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如何激活老年消费市场
信息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5-02-19
从一张旅游保单的创新,到一个生态系统的构建,行业需要以更开放的思维打破服务边界,以更精准的产品响应时代需求。当保险不再只是事后补偿,而成为银发族畅享品质生活的“通行证”,其所释放的不仅是巨大的消费潜力,更是全社会对“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美好期待。
近日,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增开银发旅游列车 促进服务消费发展的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明确提出通过完善适老化旅游服务设施、增开特色旅游专列、优化旅游保险产品等举措,进一步激活老年消费市场。
保险业如何以产品创新和服务优化为切入点,既为老年人构筑安全网,又为银发消费市场注入新动能?
加强风险管理 直击老年人消费痛点
国家统计局今年1月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首次突破3亿人,达到31031万人。
庞大的老年群体,催生了巨大的养老需求。2019年至2023年,我国银发经济市场规模以约13.2%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2023年已经达到7.1万亿元,在国内生产总值(GDP)占比约为6%。预计到2035年,银发经济规模将达到51万亿元,占GDP的25.5%。
银发经济规模的快速增长,本应有力地催生商业健康险、长期护理保险以及意外保险等的需求。然而,从保险市场实际情况来看,保险产品与老年人需求之间仍存在一定错配。在保障范围方面,保险产品的设计理念基于一般人群,未能充分考量老年人独特的身体状况和生活场景;在价格方面,保险产品往往没有针对老年人的经济特点进行合理定价。这些不周到之处直接制约了老年群体的消费意愿。
近年来,从顶层设计到专项部署,国家及监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推动保险业支持银发经济发展。2024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首次将“银发经济”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并指出开发覆盖旅游、文化、教育等消费场景的专属保险产品;建立老年医疗、护理等服务的保险支付机制。去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等9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金融支持中国式养老事业 服务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到,支持保险公司创新产品,统筹保险与健康养老服务。
在业内人士看来,保险企业需要从被动赔付转向主动风险管理,通过精准识别老年消费场景中的痛点,将保险产品嵌入“食住行游购医”全链条,使其成为释放消费潜力的“助推器”。
中国社科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向楠认为,保险行业在服务银发经济时,不仅要提供保险产品,还应积极与养老服务的各个环节相融合。比如,与养老机构合作,为老年人提供从健康管理、疾病治疗到日常照料等全流程的保障,真正做到为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保驾护航。
农银人寿总经理梅励此前公开表示,银发经济是朝阳产业,老年消费将是国内消费市场的“蓝海”。保险企业应提升养老产品多元化供给和创新能力、养老资产管理能力、养老服务整合能力,多维度满足客户全生命周期养老金融需求。
优化保险供给 解决老年人出游后顾之忧
在蓬勃发展的银发经济中,老年旅游正在从小众市场走向主流市场。根据全国老龄委数据,银发旅游人数已占全国旅游总人数的20%以上。记者注意到,随着近年来“候鸟”养老方式的兴起,一些旅行社专门推出了旅游产品“老年专列游”,这种出行方式较好地满足了老年人休闲度假的需求,最大程度降低了旅途的奔波劳累。
2024年8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要求,增开银发旅游专列,对车厢进行适老化、舒适化改造,丰富旅游线路和服务供给。
而老年人口旅游意愿的增强,也对银发旅游保险的保障水平提出更高要求。此次发布的《行动计划》强调,优化旅游保险产品。指导保险机构与旅行社、医疗机构等建立紧密合作关系,通过产品创新和规模效应降低银发保险产品成本,丰富针对银发群体的保险产品,扩大保障范围和覆盖人群,简化理赔手续,提高理赔效率。作为这份文件的重点任务之一,银发旅游保险产品的创新升级,有助于破解老年群体出游的后顾之忧。
据记者了解,当前银发旅游保险市场的痛点集中在三大领域:一是高风险活动(如高原旅行、邮轮游)保障缺失;二是突发疾病处理流程烦琐;三是理赔标准与老年生理特征脱节。
对此,部分保险公司已展开针对性突破,大力推进产品创新,优化银发旅游保险产品。例如,有的险企推出老年人意外伤害综合保险产品,涵盖意外伤害身故、意外伤害医疗、骨折骨裂津贴、旅游意外等13项责任,对老年人群提供细致全面的保障和关怀;有的保险公司推出旅居体验计划,为老年客户提供旅居相关的保障与服务。
相关调研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老年人旅游保险市场规模达96.45亿元,全球老年人旅游保险市场规模为419.36亿元,预计全球老年人旅游保险市场规模将在2030年达到818.96亿元。我国银发旅游保险市场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长期专注于旅游行业研究的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楼嘉军表示,老年旅游团产品需要充分考虑健康医护等问题,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保险公司可与医疗机构、救援机构合作,为老年人提供医疗咨询、紧急救援等个性化服务。在保险产品中增加如健康管理、康复指导等增值服务,为老年人提供更多关怀,提升保险产品的吸引力。
整合市场资源 构建银发消费生态圈
银发经济的深化发展,要求保险业突破单一风险补偿功能,向资源整合者、生态构建者转型。这就要求保险公司既需纵向深耕“保险+服务”链条,也需横向打通跨产业协同网络。
在老年人健康管理领域,目前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通过整合市场养老机构资源,如签约持续照护型养老机构,提供旅居养老、机构养老、照护机构养老等多种方式的养老服务,同时为老年人提供远程问诊、就医协调、康复支持、上门照护等全方位服务,不断拓展和优化“康养生态圈”建设。在资产端,保险资金凭借长期稳健的投资属性,正成为银发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支撑。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2023中国保险业社会责任报告》显示,2023年商业保险机构养老社区项目建设数量(包括在建和建成)达129个。
原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梁涛表示,保险资金发挥其长期资金优势,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投资与银发经济相关领域,进一步延长保险服务链,打通银发产业链上下游。在符合投向要求,有效分散风险的前提下,应鼓励保险资金通过股权、债券、基金、保险资产管理产品等多种形式,为银发产业提供中长期的低成本资金支持。
当前,银发经济正步入提质扩容的新阶段。保险业作为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无疑应与消费升级、产业转型紧密结合。从一张旅游保单的创新,到一个生态系统的构建,行业需要以更开放的思维打破服务边界,以更精准的产品响应时代需求。当保险不再只是事后补偿,而成为银发族畅享品质生活的“通行证”,其所释放的不仅是巨大的消费潜力,更是全社会对“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美好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