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滴灌 “小微末梢”,激活个体经营新活力

信息来源:上海银行同业       发布时间:2025-11-24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等七部门联合印发《推动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要求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宗旨。小微企业与个体工商户是实体经济的“毛细血管”,数字金融正以政策为指引,用技术创新破解其融资难、流程繁、风控弱等痛点。公会数字金融专委会多家成员单位聚焦对公“长尾客群”需求,通过定制化产品、自动化流程与智能化风控,让金融服务精准触达市场末梢,为微观主体注入发展动力。

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 上线“工银e 申贷”数字普惠平台

为更好服务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推动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打造“工银 e 申贷”平台,通过深度融合数字金融与场景生态,构建数据智能普惠服务新范式,系统性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结构性难题,展现出数字金融在效能提升与资源优化上的巨大潜力。

一是数据驱动,智能画像。构建开放协同数据生态,对接上海市大数据中心、地方征信平台等权威源,建立安全共享机制。运用联邦学习等隐私计算技术,融合税务、工商、经营多维数据,生成动态企业数字信用画像,提升风控效率,夯实数字基础。

二是流程再造,智能触达。实现小微融资全流程数字化再造,整合微信、网银、手机银行等数字触点,完成“ 申请-审批-放还款”线上闭环。通过智能风控模型实现秒级授信响应,满足“短小频急”需求。模块化 API 架构支持敏捷对接“银政”“银园” “银企”场景,输出“标准化+定制化”数字融资方案。

三是场景嵌入,智能匹配。深度嵌入产业场景实现精准服务。基于企业生命周期数字化洞察,设计差异化方案:为科创企业定制“兴科贷”,数据评估技术潜力提供适配融资;为初创企业设计“创业贷”,多维分析成长轨迹降低融资门槛。形成“数据洞察-场景金融-价值交付” 闭环,有效提升了服务精准度。

邮储银行上海分行 “扫街神器”赋能小额贷款营销

21世纪金融科技快速发展的浪潮下,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强调了金融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提出要推动金融科技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升金融服务普惠性与风险管理能力。在此背景下,邮储银行上海分行聚焦小额贷款业务发展中的痛点——欺诈风险突出、流水获取过程复杂、数据分析维度单一等问题,研发“扫街神器”这一金融科技工具。此举既是响应国家金融政策导向的具体实践,也是解决小额贷款营销拓客难题、提升业务效率与风控水平的必然选择,旨在通过数字化手段为上海地区小微企业及个体经营者提供更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助力长三角数字金融生态建设。

“扫街神器”全称清洁环境取数工具,其核心是依托公证处提供的“清洁环境”安全可信远程桌面,实现用户流水数据的安全获取与存证。该方案创新亮点显著,一是技术融合创新,首创“ 自证式”流水提取模式,结合区块链去中心化存储、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等技术,实现流水的线上获取与智能解析,流水覆盖面更广、维度更丰富。二是业务流程革新,将传统线下收集、人工核对流水的模式转为线上自动化处理,支持客户“先测额后申请”,系统自动生成多维度分析报告,实现一键核额,大幅优化客户体验与作业效率。三是风控体系升级,通过多个专项风控规则,结合风险模型工具,构建全方位数字化风控方案,有效降低欺诈风险。四是营销模式拓展,通过识别客户交易对手开展链式营销,以点带面挖掘客户综合金融需求,带动收单、信用卡等业务协同发展。

“扫街神器” 的实践为银行业数字金融创新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范式:在技术应用上,其区块链存证、大数据多维分析等技术可复用于供应链金融、消费信贷等场景,提升全行业数据处理与风控能力;在营销模式上,“先测额后申请” 的流程设计与链式营销思路,为同业拓展客户、挖掘综合金融需求提供了参考,有助于实现从单一贷款服务向“信贷+场景+生态” 的转型;在合规与创新平衡上,依托公证处存证与区块链技术保障数据安全的模式,为行业在数据跨境流动、隐私保护等领域提供了合规样本。同时,这一实践也启示同业,金融科技的核心在于服务实体经济,只有结合客户需求持续优化功能,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推动数字金融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华夏银行上海分行 数字动产融资,重新涌动存货脉搏

当前,金融供给过剩和供给不足并存、需求不足和需求不能得到满足的矛盾始终存在,优质客户价格卷出新低,制造业企业上下游贸易商生存却越发艰难。受上海钢贸等风险事件影响,银行风控闻“货押”色变。但存货是贸易商主要流动资产,贸易商盈利主要依赖货物高频流转和采销平衡管理,动产融资的市场诉求持续存在。

华夏银行上海分行对制造业深入调研,产业端已积累了大量实时高频、多维可信的生产交易数据。从货物生产出厂起,货物就可被赋予数字 ID 支持唯一识别,借助国家交通数据、某石化数字化平台等交通运输授权数据和具体运具位置轨迹等数据,实现物流环节全程可追溯,仓储机构的数字化转型逐步支持货物存放和出入库的清晰管理,基于产业场景的数字动产融资具备了实质落地条件。

基于产业穿透+场景监控、交易穿透+物权监控、物流穿透+货物监控的“ 三穿三透”原则,华夏银行与多个行业协会联合构建数字化仓库行业标准,创建了“数据指标、技术指标、管理指标、主体指标” 的金融仓储企业数字化分级体系。华夏银行聚合产业端、仓储端,以数字化方式构建“物的信用”,结合产业场景中的交易信用评估,通过交易数据和宽维数据交叉验证,实现贯穿全程的数字风控和动态监测,并建立市场化处置机制,实现存货“看得见”“管得住”“卖得掉”。华夏银行上海分行已某钢铁龙头、汽车龙头、石化龙头等产业场景落地,构建了特色化数字动产融资创新路径,以高效数字风控破局动产融资金融难题。

数字金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