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养老国家战略,助力养老高质发展
信息来源:中新网上海 发布时间:2022-11-18
如何保障“老有所依”,是国家始终面临的社会性问题。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是当前的基本国策。
我国目前已初步建立起包括基本养老、企业(职业)年金和个人自愿购买的各类养老金融产品在内的养老保障“三支柱”。作为我国“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中重要的第二支柱,由企业及机关事业单位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其作用日益凸显,资产规模快速提升。
2022年,人社部发布的二季度企业年金基金数据显示,截至上半年末,企业年金积累基金规模超2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共计12.33万家企业建立了企业年金,参加职工达2954万人。
根据太平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太平养老)的初步统计,目前企业年金退休领取的情况,按月领取预计可以达到30-40%的替代率水平,基本实现了企业年金建立的初衷。
作为我国首家国有专业养老保险公司和首批企业年金法人受托机构,太平养老积极参与养老第二支柱的实践与探索,助力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建设,其企业年金受托管理金额超千亿元,受托管理企业数过万家。
受托人是企业年金治理结构中的核心,承担着其他管理人选择与考评、战略资产配置、投资监督、运营管理等重要职责,被称为“大管家”。
科技赋能,当好“大管家”
为了当好“大管家”,太平养老致力于用科技赋能,打造“数据接口化、运营自动化、管理标准化”的运营体系,提升运营管理效能。
某集团公司下辖百余家独立法人下属单位,管理层级多、审批链条长。为满足该客户的特殊需求,借助太平养老国内首个网上年金平台——福享太平网上客服平台,太平养老为其搭建了“省级公司—市级公司—县级公司”的多层次管理模式。通过福享太平网上客服平台,客户各项业务均可实现自助操作,缴费、成员变更等日常业务的处理时效由原来的5个工作日下降至十几分钟。
此外,早在2015年10月,太平养老便启动了“企业年金基金数据接口自动化交互项目”试点工作,成为人社部颁布接口规范之后首个数据接口交互自动化的案例。
在所属员工超10万的某大型企业里,由于行业性质需求及下属公司网络分布广泛,该企业希望员工可以随时对年金个人账户进行查询,并通过移动端及时向员工进行年金等养老金融知识培训。年金个人账户一般由账管人负责记录,随时查询以及讯息发布的需求对受托人的科技运营以及与账管人的数据交互能力提出了挑战。基于完善的接口架构和数据管理能力,太平养老在账户管理层面的主要信息、大部分业务环节都已实施了接口交互,满足了客户实时查询的需求。不仅如此,太平养老还为其开发专属微信公众号平台,提供多种个性化服务。
太平养老的自主创新优势不仅如此,在其构建的“四位一体”受托信息系统架构中,除了上述案例的委托人服务系统,还包含养老金核心系统、受托资产管理系统、受托投研分析系统。其中,养老金核心系统是国内第一套自主研发的受托系统,近二十年间持续迭代开发,系统功能仍在不断丰富。
管好“钱袋子”,守护“最美夕阳红”
为管好职工补充养老基金的“钱袋子”,太平养老以“科学配置、严控风险、动态把控、稳健收益”为受托资产管理目标,依托专业的受托资产管理团队,不断优化的资产配置理念以及先进的受托资产管理模式,形成了以资产配置、投资管理人评价及投资监督为核心的受托资产管理体系,确保年金基金稳健运营和保值增值。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速,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国家战略。作为养老“三支柱”建设的重要参与者、中国企业年金受托的行业先锋 ,太平养老将在探索中不断规范,在前行中不断创新,在发展中践行使命,以专业的养老金管理和优质的客户服务,一同守护“最美夕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