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得近水看得见绿留得住乡愁

信息来源:文汇报       发布时间:2021-04-09       

“十四五”开局,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正成为我国“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聚焦乡村振兴战略,上海明确要形成城乡融合新发展格局。

上海青浦,地处苏浙沪交汇点,是长三角一体化核心区。既有青东毗邻虹桥的高楼林立,也有青西河网稻田的鱼米水乡,是现代都市乡村振兴的最佳试验田。

 如何要让金融要素在城乡间更好地流动起来,推动上海乡村面貌迎来一次大提升?近年来,建行上海市分行贯彻中央和上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指示精神,结合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要求,将金融活水引入青浦水乡。

村民金融需求有支持

老人多、缴费难一直是青浦农村,尤其是西片涉农村村民的一大难题,线上缴费老人不会用,传统银行托收模式,路程又太远。不过如今,“裕农通”普惠金融服务点开到了村口,一台机器能满足村民的基础金融服务需求,村民可以通过“裕农通”普惠金融服务点进行助农取款、现金汇款、转账汇款、代理缴费等业务。

青浦区的莲湖村是全国美丽乡村,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及优美的环境,近年来的热门景点青溪郊野公园便建造在村内。环境好了,经济也好了。但是作为村庄城镇,村民们去镇上一趟光是公交车就要换乘三部,最近的银行网点也有6公里的路途。于是,建行“裕农通”普惠金融服务点开到了村里,村民们足不出村就能缴交水电煤,村民李阿姨常赞道“我们终于再也不用大老远跑到镇上交电费了,一个小功能给我们带来大方便!”。

 在“裕农通”普惠金融服务点的布点中,建行始终把便利村民作为重点,抓住供销社、烟草连锁店、村委会等在各村分布广、老百姓经常光顾、管理相对规范的特点,从源头开展合作,巧借“裕农通+村委会”、“裕农通+供销社”、“裕农通+烟草店”等模式,使金融服务扎根乡村,不断提高村民的幸福感。青浦区内打造“裕农通”普惠金融服务点覆盖区内所有184个行政村,2020年办理水电煤缴费、话费充值等各类业务数万笔,惠及7千余户村民。同时,建行以“裕农通”普惠金融服务点为支点,打造“裕农通+建行大学”,建设“裕农学堂”,1年来开展“裕农惠民”系列讲座15场,惠及农户、家庭农场主、“裕农通”业主500余人。

 村务高效治理有平台

村委会,作为最基层的群众性自治组织,日常基础工作头绪多,常常是上面千根针、下面一根线。然而,村务治理的信息化水平普遍较低,工作效率不高,社情民意也不能及时传达。

 建行金融科技在上海这个中国科技信息龙头城市找准了切入点,通过走村入镇,找准矛盾问题,了解村务治理瓶颈、排摸村民疑难需求,建行为青浦区内27个村民委员会搭建智慧村务综合服务平台。该平台设有信访专栏、随手拍、重大事故直报等特色功能,让乡村百姓实现了村内事务即时办、掌上办、随身办,实现办事“足不出村”一点接入,拉进了干部与群众的距离,增加了村民对村干部的政治信任,让村民在了解村务公开和政策信息的同时,大大提高了村务及村民的管理效率。

 在智慧村务平台上线之前,青浦区练塘镇东厍村的村务组织开展工作以线下为主,村委会干事将信息传递至各村民小组组长,再由组长传达至组员,导致村民接收通知不及时。自从智慧村务平台上线后,村里实现了线上信息一键传达,实现村级事务数字化管理,提高基层组织工作运行效率。

从村委会、村集体、村干部、村民等多维度客户群体视角出发,有效解决了村务管理混乱的问题,实现村级事务数字化管理,提高基层政府工作运行效率。

现代农业发展有帮手

“彭世菌菇”、“白鹤草莓”“练塘茭白”“金泽豆腐干”都是青浦地区响当当的农产品,培育农业龙头,发展现代农业,是乡村振兴重要的环节。建行上海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支行与青浦区农业农村委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区供销合作社建立全面合作关系,开启“政、银、农”合作共赢新时代,进一步服务好“三农”群体。

上海彭世菇业有限公司是青浦区练塘镇的知名农产品企业,其培养的菌菇类产品广受市场青睐,为“海底捞”“小辉哥”等知名餐饮企业的供货商。去年由于疫情,餐饮业不景气使得“彭世菇业”销量严重下滑,企业资金流转困难。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建行客户经理赶紧给企业的工作人员打电话,告诉他可以通过“建行惠懂你APP”申请“云义贷”产品。不一会儿工夫,客户经理就接到了“彭世菇业”的电话,“太快了,我们300万元到帐了!”原来,“云义贷”是专门为受疫情影响的小微企业及企业主、个体工商户等普惠金融客群专属定制,信用额度最高可达500万元。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通过“建行惠懂你APP”、手机银行等渠道,足不出户,即可申请办理。不仅如此,依托“裕农生态园”平台为青浦地区农产品打开销路。建行挖掘青浦特色农副产品资源,积极邀请优秀农业合作社参加多场“裕农生态园”营销活动,不断将本地特色优质农产品送出去,“彭世菌菇”、“白鹤草莓”,通过直播带货、龙支付优惠购等形式,让广大市民体验、知晓。

截至目前,在青浦区累计开立涉农账户30余户,投放涉农贷款16笔,发放金额共计4500万元,通过建行金融力量,品牌合作社、家庭农场得以脱颖而出、不断发展,精准滴灌服务实体经济。

文化旅游推广有亮点

青浦依湖而兴、凭水而立,古镇水乡素来是青浦人的骄傲。

朱家角古镇是上海保存最完整的江南水乡古镇,现今依旧能看到古色古香的明清街市、建筑和水乡泽国古朴的风土明清,放生桥、一线街、课植园等众多名胜古迹散发着浓郁的文化韵味。

上海青浦区政府为支持古镇的旅游恢复,将朱家角作为青浦参与全市夜生活节的重点项目。建行第一时间对接区商委及朱家角镇政府,提出了联合打造朱家角古镇首届夜生活节的想法,提交了一份完整的金融服务方案,确定以建行的“龙支付”优惠活动向古镇引流客户、使消费者获得实惠,建行“龙商户”为商家提供聚合支付新体验,降低古镇个体商户经营成本,提供便捷的收单服务。建行创新的金融服务模式,灵活的优惠形式,获得了古镇管理方、镇政府、区政府等多方的认同。

为了将金融服务的产品、措施落到实处,古镇管理方牵头特地安排古镇老党员、建行员工,逐户拜访商铺,了解商户在经营中的金融难点,定制适合个体经营的服务方案,全面介绍建行的创新金融服务举措与产品。通过开通“龙商户”,个体经营者参与到了建行活动,让消费者在更多的店铺中,可以享受到建行的优惠活动。朱家角首节夜生活节吸引了大量游客,游客在古镇游览时间也显著延长,解决了古镇白天与夜间客流不均衡的问题。

 据悉,活动开展首周,古镇内“龙商户”首单交易笔数达到2000余笔,近300位客户享受了建行“龙支付”5折优惠。建行通过系列金融支持,让广大上海市民领略了朱家角夜景之美,也促进了疫情后的古镇消费恢复,让“粽子阿婆”们增收。

为更好地释放农村消费潜力,建行还将金融助力消费的触角延伸至田间地头,常态化开展“裕农小店”活动,买牙膏肥皂用建行龙支付、买烟酒酱油去建行“裕农小店”,让村民感受到“建行在身边,温度在建行”的贴心服务地同时,也实现了“裕农通”场景的有效获客、活客。

今年3月,一份《关于本市“十四五”加快推进新城规划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引发广泛关注。青浦作为“五个新城”之一,要培育成在长三角城市群中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综合性节点城市。

未来,建设银行将利用好科技和数据支撑,深植绿色发展理念、发挥基础设施建设传统优势,把握产业整合升级机遇、以金融科技助力区域公共服务共建、创新同城化金融服务,构建政银企共同体,全力推动示范区成为示范引领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标杆。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普惠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