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
信息来源:上海银行同业 发布时间:2025-02-28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决策部署,积极响应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相关要求,并在上海金融监管局的总体指导下,宁波通商银行上海分行于2024年10月迅速启动了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自工作机制启动以来,上海分行始终秉持“心银行,心服务”的宗旨,全力推动信贷资金直达基层小微企业,倾力为小微企业提供精准、高效的金融支持。
一、通商“决心”,迅速部署小微融资协调工作
上海分行高度重视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的实施,抱定使命必达的“决心”,迅速召开动员部署会,建立起分行、支行两级专班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和工作方案,并制定详尽的操作手册,为各级工作的有序推进提供了清晰的制度保障。同时,上海分行积极对接各级政府专班,及时获取了各区专班的联系方式,并迅速传达至属地支行。按照分行党委“早部署、早对接、不要等、不要靠”的工作要求,各支行第一时间启动了区级专班对接工作。
各支行与属地发改委、街道等机构紧密协作,靠前参与政府调研工作,深入了解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在落实过程中,充分发挥属地化优势,与分行共同构建高效沟通机制,实现信息共享并精准对接小微企业融资需求与金融服务。例如,青浦支行在区专班的领导下,第一时间参与到了重固镇、夏阳街道及盈浦街道的融资对接排查工作,体现了通商银行将“小微融资协调对接”这件好事办好办实的决心。
二、通商“柔心”,深入走访小微企业融资需求
随着小微融资协调工作的展开,面对成千上万的小微企业,如何尽快全面触达、传递政策暖风成为各支行的当务之急,对此上海分行抱定水滴石穿的“柔心”,以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为抓手,组织各支行发动客户经理全员,划片负责,包干到人,深入一线,积极倾听企业心声,精准识别小微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与需求。同时,上海分行结合访客系统后台定时监测,避免无效走访和重复对接,充分发挥数字化转型赋能一线的作用。上海分行围绕小微企业的融资特点和痛点,以“柔心”服务为支撑,为后续精准发现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务打下了坚实基础。
为确保服务质效,上海分行建立了系统化的工作机制,不断推进政银企协同联动:一是精准施策,先后向各经营单位下发四批小微企业清单,共覆盖1932户。同时,要求各支行严格按照认领规则和时间节点,按周反馈小微企业融资对接进度表和工作复盘周报;二是强化督导,通过电话督促和现场指导相结合的方式,确保政策措施落地见效;三是优化流程,通过市场调研、同业对比和内部经验总结,不断提升审贷效率,强化资源保障,实现"推荐清单"小微企业的精准对接。截至2025年1月末,上海分行累计自主走访企业1951户,成功为全市665户小微企业授信44.4亿元,实际投放贷款30.3亿元,为小微企业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三、通商“匠心”,打造三金特色普惠服务品牌
在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推进过程中,面对市场的激烈竞争,上海分行始终秉持“差异化、特色化”的服务定位,抱定专注耕耘的“匠心”,围绕“园区金融、供应链金融、科创金融”的主阵地,持续打磨差异化融资方案和服务流程,更好地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差异化解决方案。从工作机制实施至2025年1月末,分行园区金融新增小微企业81户,授信总额3.9亿元;科创金融新增小微企业23户,累计授信1.5亿元;供应链金融新增小微企业91户,批复敞口8.1亿元。“三金”授信合计占小微融资对接授信比重38%,充分彰显了宁波通商银行上海分行普惠金融服务的“三金”特色。
在上海青浦,一家专注于新能源设备研发的小微企业因日常经营周转资金紧张急需流动资金。数据显示,该企业在上海市融资信用服务平台上选择宁波通商银行上海青浦支行作为倾向支行。青浦支行迅速派员主动走访该企业,详细调研其经营状况和资金需求。在了解企业实际困难后,支行联合公司部及客户经理,及时与授信审批中心沟通,提供了融合宁波通商银行“三金”业务特色的一站式金融解决方案,匹配了订单融资产品,同时为其争取到普惠小微贷款优惠利率,成功协助企业在10日内获得3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有效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助力其在新能源设备领域持续创新发展。
未来,宁波通商银行上海分行将秉持“心银行,心服务”的服务理念,在上级监管部门的统一领导下,持续深化与地方部委的协同联动,以“走万企、提效能、优服务”为目标,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坚守“服务小微,服务实体”初心使命,扎实推进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为上海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通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