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做实消保,让“一老一新”更安心
信息来源:解放日报 发布时间:2023-03-15
一年一度的“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周已拉开序幕。上海人保财险的“人保红”们已早早活跃于申城各处,在大街小巷为老人、新市民等群体普及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
3月2日,豫园商城中心广场,人保财险上海分公司的志愿者们为百余名老人和新市民宣传反诈防骗技巧,分享电信、网络诈骗和金融“养老”骗局案例,提示过路居民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安全。3月5日,南京东路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鸣锣开张。“人保红”结合即将到来的“3·15”消费者权益保护周,设计制作了2023年“3·15”风险防范三折页,选取非法集资、保本高息、投资养老、虚拟货币等十余类典型案例,向市民开展普及教育;自创针对“一老一新”人群的风险提示顺口溜,希望用更接地气的方式让消费者常念于口、牢记于心,提升市民金融反诈意识。当天,分公司的志愿者们还为老人、新市民群体提供血压测量、健康咨询、超声波眼镜清洗等便民服务,趁爷叔阿姨等待间隙,“人保红”们仍不时提醒老人们要谨防各类“与时俱进”的新型金融诈骗,向沿街商铺工作人员提示购买保险时的注意事项。现场,“小姑娘、小伙子,谢谢你们!”“你们辛苦啦!”的道谢声不绝于耳。两次活动,分公司累计为350余人次提供消保权益知识普及和公益服务,“一老一新”群体近180人次。
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是维护金融稳定的基础,关乎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更事关社会公平正义与安定和谐。人保财险上海分公司始终坚信,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不只在一日,更要融入日常、化作经常。
近年来,分公司牢固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消保文化理念,多措并举、内外兼修,不断提升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质效。从内部管理质量来看,人保财险上海分公司持续夯实消保工作基础,力争消保水平与投诉管理“双提升”:一是强化组织保障、发挥联动效应,每半年组织召开分公司及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委员会专题会议,扎实推进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二是完善制度体系、夯实管理基础,制定并印发全年消费者保护工作方案,修订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相关制度;三是提升投诉处理效率,建立投诉风险预警机制,按时依规完成各渠道投诉件结案工作、完成监管机构相关文件报送;四是严格落实投诉处罚制度,每月编制通报,对典型案例进行点评,对回复率低的单位进行通报并要求整改,定期对保险消费投诉案件开展归因分析与责任认定工作,充分发挥投诉责任追究的警示作用,牢固树立员工责任意识。从外部宣教成效来看,原先特定时点的专题教育已逐步发展为贯穿全年、普惠全民的常态化工作,“3·15”以外,分公司积极把握关爱“银发”、公司客户节、7·8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金融联合宣教月、敬老月等契机,集中组织开展多样化消费者权益保护宣教活动,通过“风险提示”“以案说险”等形式,披露典型案例,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有力监督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氛围。2021年,分公司“3·15”教育宣传工作获监管机构表扬,被评为“突出表现机构”。
近期,人保财险上海分公司将围绕2023年“共筑诚信消费环境 提振金融消费信心”的行业宣传主题,继续举办形式多样的线上线下宣传公益活动,进一步加深与社区、学校、企业、市场的合作。针对不同消费群体特点,特别是“一老一少一新”重点人群,组织开展实用性强、应用性广的金融知识教育宣传活动,包括邀请律师进行普法讲座、开展老年版与学生版“消费里的陷阱”剧本杀、举办人保杯消费金融知识竞赛、进入校园跟大学生聊聊理性消费、走进快递站为小哥们送温暖。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1949年10月成立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是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PICC Group,2022年《财富》“世界500强”第110位)的核心成员和标志性主业,是国内历史悠久、业务规模大、综合实力强的大型国有财产保险公司,保费规模居全球财险市场前列。公司于2013年11月6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2328)。2022年8月,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再次授予公司保险财务实力评级A1(展望稳定)。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分公司(简称“人保财险上海分公司”),是中国人保财险在上海地区的省级分支机构,驻沪七十余年,辖内共有二十余家经营机构,理赔与服务网点遍布上海各区,业务规模和保障能力市场居前。近年来,分公司紧跟国家战略和上海经济发展所需,在集团“卓越保险战略”引领下,秉承“人民保险,服务人民”的初心与使命,聚焦乡村振兴、智慧交通、健康养老、绿色环保、科技创新、社会治理等领域,丰富保险供给,挖掘服务深度,全力满足政府、法人、个人客户多样化、高品质保险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