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消费金融环境需形成合力

信息来源:金融时报       发布时间:2025-03-19       

3月1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其中提出“以优化消费环境增强消费意愿”。金融监管总局3月14日针对发展消费金融助力提振消费工作答记者问,其中提到“优化消费金融环境”这一主要内容。

优化消费金融环境,是提振消费的重要保障,它不仅能够增强消费者的信心,激发消费潜力,还能促进金融机构的健康发展。同时,优化消费金融环境,对于保障消费金融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可以让消费者透明消费、明白消费、便捷消费、放心消费。

如何优化消费金融环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规范消费贷款合同条款、明示最终综合融资成本,让消费者“透明消费”。过去,部分金融机构在消费贷款合同中存在条款晦涩难懂、信息不透明的问题,消费者往往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承担高额利息与复杂手续费。金融监管总局有关司局负责人提出“银行业金融机构要规范消费贷款合同条款,明示最终综合融资成本”。这就如同给消费者戴上了一副“透视镜”,让他们能够清晰地看到贷款的真实成本,从而作出更加理性的消费决策。

用好金融产品查询平台和金融消费者保护服务平台,让消费者“明白消费”。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金融产品日益丰富多样,消费者在选择时常常感到眼花缭乱。2024年,为给金融消费者提供多元化、一站式服务,支持消费者简单、便捷查询金融产品信息,在金融监管总局的指导下,金融消费者保护服务平台与金融产品查询平台上线。金融产品查询平台就像是一个大型“金融超市”,消费者可以查询银行理财、保险、信托、保险资管等四类金融产品的信息,从而进行横向对比,挑选出最符合自身需求的产品。同时,金融消费者保护服务平台则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个坚实后盾,能够及时为消费者提供帮助与支持。这两个平台的有效运用,大大提高了金融市场的透明度,让消费者明白消费。

推进消费场景支付便利化,让消费者“便捷消费”。在数字化支付飞速发展的今天,能够让更多人享受到移动支付的便利,彰显了金融服务的人性化与包容性。金融机构应积极推进消费场景支付便利化,如在一些商场、超市等场所设置多种支付方式,或者提供更多个性化定制化的支付解决方案,让一些特殊群体也能享受到便捷的金融服务,提升广大消费者的消费体验。

妥善解决消费金融纠纷,加大联合惩处和打击力度,让消费者“放心消费”。消费金融纠纷的妥善解决,关系到消费者对金融市场的信任。若消费者投诉无门、解决周期长,不仅会损害消费者权益,也影响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应建立多元化的解决机制,加强各部门之间协作,提高纠纷处理效率。此外,针对一些不法分子通过虚假宣传等手段侵害消费者权益、扰乱金融市场秩序的行为,各部门应联合起来,加大惩处和打击力度,形成强大的威慑力,让违法者付出沉重代价,从而有效遏制此类行为的发生,营造让消费者放心消费的金融环境。

共建良好的消费金融环境还需要持久发力。金融管理部门要加强监督管理,确保政策执行不走样,防范金融风险。金融机构应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提升服务质效。消费者也应掌握金融知识,增强风险意识,合理利用金融工具进行消费,共同推动金融市场的繁荣稳定。

 

金融消费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