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伴“农”成长,助力打造上海特色农业版图

信息来源:中新网上海       发布时间:2024-05-24       

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现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与广袤祖国的其他区域相比,上海农业发展具有其独特性。

如何结合科技、金融与人才等发展要素,在寸土寸金的国际金融大都市打造上海特色农业,这一命题成为了上海各界思考的农业未来。银行业同样参与其中。

“种子”出发,攥紧农业“芯片”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从一粒种子到上海百姓的餐桌佳肴,上海市金融业持续相伴。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种业振兴行动的决策部署,推进上海市乡村振兴和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与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种业管理处就“如何助力种业企业发展”进行专题研究,共同开展对全市种业客群的调查研究。通过数据分析、样本企业实地走访等方式精准构建客户画像,中行上海市分行针对小微型种业企业推出了“沪种贷”专属普惠金融服务方案。

上海众馨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位于青浦区农业大镇白鹤镇,主要生产经营的“申菇”洋香瓜、“馨祥一号”、“黄欣”西瓜、“金童、玉女”系列的水果小番茄等二百多个种子品种,远销国内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经过多年发展,企业业务规模持续扩大,但销售回款周期较长,使其进一步规模化发展受限,每年二、三季度是企业批发销售种子的旺季,若叠加销售旺季因素影响,发展瓶颈则尤为凸显。由于缺少有效抵质押物,企业一直未实现有效融资,长期靠有限的自有资金和利润沉淀开展经营。

在本市种业管理部门的牵线搭桥下,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获悉企业融资需求,第一时间对接,将“沪种贷”普惠金融服务方案的相关政策和金融服务送达企业,现场为企业答疑解惑。最终,上海众馨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获批200万元信用贷款额度,获得了企业认可。

发展上海设施农业,“种”满上海市民“菜篮子”

2024上海农业农村投资促进大会上,相关部门发布上海市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行动计划,上海将打造宝山月罗片区、奉贤庄行片区、浦东万祥片区、金山廊下片区等12个现代设施农业规划片区,每个片区达到10005000亩的规模。

设施农业,即在环境相对可控的条件下,采用工程技术手段,进行动植物高效生产。对于上海而言,以科技赋能,促进“设施农业”发展成为了交出高质量农业发展的最佳答卷。单从粮食的维度看,2023年上海平均每亩耕地收获的粮食高达1068斤,超过黑龙江、河南、山东等地,居于全国第一。

设施农业发展为上海农业插上腾飞的翅膀,这背后是农企科技赋能、银行金融赋能的结果。

2022 年,上海枫泾九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计划建设10万平方米玻璃温室及其内部智能观光生产配套设施,旨在让全环境智能玻璃温室大棚不受外界天气干扰,即使在高温、干旱的情况下也能依靠全自动灌溉系统实现用水的自给自足,使公司基地内的蔬菜品质和产量大大超出传统种植模式。由于前期自筹自建的温室大棚耗费了公司大量资金,剩余室内智能设备采购的资金尚未落实,公司面临一定资金缺口,需要向银行融资。

农行上海金山支行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迅速行动,第一时间对接九丰公司高层。由于该项目涉及资产评估在上海市内无案例可参考,评估公司均无法直接为项目贷款涉及资产给予准确评估。通过不懈的沟通和接洽,最终以外地农业大棚评估案例作参考评估,最终完成了抵押资产玻璃温室大棚的价值评估,并以农村土地经营权和地上附着物抵押的特色担保方式,成功审批了3000 万元 4 年期项目贷款。这也是上海市农委首次为固定资产贷款办理农村土地经营权及地上附着物抵押登记,意义非凡。

身处国际大都市,“绿色+”也成为设施农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上海市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行动方案(2024-2027)》提出目标,要求至2027年,设施农业绿色能源占比16%,单位面积碳排放降低25%,绿色食品认证率提升至35%

近日,中信银行上海分行为某农业科学技术集团提供了“涉农+绿色”的信贷支持,助力企业在智慧农场方面快速发展。该企业主营主营智慧、智能农场相关的农田设计、设备生产、农作物销售及农田运营等业务,承接了多项上海市重大乡村振兴项目。除为客户提供金融支持外,中信银行上海分行陪伴客户在乡村振兴业务上进一步发展,发挥协同优势,为该公司引荐了中信农业、华智生物等公司,在智慧农业产业方面达成了合作意向,实现了共赢。

发展设施农业关系着百姓的“菜篮子”,更关系着乡村振兴。金融赋能,科技助力,银行业伴随设施农业共同前行,保障市民群众的“米袋子”“菜篮子”。

“一二三”融合,打造农业发展多样业态

在上海,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不再少见。每逢周末,远离城市中央,来自上海及周边城市的居民向上海城市外圈进发,选择在农业乡野休息,感受城市与乡村结合的海派农村之美。近年来,我市先后制定了《上海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设施布局规划(2018-2022)》《上海市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等文件,意图通过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促进上海农业转型、农民创收、美丽乡村建设,扩大农村消费市场,丰富市民文化生活,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上海某合作社是农业农村部认定的国家级示范社,通过融合第一、二、三产业,创新性地将农业种植、产品加工与特色农旅体验相结合,打造了一个三产融合发展的农业体验园区。

这样一套“有机”系统的运营,离不开资金的支持。由于稻谷生产与销售周期较长,该合作社产生短期融资周转的需求。在了解情况后,兴业银行上海分行迅速响应,为其提供500万元普惠贷款。“值得一提的是,负责此次合作的客户经理正是该合作社坐在村的兴业银行金融特派员。”兴业银行上海分行相关负责人说,“本次合作不仅解决了该合作社的资金需求,更是兴业银行上海分行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支持涉农企业发展的生动实践,为银行在乡村振兴领域以及涉农批量获客方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合作典范。”

除了直接资金支持,在“建行生活”APP上,“裕农乐游•湾区直通车”项目于近日更新,“上架”多条金山乡村休闲旅游路线。早在2023年,建行上海金山石化支行积极与政府合作,启动“裕农乐游•湾区直通车”项目,通过“建行生活”平台,引导大都市旅游人群到金山乡村休闲旅游,推动乡村农文旅一体化发展。今年,金山石化支行再度联袂区文旅局,启动“湾区直通车”项目,并且推陈出新,在去年文旅活动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地域乡村特色,设计了更多的观赏路线以吸引游客。

在将游客与乡村农业的新发展模式引入的同时,银行业也不断加强服务水平。温州银行上海分行精准发力,加强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人工服务、远程服务、上门服务,完善相关服务设施,合力共建移动支付便民场景。在续贷办理流程上,温州银行上海分行坚持做“减法”,扩大适用范围,支持融资周转“无缝衔接”,减轻农户的融资压力,推进流程优化,将“无还本续贷”扩大到所有线上线下产品,实实在在降低客户转贷融资成本。

金融活水为乡村带来源源不断的新活力。未来,上海银行业将持续聚焦农业发展,助力加快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增强超大城市安全韧性、服务市民高品质生活,以金融伴“农”成长。

农行上海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