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上海市分行打造跨境金融新引擎
赋能高水平全球服务

信息来源:解放日报       发布时间:2025-07-10       

在金融领域深耕厚植的征程中,中国建设银行始终以服务国家战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为己任,积极践行国有大行的责任担当。去年9月,建行总行与上海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全球金融服务中心也应运而生——它承载着建设银行与上海市政府深化合作的共同愿景,更肩负着服务“一带一路”、支撑上海“五个中心”建设的时代使命。

短短半年多来,这台新引擎已迸发出澎湃动能:在支持企业“走出去”方面,累计为12家企业成功申请跨境授信,授信总额达279亿元。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走出去”客户信贷余额达346亿元,较2024年9月末增长18亿元,增幅5.5%;在服务外资企业“引进来”方面,建行上海市分行牵头全球500强客户53户,采取直营直打方式,扩大服务覆盖面。成立以来,新增接触大型500强集团10家,新增集团综合金融服务客户4家。目前中心服务的17家“财富500强”客户综合融资规模达1687亿元,较成立初期增长190亿元,增幅达13%。

踏入建行上海全球金融服务中心,和陆家嘴江景一起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巨大的屏幕,国际金融市场实时数据不停刷新;墙侧报架上,《金融时报》《华尔街日报》等国际财经报刊整齐陈列。这个文字与数据交织空间,像一个嵌入全球金融网络的精密接口:每一个跳动的数字、每一篇深度的洞察,都在与全球金融市场的风云变幻同频共振,精准捕捉着世界经济的脉动。

“每一个项目都如同一场硬仗。”建行上海全球金融服务中心副总经理吴皓在回顾中心成立以来的历程时坦言,要跨越国内法规与国际惯例的鸿沟,从项目的策划到落地,从客户需求的精准把握到复杂问题的高效解决,整个团队都倾注了巨大的心血与汗水。谈及设立初衷,吴皓强调中心的三重使命:落实总书记“提升国际竞争力”要求、服务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破解企业“走出去”金融堵点。

而这些打通金融堵点的实践,也正是建行上海全球金融服务中心“三个整合”服务模式的生动注脚:整合境内外机构网络形成服务矩阵,整合专业智库资源提升跨境服务专业性,整合全周期产品体系,满足企业不同发展阶段需求。这种“服务+产品+资源”的三维模式,既为中资企业“出海”提供风险对冲与资金支持,也为外资企业“入沪”搭建便捷通道。

破题 跨境投融资的“建行方案”

在西非的红土地上,某头部钢铁集团的铁矿项目如同一颗待琢的宝石,肩负着我国铁矿石供应安全的战略重任。即使作为行业巨擘,该集团境外投资也曾遭遇多重难点:项目投资资金路径选择和审核操作,以及银团组建前的资金真空期等等。

对此,建行上海市分行以“政策翻译官”与“金融工程师”的双重角色破局——牵头组织沟通对话,创新性打通“项目股本金+股东借款”组合跨境投资模式,并全流程指导ODI(境外直接投资,Outbound Direct Investment)备案登记,确保项目投资资金在对外投出及未来收回时的资金路径顺利畅通。当传统信贷产品难以匹配境外需求时,建行上海市分行在总行跨部门协同下,将项目前期贷的运用场景拓展至境外领域,斩获系统内首单跨境项目前期贷,打通项目融资难点。

这一突破不仅助力该集团践行国家铁矿石资源安全战略,打造铁矿石供应“第三极”,降低国内钢企对四大矿山的进口依存度,更赋能进口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促使“双碳”目标的达成。同时,也让建行的服务网络延伸至西非腹地——项目公司基本账户与5家境外关联公司NRA账户(境外机构银行账户,Non-Resident Account)的落地,串联起从模式创新到资金闭环的完整服务链,为“一带一路”标志性项目建设注入强劲金融动能。

当西非矿山的金融通道被打通,另一场围绕“中国服务”出海的战役正在酒店行业打响。2025年,领先的旅游业知名集团启动海外欧元债重组计划,面临融资成本高企与汇率波动双重挑战。

为精准捕捉交易时点,建行上海市分行组建跨条线柔性团队,实施“每日盯市+动态报价”机制,最终在激烈的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在敏锐捕捉中欧利差窗口之外,建行上海市分行还创新“人民币贷款+外汇掉期”组合方案:利用上海自贸区独有的价格优势,以人民币固定利率为该集团离岸SPV(特殊目的载体,Special Purpose Vehicle)公司发放贷款,将近端人民币购汇成欧元,购汇完成后的欧元满足客户用款需求,同时对远端的每一期利息、还本计划和到期本金进行锁汇交易,并设定提前两天到期自动交割,从而同时规避汇率和利率波动风险,将融资成本压缩至最优区间,为企业国际化发展卸下成本重担。在解决企业走出去融资难题的同时赢得企业的认可与青睐,真正实现银企“双赢”,助力企业在全球化浪潮中加速前行。

赋能 民企出海与外资深耕的“双行道”

当央国企在跨境融资中感受到“建行方案”的温度与力度,民企和外资也在借助建行的金融赋能,在全球市场开疆拓土。

在制药装备行业的全球赛道上,上海东富龙集团的“出海”之路充满挑战——预付款保函的开立时效、境外子公司的资金困境,成为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的阻力。作为全球制药企业的核心供应商,企业亟需通过境外保函拓展国际订单,但传统保函业务流程长、门槛高。

建行上海市分行为其定制“保函承诺性额度+跨境资金池”组合服务:为集团办理了保函承诺性额度,供母公司及子公司办理各类境外保函业务。自2024年起,客户利用该额度办理美元和欧元国际预付款退款保函十余笔合计3000多万元,不但扩大了客户以对出口方有利的预收货款条款开展出口业务的适用面,还大大缩减了保函开立时间。其次是为集团搭建了全功能型跨境资金池,通过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可以实现东富龙境内外子公司资金实时归集与划拨,实现资金的自由划转和灵活调配,提升资金使用效率。除此之外,跨境资金结算、外汇风险管理等一站式金融服务,都助力企业更好地应对国际市场的挑战。

在中国与南美国家金融合作的版图上,某500强集团是一座重要的“地标”——60%的对华业务占比,让这家矿业巨头与中国经济深度绑定。建行上海市分行以“账户结算”为起点,在三年间完成从“基础往来”到“深度战略对话”的跨越,书写了一段银企合作的典范。

2023年成立深度战略对话机制、2024年以全球备用银团为契机突破合作瓶颈,正式叩开与该集团银企合作之门,让双方从基础结算迈向深度赋能:1.5亿元关税保函的及时开立,满足了该集团在华经营对贸易通关高效性、便捷性的迫切需求,并为其提供国际结算便利化解决方案和有竞争力的结售汇报价,国金业务年交易量近2亿美元,助力双方长期供需合作。

不仅如此,该集团全球资源网络配置与建行国际化经营战略高度契合,在建行上海市分行的牵头服务下,与建行亚洲、智利分行先后落地国际银团1.63亿美元、定期贷款1.87亿美元,成功实现了“从银团到双边”的战略性突破,银企合作能级不断提升。

2024年11月以来,双方多次进行高层会晤,就国际银团、债券发行、供应链融资等合作达成新共识,推动银企合作迈向更高水平。建行上海全球金融服务中心积极响应总行服务500强外资客户“一点接入·全球服务”的要求,基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推动头部“引进来”企业融入上海自贸区体系,为客户提供比肩国际的金融服务。

蝶变 FT账户的生态跃迁

实际上,自FT账户(自由贸易账户,Free Trade Account)在上海自贸区落地生根,建行便以先行者之姿入局——首批获得FT业务办理资质,率先推出“存贷汇兑池”等全方位金融服务。中心更是充分发挥上海自贸区FT政策优势,在航运金融、国际银团、企业出海等领域多点开花。

作为我国第一艘国产大型邮轮,上海人熟知的“爱达魔都号”,背后就有建行的故事:自2022年起,建行上海市分行便持续关注“爱达魔都号”融资动态,与项目方保持高频次深度沟通,掌握到邮轮计划筹组银团,对现有购船贷款进行再融资的关键需求。面对白热化的市场竞争,建行上海市分行组建营销专班,针对该银团项目金额庞大、贷款期限长、时间紧迫,以及境外登记船舶抵押、船舶保险权益转让等复杂业务难点深入研究,创新推出境内银行FTN人民币固定资产银团贷款置换口行存量银团的解决方案。凭借此一举中标银团联合牵头行,并获得银团份额。该业务通过本外币境内外一体化服务,提升建行在高端装备制造业和船舶航运领域竞争力,支持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也助力我国航运高端智造迈向国际市场。

在提升国际银团业务能力上,建行上海市分行持续拓展FT账户应用场景,成功与2家财富500强跨国头部车企签约国际银团项目,并与国际头部银行共同签署2笔财富500强国际银团贷款协议,提升中资银行在国际银团市场的话语权与影响力。此外,建行上海市分行以委任牵头行身份参与全球“五大贸易商”之一的多币种银团项目,实现与头部跨国公司在FT体系下多币种国际银团业务合作,进一步巩固了在跨境金融领域的领先地位。

前不久,《上海市浦东新区促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账户业务发展若干规定》《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两项重磅政策落地。这是国内第一份针对跨境金融服务的专门文件,进一步提升了上海服务企业“走出去”的能级,也将进一步赋能上海离岸金融功能,对于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和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对此,建设银行也在全面升级FT账户服务能力——通过优化开户流程、推广FT网银服务、实现资金自由便利划转、升级全功能资金池服务,便利境外个人在沪生活,为企业客户提供更加优质、高效、全面的跨境金融服务。

致远 全球布局与风险管理的双轮驱动

FT账户创新释放跨境金融活力的同时,全球市场波动也对风险防控提出更高要求——建行上海全球金融服务中心在深耕跨境金融“试验田”的过程中,同步将风险管理嵌入全球服务链条,以“创新开拓市场、风控筑牢底线”的双轮驱动逻辑,在汇率风险管理与离岸贸易结算领域实现突破。

在汇率风险管理方面,充分发挥上海自贸区政策及离岸价格优势,为企业量身定制跨市场风险管理方案,秉持风险中性理念,为企业提供多元化金融市场工具,有效规避市场波动风险。同时,引入政府担保机构,着力降低中小企业汇率避险成本;依托海外人民币清算行地位,促进人民币离岸使用,畅通人民币跨境流通渠道,提升本外币一体化经营能力。通过在跨境贸易中积极推广人民币结算,减少企业对美元等币种的依赖,降低汇率波动带来的冲击,并不断拓展跨境人民币业务合作,开辟新的市场结算渠道。

在支持新型离岸国际贸易结算上,针对“对等关税”及供应链布局调整产生的离岸贸易资金需求,建行上海市分行优化新型国际贸易结算服务,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对优质企业真实合规的相关跨境收支业务实行自主办理,显著提升业务办理效率与便利度,为企业应对复杂国际形势提供坚实金融支撑。

随着2025年陆家嘴论坛的成功举办,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步伐必将更加坚实稳健。展望未来,建行上海市分行将继续依托上海境内外金融机构聚集优势,围绕助力企业“走出去”、深耕重点外资企业、推动外资金融机构业务、支持航运中心建设、发挥自贸区本币政策优势等五大方向发力,力求在跨境银团、财资中心和交易银行、外资同业创新业务等四大领域实现更多突破。通过建立长效机制,持续强化境内外联动,提升全球客户跨境金融服务质效,全力打造全行“跨境金融服务”示范窗口;同时,打造品牌效应,增强国际业务竞争优势,统筹全行资源,提升本外币境内外一体化客户综合服务水平与全球金融服务能力,为服务国家战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建行力量。

建行上海市分行,跨境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