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行上海市分行全力服务上海科创中心建设
金融赋能硬科技 科创激发新动能

信息来源:解放日报       发布时间:2025-07-08       

上海,承担着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历史使命,正不断增强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和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将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作为践行国家战略、展现大行担当的关键抓手,聚焦上海科技创新的特色产业,坚持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双向赋能,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为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与国际金融中心的联动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中行动能。

成为科技企业的“合伙人”

服务科技创新,非一日之功,需久久为功的战略耐心和体系化布局。中行上海市分行积极担当科技企业的“战略合伙人”,着力构建多层次、广覆盖、高效率的协同生态。

在组织架构上,中行加大资源投入,在总行及24家一级分行成立科技金融中心。在服务体系上,中行上海市分行有效发挥集团综合化经营特色,用好用实“股、贷、债、保、租”等产品服务体系,有力打造科技金融立体化矩阵,为科技企业发展提供全链条、全生命周期陪伴。

近期,作为上海科创金融联盟轮值理事长单位,中行上海市分行牵头发起《上海金融支持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创新发展倡议书》,号召业界从引入耐心资本、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等十个维度,共同助力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此前,中行更创新性地打造了“中银特色投贷联动”业务模式,并推出“中银科创生态伙伴计划”,成功构建起一个以服务科技型企业为核心,多元化、接力式的科创金融生态圈。

体系化深耕,结出了不一般的硕果。截至2025年3月末,中行上海市分行科技企业贷款余额突破千亿元大关,并连续7届蝉联上海市科委“科技金融合作银行卓越奖”,获得“上海市科技金融十周年特殊贡献奖”。

激活重点产业“新引擎”

科技创新的征途上,如同攀登险峰,不同赛道、不同阶段的企业面临着截然不同的挑战。中行上海市分行秉持精细化服务理念,针对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等上海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打出了一套多维聚能的科技金融“组合拳”。

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中行上海市分行主动融入上海建设人工智能“上海高地”战略布局,以灵动的金融“活水”,为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提供了坚实支撑。

积极为产业“芯”脏供血。上海一家立志为中国大模型装上“中国芯”的GPU设计企业,正进行艰苦的攻坚战。公司设计的GPU芯片,是支撑AI大模型训练的“心脏”。企业因研发投入巨大、商业化进程尚不明朗而面临流动性困境,中行上海市分行客户经理捕捉到这一信号,火速集结起专业团队,深入企业生产研发一线,创新性地引入“创新积分模型”,从研发投入、产出、人才结构等多维度进行综合评分,亮出授信“绿灯”,并迅速放款,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赋能“自动驾驶”加速前行。上海某智能企业自主研发的高性能芯片是实现高阶自动驾驶的“核心大脑”。在企业产业化的关键阶段,却面临研发时间长、资金需求大、产业链结算周期长等“成长的烦恼”。中行上海市分行基于“投贷联动”模式,创新打造“融资+融智”科创服务体系,联动中银集团综合经营公司,为企业匹配了近5000万美元的股权融资,解决了资金之渴,更配套资金结算、跨境投融资等一揽子服务。值得一提的是,中行还作为联席全球协调人、账簿管理人,为企业登陆港交所一路护航,夯实了我国智驾之“芯”的发展基石。

在个案之外,中行上海市分行还在全国首创推出“中银科创算力贷”,为人工智能企业批量解决“痛点”。

算力是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必不可少的“水电煤”要素,但企业采购成本高、资金占用大,成为行业共性“痛点”。某大模型技术服务企业正为建设空间计算平台缺乏资金而犯愁,中行仅用三天,就将首单“算力贷”发放到企业账户。

作为中行聚焦科技金融、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创新举措,“算力贷”具备贷款规模充足、期限灵活、融资成本优惠、审批流程高效等优势,是科技型企业的融资新渠道。如今,这一创新模式已迅速复制,为某灾备数据龙头企业、某健康管理平台、某头部音频服务商等科技型企业提供了便捷高效的信贷支持,形成了批量化规模效应。

赋能推动产业“集链成群”

从及时“输血”到助力企业自我“造血”,中行上海市分行将视野投向了更广阔的资本市场和更深的产业生态。

直接融资是科技企业,特别是“硬科技”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拓展多元融资“赛道”方面,中行上海市分行积极探索,敏锐把握资本市场改革脉搏,积极助力债券“科创板”建设。

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文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后,中行上海市分行积极响应,凭借在债券承销领域的专业积淀和集团投资优势,在首批科技创新债发行中实现了上海地区承销项目的“全覆盖”,累计落地5单。包括全国首批、上海首单的上海新微科技集团科技创新债,全国首单超长期限的上海国盛集团科技创新债等。在发行中,累计实现债券销售超50亿元,有效引导社会资本流向人工智能、新能源、半导体等新兴产业阵地。为深化服务,中行还专门举办“科融聚力,债启新程”科技创新债券专场对接会,为银企投多方搭建了高效的沟通桥梁。

产业集群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载体。中行上海市分行将金融服务深度嵌入区域发展战略,赋能产业集群“聚变”,为上海重点产业集聚区注入金融活力。

嘉定区作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区”,承载着推动汽车产业“新四化”转型的战略使命。中行上海市分行全方位助力区域优势产业发展,针对上海某全球领先激光雷达制造商研发费用激增,中行上海市嘉定支行上门量身定制“一户一策”方案,提供3亿元短期融资,并依托跨境金融优势,为企业全球化布局提供顾问咨询,助力企业更好“走出去”。嘉定支行还聚焦区域内众多汽车产业企业的多元化资金需求,灵活运用项目贷款、供应链金融、质押融资等工具和产品,确保企业生产运营资金链的稳定流畅,助力汽车产业强韧性、添活力、促发展。

同时,中行上海市分行深度融入上海国际汽车城的升级战略,以“授信支持+投债联动”双轮驱动,精准支持汽车城可再生能源中心多个地块开发项目,以及汽车新能港、同济科技园嘉定园等特色园区建设,为区域产城融合提供了全周期金融支持。

勇当服务重大项目建设“主力军”

推进科技创新,离不开重大基础设施和物理承载空间的支撑。中行上海市分行聚焦城市更新、科技创新、产城融合等重点领域,提供专业化、综合化的金融服务,将金融资源投向重大建设项目,发挥基础设施的先导性作用,保障城市能级跃升和科创生态优化。

在浦东张江,320米高的“科学之门”重塑了科创之城的天际线。在西塔项目建设过程中,面对项目施工跨度大、资金需求高的特点,中行上海市分行深度参与,参与组建张江“科学之门”西塔项目银团贷款,不仅提供资金支持,更提供综合化金融服务,为项目涉及的境外设备采购、工程款支付、上下游企业融资等重点环节提供了专业解决方案,为张江科学城的拔地而起添砖加瓦。

在浦西外滩,一座480米的超高层综合体正以“三天一层”的“上海速度”拔节生长。为支持“浦西第一高楼”建设,中行上海市分行创新引入“日跟踪、周协调、月复盘”的全周期管理体系,针对超高层建筑特有的垂直运输、结构安全等技术挑战及资金密集需求,动态调整资金配置,实现金融服务与工程节点的精准契合,确保项目顺利推进。今年大楼主体结构即将跃出地面,中行的“建设—运营”全链条金融赋能,将继续陪伴它“向上攀登”,并为北外滩开发建设贡献力量。

从科创走廊到浦江岸线,从赋能“新质生产力”到支撑“城市地标”,中行上海市分行以全面、立体、深入的方式,将金融的血脉融入上海城市发展,助力上海发展日新月异。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未来,中行上海市分行将继续以服务国家战略为牵引,紧扣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这一宏伟目标,持续深化“中银科创+”服务内涵,以更专业的精神、更创新的产品、更协同的生态,为各类创新主体提供全链条、全周期的金融服务,用金融“活水”滋润科技创新的“热带雨林”,为上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贡献更加磅礴的中行力量。

中行上海市分行,科技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