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航运金融服务能级
信息来源:新华财经 发布时间:2025-10-21
上海期货交易所副总经理杨柯20日表示,作为我国首个航运类期货品种,集运指数(欧线)期货上市来运行平稳,市场交易活跃,其成交量数倍于海外同类交易品种,未来上期所将不断优化制度规则,持续丰富航运衍生品体系,进一步提升航运金融服务的能级。
杨柯在2025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金融与保险论坛”上说,集运指数(欧线)期货2023年8月18日上市以来,总体成交活跃,运行平稳。截至9月30日,累计运行了515个交易日,累计成交量6248万手,累计成交额5.38万亿元 ,日均持仓量8.41万手。据国际期货业协会数据,今年1-8月,集运指数(欧线)期货成交量约为同期全球其他交易所航运衍生品的5倍,活跃度远超境外同类品种。
值得注意的是,面对近年来运价的大幅波动,期货市场也经受住考验。统计显示,2024年这一品种的年化波动率超过80%,远超原油、有色、农产品等一般大宗商品。“上期所通过自身制度安排和风险防控工具箱的使用,持续加强一线监管,有效防范和化解了各类市场风险,全力确保了集运指数(欧线)期货安全平稳运行。”杨柯说。
据介绍,集运指数(欧线)期货上市来的走势也较好反映了红海局势紧张、班轮公司宣涨等事件,及时反映航运现货市场价格变化特征。其中,9次现金交割均顺利完成,交割期现价差均在1%上下,期现价格走势高度相关,为产业客户进入市场进行风险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目前,产业企业正积极尝试利用航运指数期货进行套期保值对冲风险。“两年以来,我们持续开展行业调研,深入了解产业需求,明显感受到航运产业上中下游对运价风险管理的需求不断显现、不断提高,已经涌现出一批可以熟练使用期货工具进行套期保值的外贸出口企业和货代企业。”杨柯说。
市场功能的逐步发挥也吸引了海外投资者的参与。杨柯介绍说,作为对外开放品种,集运指数(欧线)期货得到了境外航运企业、外贸企业、金融机构的高度关注。今年3月,集运指数(欧线)期货被纳入合格境外投资者(QFI)可交易品种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步伐,到目前已吸引包括新加坡、英国以及中国香港等地的交易者陆续进场交易。
杨柯表示,下一步,上期所将围绕三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始终把风险防控放在首位,切实履行市场监管和风险防范职责,继续维护集运指数(欧线)期货市场平稳运行;二是持续实施“启航工程”市场培育行动方案,进一步提升期货市场服务航运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全力提升产业客户的参与度;三是不断优化制度规则,持续丰富航运衍生品体系,进一步提升航运金融服务能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