输业、化工行业成功落地转型贷款。
同时,全方位、多部门协调更显“丝滑”。近年来,上海金融监管局先后联合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等九部门推进监管协调工作机制,加强季度统计监测通报,完善市、区两级联动的政策保障体系;指导上海市银行同业公会成立绿色与可持续金融专业委员会;联合推动多项长三角一体化绿色政策落地,探索长三角绿色金融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四共”机制。
向“绿”而行的发展之路上,上海“1+N+X”绿色金融组织体系及数据共享与服务平台建设亦不断提速。《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已有14家在沪金融机构设立绿金专职部门,6家银行认定23家绿色特色支行或网点。上海绿色金融服务平台上线一年多来的申报项目数达212个,全面涵盖绿色产业、转型金融、气候投融资等类项。
此外,申城风险防控领域的绿色创新亦日渐“成荫”。
“以生态环境风险防控为例,2023年末在浦东新区探索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已成功推广至上海全市。2025年上半年,全市共有595家企业投保,应保尽保率达到60%。”上海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碳”寻金机
监管引领下,一系列绿色金融支持项目在申城“绿野”拔节生长,上海金融业推动碳汇交易和社会低碳转型的布局随之加码。
近期,农业银行上海市分行连续落地该行首单碳足迹挂钩供应链贷款、首单CBAM(欧盟碳边界调整机制)挂钩国际贸易贷款。
“碳足迹挂钩供应链贷款是在原有供应链贷款产品基础上优化,把链主单位的上下游供应商碳足迹核算情况与贷款利率挂钩,对能够提供碳足迹报告的供应商给予差异化利率;CBAM挂钩国际贸易贷款则是将CBAM机制项下碳排放表现与贷款利率挂钩,旨在鼓励和协助企业完成欧盟碳边界调整机制框架下碳排放核算、数据申报等全流程操作,降低企业绿色贸易成本。”农行上海市分行绿色金融中心绿色金融业务部单元经理张驰介绍说。
今年以来,申城碳金融发展捷报频传。记者从上海金融监管局获悉,该局持续鼓励辖内机构创新碳金融产品,包括碳中和债券、碳指数挂钩结构性存款、碳资产回购履约保证保险、碳配额质押贷款保证保险、碳汇保险等。
为进一步厘清碳排放权质押各环节和流程,上海金融监管局联合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等印发《上海市碳排放权质押贷款操作指引》,已累计完成39笔质押业务,盘活各类碳资产超370万吨,融资总额超1.04亿元。
此外,“以绿色运营践行低碳转型目标”的行业行动正持续深化。在上海金融监管局引导下,沪上金融机构不断加快绿色化、数字化、专业化转型,推进绿色运营、绿色办公和绿色出行,系统性降低碳排放。数据显示,上海保险业全面上线车险电子投保功能以来,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近1500吨。
2025年1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未来5年要基本建成制度完善、监管有力、标准领先、组织完备、产品丰富、风控严格的绿色金融体系,在优化产业结构、改善环境质量、推动能源转型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上海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构建金融支持服务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强化金融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社会低碳发展,助力加快打造上海国际绿色金融枢纽,不断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