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努力化蓝图为实景
信息来源: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 发布时间:2023-02-27
作为上海的重要金融机构,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以下简称“上海中行”)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热切参与者和核心活跃主体之一。在助力推进中心建设的过程中,上海中行持续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探索新模式、新路径,打造新产品、新样本,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以促进经济发展绿色转型为发力点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聚焦上海打造国际绿色金融枢纽,上海中行持续深化与政府部门密切合作,加强绿色金融创新实践,与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发布《“宝山中银碳惠贷”专项产品》,在科创、绿色、转型等领域强强合作,并与宝武碳业、长江软件园、华滋环境科技等首批企业现场连线,完成“碳惠贷”绿色贷款项目在线签约;探索绿色金融合作试点,与上海市崇明区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全面、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推动重大工程建设,为区域生态产业发展赋能,助力崇明建成具有全球引领示范作用的世界级生态岛、国家生态文明发展先行区。同时,上海中行积极利用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上海正式实施垃圾分类后的首个生活垃圾末端处理项目、上海市最大集中式光伏电站等一批市级重大项目,并创新推出碳配额质押贷款、绿色供应链、绿色托管、绿色保险等产品和服务,瞄准绿色金融市场定位,加强业务、产品、系统等创新,有效支持绿色产业提质增效,助力社会民生福祉改善,用心、用情、用力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以强化全球资源配置功能为切入点
上海是我国资管行业发源地之一,在助力上海打造全球资管中心的道路上,上海中行充分依托“一体两翼”战略发展格局,诞生了多个“第一”:落地全国首笔SPV活期存款业务、开展全国首个个人养老金直销合作业务对接、办理全国首单基金公司对接理财子QDII产品汇率保值业务、协助QFII客户完成全国首单融资融券交易、成为首批参与中日ETF境内托管业务的金融机构……一系列先行先试、敢于创新,在资管领域擦亮了百年中行金字招牌。同时,依托中行全球网络布局和专业优势,积极用国际投资者熟悉的语言讲好中国故事。成为上海资管协会唯一银行类会员和副会长单位;与中行海外机构联合举办数十场境外路演,取得良好反响;连续两年联合第一财经举办“上海全球资产管理高峰论坛”,汇聚国内行业智慧、全球行业领袖,共同探讨新发展格局下上海全球资管中心建设的机遇与路径,共商中国资产管理行业的变革与发展。始终坚持以服务实体经济、促进共同富裕为己任,以服务资管行业转型发展为驱动,在金融业高水平对外开放中,搭建起全球资本与中国机遇的桥梁,让上海朝着具有更高能级、更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金融中心迈进。
以服务临港新片区建设为突破点
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获批设立伊始,上海中行就成立自贸区新片区分行,成为首批在临港新片区设立分支机构的金融机构,投身临港新片区如火如荼的建设浪潮中。基于《支持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开发建设战略合作协议》的细化与深化,与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签署合作备忘录,聚焦跨境金融创新发展,全面融入临港新片区建设;作为牵头单位组织成立临港新片区科技金融联盟,与成员单位携手,共同服务临港新片区科技创新主体,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助力企业率先“尝鲜”临港新片区新政红利,为某汽车零配件进出口贸易商办理全市首单基于“国贸公服”数字平台的跨境人民币货物贸易结算业务,提高结算便利性;不断探索新型离岸贸易场景,创新风控管理措施,持续优化“中银跨境e商通”等产品,打造并完善涵盖本外币、境内外、线上线下等多维度跨境金融综合产品服务体系;发挥中行作为进博会唯一战略合作伙伴的优势,助力临港新片区招商、招展,扩大临港新片区在全球的影响力、竞争力,一个个“临港样本”“临港方案”不断助力临港新片区成为融通离岸市场和在岸市场的重要枢纽、成为上海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高地的一个缩影。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关键之年,也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不断推向深入的一年。在中国银行总行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上海中行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始终把“四个放在”作为做好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扣“三新一高”发展要求,充分发挥中行全球化综合化优势,不断创新产品体系,提升金融服务能级,持续为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贡献中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