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外贸政策为外贸企业注入“金”动力

信息来源:金融时报       发布时间:2024-12-11       

今年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保持质量提升、数量稳定的良好发展势头。海关总署12月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前11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9.79万亿元,同比(下同)增长4.9%。其中,出口23.04万亿元,增长6.7%;进口16.75万亿元,增长2.4%。按美元计价,前11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5.6万亿美元,增长3.6%。其中,出口3.24万亿美元,增长5.4%;进口2.36万亿美元,增长1.2%。

在我国外贸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的同时,我国外贸企业也面临订单需求不稳、贸易壁垒增加等挑战。近日,为促进外贸稳定增长,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商务部发布了《关于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政策措施》),《若干政策措施》共九方面内容,其中多项措施直接与金融领域相关,体现了金融在稳定外贸增长方面的重要作用。业内专家普遍认为,《若干政策措施》的发布为外贸企业发展注入了“金”动力。

在广开首席产研院资深研究员刘涛看来,近期国内稳外贸政策举措密集出台,包括扩大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和覆盖面、加大对外贸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优化跨境贸易结算、促进跨境电商发展等举措,将进一步优化改善出口环境。

加大对外贸企业融资支持力度

进出口贸易是我国加速推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方向,也是当前形势下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点领域。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叶怀斌认为,当前,全球经济复苏步伐放缓,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地区冲突有进一步加剧趋势,这些因素都限制了全球经贸的发展,给我国外贸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若干政策措施》的出台,将使我国更加有效应对新的国内外经贸形势。

《若干政策措施》提出,要加大对外贸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鼓励银行机构在认真做好贸易背景真实性审核、有效管控风险的前提下,在授信、放款、还款等方面持续优化对外贸企业的金融服务。鼓励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对中小微外贸企业加大融资支持力度。

目前来看,金融行业在支持外资外贸发展方面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要通过国际结算、贸易融资、跨境现金管理等产品促进对外贸易和跨境投融资发展。“国内主要银行积极助力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有力地支持了外贸发展。”叶怀斌认为,未来,银行业金融机构应积极把握政策机遇,紧跟贸易便利化方向,加快资源整合优化。

业内专家认为,一方面,要关注重点区域、重点客群的需求,持续改善贸易金融服务质量;另一方面,针对《若干政策措施》提出的跨境电商、特色农产品、关键设备、能源资源等领域,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深入剖析市场金融需求特点,支持形成健康、良性的双循环贸易生态圈,探索更加多元化的特色服务模式。

此外,叶怀斌还建议,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增强高频金融产品的服务功能,发挥跨境融资、现金管理、货币掉期等产品的比较优势,结合企业跨境现金管理和财资服务需求,提供增值、降本、提效的综合性贸易金融服务方案。同时,要以数字化技术推动产品创新和服务升级,打造以客户为中心、境内外一体、高质量开放的全球贸易金融服务生态体系,助力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

帮助企业提升汇率风险管理水平

汇率影响因素是多元的,比如,经济增长、货币政策、金融市场、地缘政治、风险事件等。受国外经济形势走势分化、地缘政治变化以及国际金融市场波动等多种因素影响,人民币汇率呈现双向波动态势。

面对汇率影响,帮助外贸企业规避汇率风险至关重要。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多措并举,持续引导企业树立汇率风险中性理念,推动银行加强对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外汇服务,通过各方面努力,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水平逐步提升。数据显示,今年1至9月,企业外汇套保比率达27%,新增的汇率避险“首办户”超过3.2万家,中小微企业规避汇率波动风险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若干政策措施》提出,鼓励金融机构为外贸企业提供更多汇率风险管理产品,帮助企业提升汇率风险管理水平。目前,超过120家大中小型、中外资等各类银行都可以开办外汇衍生品业务,市场服务覆盖全国各地,交易货币也涵盖企业跨境结算的主要币种,具有功能齐全的交易、清算等基础设施。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叶银丹表示,未来,要进一步丰富汇率风险管理产品的种类与形式。例如,根据外贸企业的实际需求,提供多样化的汇率风险管理工具。除了传统的远期外汇合约、外汇期权等,还可以创新设计适合不同企业规模和经营模式的衍生产品,如跨境人民币结算工具、货币掉期等,为企业提供灵活的选择和定制化服务。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金融机构还应与外贸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不仅在汇率风险管理方面提供支持,还应从资金流动、跨境融资等多个方面为企业提供综合服务。“通过与企业的深度合作,金融机构可以更好地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并为其提供个性化的金融解决方案。”叶银丹表示。

外贸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