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优做强基础设施服务 赋能票据市场高质量发展

信息来源:金融时报       发布时间:2025-10-23       

“十四五”时期,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金融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作为金融市场基础设施,上海票据交易所(以下简称“票交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中央、中国人民银行决策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党建业务互融互促,以创新思维赋能实体经济,把防范风险作为重要任务,持续筑牢金融基础设施“底座”,助力金融强国建设、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坚持强基固本,始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

票交所始终把党的领导放在首位,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强化政治引领,推动管党治企有机结合、党建业务深度融合,为金融基础设施履职提供坚强政治保障。一是坚决把加强党的领导落到实处。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准确把握建立健全“第一议题”制度的政治要求,第一时间将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等转化为工作举措,将加强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有机统一、互融共促,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二是坚决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着力优化参与者服务,加强与直接参与者的工作协同,高效高质服务更为广泛的间接参与者。持续跟进中小微企业诉求,做深做实供应链票据产品,优化线上贴现、线上支付等服务,打破市场信息壁垒、便利企业高效用票。建设票据综合服务平台,增强基础设施面向用票企业的服务能力,近五年来组织参与者培训覆盖对象超10万人次,积极践行金融要素市场的责任担当。三是坚决以全面从严治党统领全面从严治企。贯彻“全的要求、严的基调、治的理念”,压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企政治责任,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强化党纪学习教育和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纵深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以严明纪律汇聚干事创业合力,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坚守职责使命,始终把服务央行履职摆在首要位置。

作为中国人民银行设立的重要金融基础设施,服务央行履职是票交所的主要使命、主责主业。五年来,票交所始终发挥联系市场紧密优势,在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服务市场监管、助力立法建设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着力提升服务央行履职的能力水平。一是支持货币政策“精准滴灌”。主动适应中国人民银行机构改革变化,优化再贴现业务系统,提供全流程、电子化系统操作,精准高效支持再贴现货币政策工具的应用,促进再贴现货币政策总量、结构双重调节,2024年底再贴现余额达5758亿元。二是助力规范票据市场发展。以强化保障中小企业合法权益为核心要义,深化市场焦点问题和前沿趋势研究,积极参与《票据法》《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管理办法》修订工作,配合中国人民银行加强应收账款电子凭证业务监管,充分发挥上传下达的沟通枢纽作用,服务中国人民银行加快健全票据市场规章制度体系、持续规范票据市场发展。三是协同防范化解市场风险。积极承担票据市场信息收集、异常交易监测等任务,通过完善统计制度体系、深化数据系统建设,为中国人民银行及分支机构等金融管理部门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信息服务。第一时间报送市场最新动态,揭示和预测票据市场风险,为中国人民银行及时掌握市场情况、化解风险提供有力支撑。

坚守金融本源,始终把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作为根本宗旨。

票交所始终牢记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天职,立足基础设施定位和专业优势,将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战略举措,在实践中持续优化和提升基础设施服务,助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加大实体经济支持力度。2024年票据市场全年业务总量244万亿元,近五年业务总量年均增长13.1%,2025年以来继续保持稳步发展态势。一是着力破除企业融资堵点难点。贯彻落实中央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支持供应链产业链优化升级要求,推出供应链票据平台,推动供票有限追索服务落地。加强与银行间基础设施协同联动,推动发行资产支持证券,拓宽供应链票据融资渠道,缓解供应链末端中小微企业占款压力,充分发掘票据扶微固链潜能。顺应票据支付电子化、融资线上化趋势,大力推广线上支付、线上贴现产品。近五年来,企业签发(承兑)、背书、贴现票据金额累计580万亿元,年均增长11.8%。二是持续减轻企业融资成本负担。当前,在票交所备案用票企业近1000万家,其中中小微企业用票家数占比超过98%。过去五年,票据利率总体呈下降态势,较同期LPR(1年期)均值年均低145个基点。2024年票据贴现加权平均利率1.51%,2025年前三季度票据贴现加权平均利率1.28%,为企业节约大量财务成本,在助力中小微企业平稳发展、降本增效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三是充分释放服务新质生产力效应。五年来,科技企业用票量增长势头迅猛,年均增速达22%,高于全市场平均增速8.1个百分点,成为继批发零售业、制造业后的第三大用票行业,在缓解科创企业创新研发中的融资约束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充分落实国家大力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导向。

坚守风险底线,始终把护航票据市场行稳致远作为重要使命。

票交所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强化底线思维,一以贯之将防风险作为重要任务,坚决保障票据市场稳健运行。近年来,伪假票据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全市场逾期率持续下降,票据市场信用约束有效增强,风险水平持续降低,票据市场生态显著优化。一是强化顶层设计筑牢风险屏障。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统筹好业务发展与风险防控,健全票据市场风险监测体系,注重企业端、金融机构端的双重风险监测,加强风险识别、分析、评估,强化业务全过程风险防控,持续开展市场参与者风险提示,营造良好的风险管理氛围。二是促进健全信用体系建设。建设常态化机制,配合中国人民银行实施商业汇票信息披露制度,围绕配套规则、市场宣介、平台功能、运营支持等做好规划落实,为推动商业信用体系建设奠定扎实基础。截至目前,覆盖信息披露企业超10万家,票据承兑信息和信用信息披露率均达98%以上。三是贯通风险防范处置合力。支持超5700家企业开通票据账户主动管理功能,引导市场参与者提升票据业务风险管理水平。持续与监管部门、司法机关加强沟通合作,协调各方、凝聚共识,为票据市场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探索整合运用票据数据、企业信息和司法信息强化预警研判,贯通风险防范和处置合力。

坚持筑牢基石,始终把提升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作为有力保障。

票交所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科技自立自强、创新驱动发展国家战略,秉持发展与安全并重的理念,处理好技术创新与安全可控的平衡,主动拥抱前沿技术,持续增强科技治理能力。一是立足自主,加强核心系统建设。“十四五”期间建成中国票据业务系统,以一套系统、一套接口兼容纸电票据全生命周期,为纸电票据业务融合“三步走”战略画上圆满句号,新系统的运行开启票据市场新的篇章。同步统筹兼顾、协调推进信创工作,以安全、可靠、高效、弹性为目标,提升系统的灵活性和安全运维能力,稳健支撑票据市场运行。二是立足效能,加强科技管理。健全科技制度体系建设,制定信息技术发展规划,明确信息系统技术路线,推动科技管理契合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的管理要求。落实中国人民银行工作部署,稳步推进“三集中”相关工作。探索“科技引领型”模式,聚焦票据市场重点问题研究人工智能可落地场景,创新技术赋能业务发展。三是立足安全,加强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保障。持续推进“两地三中心”异地灾备体系建设,夯实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基础。聚焦运维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专业化建设,保障运维工作顺畅高效,同步做好对市场参与者的技术支持,坚决筑牢系统安全“生命线”。

过去五年,在中国人民银行的领导下,票交所始终勤勉履职、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紧扣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深入贯彻党中央和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各项工作部署,统筹发展和安全,探索实践新形势下金融基础设施发展新模式。

即将站上“十五五”新起点,票交所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建引领、金融为民,持续增强功能作用、服务能力、治理水平,当好服务央行履职的“第一方阵”、服务市场建设的“排头兵”,促进票据市场在政策传导、服务实体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奋力书写票据市场发展新篇章。

(本文作者为上海票据交易所党委书记、董事长)

上海票据交易所,票据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