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有力有效支持实体经济

信息来源:经济日报       发布时间:2025-01-13       

2024年,我国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精准有效。全年两度降准降息、持续优化信贷结构、不断健全市场化利率调控机制,全年保持了较强的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展望2025年,我国将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和高水平对外开放,着力扩大内需、稳定预期、激发活力,为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强

“2024年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但也面临压力和挑战,货币政策坚持支持性的立场,强化逆周期调节,有力支持经济回升向好。”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表示。

具体来看,2024年全年货币政策呈现出四大特点:一是总量“稳”。2024年,中国人民银行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共1个百分点,释放长期流动性约2万亿元,并综合运用公开市场操作、中期借贷便利等工具,开展国债买卖操作,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货币信贷平稳增长,同时央行着力治理和防范资金空转,服务实体经济力度和质效都得到了有效提升。

二是价格“降”,2024年央行两次降低政策利率共0.3个百分点。当前,我国利率水平保持稳中有降态势,企业和居民融资成本进一步降低。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了解到,2024年11月份新发放企业贷款(本外币)加权平均利率为3.45%,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本外币)利率为3.08%,均较上月下降,并处于历史低位。

三是结构“优”。央行先后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两项资本市场支持工具,从供需两侧推出房地产支持政策组合,着力支持新旧动能平稳转换,有效提振房地产市场和资本市场信心。2024年11月末,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4.25万亿元,同比增长13.2%;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2.21万亿元,同比增长14.3%,这些贷款增速均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

四是内外“均衡”。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起决定作用,我国多措并举稳定市场预期,平衡外汇市场供求,在复杂的内外部形势下,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尤其是2024年9月以来,针对有效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等经济运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金融管理部门推出了一揽子支持经济稳定增长的政策。市场专家普遍预计,前期政策效果还将持续显现,市场有效融资需求将进一步改善,金融资源将更多流向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将更加有力有效。

从稳健走向适度宽松

2025年的货币政策,最引人关注的是货币政策表述的调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连续实施了14年的“稳健的货币政策”调整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业内专家认为,货币政策表述调整意味着2025年货币政策将继续保持对实体经济较大的支持力度,在当前经济回升向好仍面临不少内外部不确定性、物价持续低位运行的情况下,这是十分必要的,也体现了“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的中央决策部署。

“时隔十多年后,我国货币政策基调由‘稳健’再次转向‘适度宽松’,向市场发出积极明确的信号。”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当前,我国内外部环境已经发生重大变化,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国内有效需求仍显不足,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与此同时,欧美发达经济体步入降息周期,货币政策转向宽松,我国货币政策加大调整的空间更大。因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货币政策适度宽松。“适度宽松”仅次于“宽松”,将有助于加强预期管理,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为经济稳定增长创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这也表明我国宏观调控的基调发生重大变化。

未来,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还会与总体宏观调控思路转变保持一致,更多支持促消费、惠民生。邹澜表示,将综合施策抓好落实,为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持续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一是进一步健全市场化利率调控机制,持续强化利率政策执行,加强利率自律管理,提升银行自主理性定价能力,兼顾银行业稳健经营和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为促消费、扩投资创造有利的利率环境。二是保持金融总量合理增长,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引导金融机构深入挖掘有效融资需求,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三是着力优化资金供给结构,继续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引导金融资源更多投向亟需领域,不断提升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效能。四是兼顾内外均衡,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强化预期引导,有力应对外部冲击,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同时,发挥好货币政策与财政、产业、监管等其他宏观政策的合力,保持政策取向一致,更加注重支持扩大消费和有效投资,提升政策整体效能,进一步畅通政策传导。

打好货币政策组合拳

2025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上,在谈到2025年重点工作时,会议明确,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经济稳定增长创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其中更提到,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金融总量稳定增长,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董希淼表示,2025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提出,“择机降准降息”。这既是货币政策适度宽松的重要体现,也是实现适度宽松的重要手段。“择机”,表明人民银行将审时度势,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选择合适的时间点来实施降准降息措施。如果外部不稳定因素增多、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那么降准降息的时间点会提前,力度会加大;如果国内经济恢复回升态势稳固,降准降息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或将下降。

“总之,2025年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加大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力度,更具前瞻性、有效性和针对性,更好地支持和服务稳增长、促消费、扩内需、防风险。”董希淼表示。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2025年央行降准降息或将更有力度。另外,包括支农支小再贷款、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保障性住房再贷款等各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利率也仍有下调空间,以持续加大对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引导企业和居民融资成本全面下行。

在谈到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时,中国人民银行信贷市场司司长彭立峰表示,目前,“五篇大文章”的政策框架已基本建立。将加强与有关部门协同合作,围绕统筹推进“五篇大文章”,进一步增强金融支持的力度、可持续性和专业化水平。切实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和宏观信贷政策的牵引带动作用,完善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推动加大信贷投入、优化信贷结构、丰富金融产品;积极拓宽融资渠道,支持企业通过债券、股权等市场融资。

货币政策是宏观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有力促进2025年宏观经济回升向好。专家认为,接下来,仍然需要强化政策协同。2025年,财政政策、税收政策、产业政策、就业政策等应加快、加大调整优化,非经济政策应主动保持与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打好政策组合拳,发挥好政策集成效应,努力促进经济恢复回升和高质量发展,从根本上稳定经营主体信心、激发市场有效需求。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货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