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读取语音阅读器
“十二五”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成绩斐然

信息来源:上海金融报      发布时间:2016-04-06       [打印本页][纠错]

3月28日,“十二五”时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情况媒体通气会在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举行。“十二五”时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基本确立了以金融市场体系为核心的国内金融中心地位,初步形成了全球性人民币产品创新、交易、定价和清算中心。上海金融业取得较快发展,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十三五”时期是实现2020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战略目标的决定性阶段。上海争取到2020年基本确立以人民币产品为主导、具有较强金融资源配置能力的全球性金融市场地位,基本形成公平法治、自由开放、创新高效、合作共享的金融服务体系,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迈入全球金融中心前列。

上海市金融办主任郑杨:

上海初步形成全球性人民币产品创新中心

“十二五”时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在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金融改革开放过程中取得了重要进展,基本确立了以金融市场体系为核心的国内金融中心地位,初步形成了全球性人民币产品创新、交易、定价和清算中心。

“十二五”时期,上海各金融要素市场加快发展,新的市场平台不断建立,2015年底,国务院批准筹建上海保险交易所。金融市场基础设施更加健全,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落户上海,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成立上海分公司。金融市场产品和工具不断丰富,推出了国债期货、同业存单、ETF期权、黄金ETF、外汇期权等一批有重要影响力的金融产品和工具。金融市场规模快速增长。2015年,上海金融市场交易总额达到1462.7万亿元,比2010年增长了2.5倍。上海股票、债券、期货、黄金等主要金融市场国际排名显著提升,多个品种交易量位居全球前列,影响力不断扩大。

“十二五”时期,上海积极引进和培育各类金融机构,形成了中外资金融机构共同发展的格局。国际金融组织首度落户上海,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正式开业,成为首个总部设在上海的国际金融组织。总部型、功能性金融机构集聚取得重要突破,中国银行上海人民币交易业务总部、中国建设银行(上海)中心、中国农业银行上海管理总部相继成立。中国保险投资基金、银联国际有限公司、证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民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等重要金融机构落户上海。新型金融机构加快发展,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股权投资、创业投资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互联网金融等新兴业态日益丰富。截至2015年末,在沪持牌金融机构总数达1478家,比2010年末增加了429家。

“十二五”时期,上海在金融对外开放领域不断取得新突破,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金融对外开放领域进一步拓宽,股票“沪港通”、黄金“沪港通”、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境内证券投资、跨境ETF等顺利启动,银行间债券、外汇、货币市场扩大开放,“熊猫债”发行加快,发行主体更加多元。上海在全国率先推出外资股权投资企业试点(QFLP)和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试点(QDLP)。外资金融机构加速聚集,上海已成为外资金融机构在华主要集聚地,机构种类和国别更为丰富。截至2015年末,在沪各类外资金融机构总数达429家,占上海金融机构总数的30%左右。金融机构“走出去”步伐加快,人民币国际投贷基金成立运作,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通过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或进行并购,开展国际化经营。

与此同时,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深入推进,服务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水平不断提升。金融发展环境持续优化,风险防范能力不断增强。

“十三五”时期是实现2020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战略目标的决定性阶段。下一步,要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强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金融支持,以推进自贸试验区金融开放创新为引领,进一步扩大金融对内对外开放,继续健全金融市场体系,努力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切实加大对科创中心建设的金融支持,不断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迈上新台阶。

央行上海总部副主任张新:

立足上海服务全国

加快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是中央的战略决策,人民银行历来高度重视、积极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在组织机构、市场发展、金融基础设施等方面持续推出新举措,不断为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注入新动力。

为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人民银行专门在上海设立了总部,目前上海总部一半的部门承担了全国性管理职能,这有利于发挥贴近市场、便于沟通的优势,为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出谋划策。去年11月25日,李克强总理视察上海总部时,高度肯定了上海总部的作用,要求上海总部“立足上海,服务全国,做破冰船的前哨”。

同时,人民银行先后将外汇交易中心、黄金交易所、中国银联、上海清算所、征信中心、反洗钱中心、清算中心以及内设的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设在上海,跨境人民币清算系统也已落户上海。上海总部积极支持各类外资银行、金砖银行等国际机构落户上海,支持互联网金融等新兴金融发展,上海市的外资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已占全国的半壁江山。这些机构落沪,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促进了商业金融机构总部在上海的集聚。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率先在上海启动以来,范围不断扩大,境外项目人民币贷款、人民币资金池等创新业务相继开展,跨境收支中使用人民币的占比大幅提升。2015年上海市跨境人民币业务结算量达2.7万亿元,位居全国第一,人民币在国际收支中的占比已达到30%。

跨境人民币清算网络建设稳步推进,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已在上海上线运行。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快速发展,对推动人民币成为全球主要的支付货币、推进人民币成为特别提款权篮子货币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上海成为全球人民币的跨境使用、投资、交易与清算中心作出了重要贡献。

国际化是金融中心的重要标志,上海总部推动挪威、韩国等国央行在上海设立代表处。引进境外央行、保险、RQFII等境外机构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推动境外人民币清算行进入同业拆借市场,推进国际开发机构、境外商业性机构在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

目前,已有300多家境外金融机构进入银行间市场,与人民币银行签署代理债券投资协议的境外央行类机构达到37家。“黄金国际板”成功运行,2015年“国际板”的累计成交黄金4800吨,金额达1.1万亿元,占金交所黄金总成交量和成交金额的二成。

上海总部还着力推进自贸区金融改革和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联动,创设了为改革保驾护航的自由贸易账户系统,推进有管理的资本项目可兑换,率先建立宏观审慎的本外币境外融资制度,率先实现外币存款利率的完全市场化,大力推进外汇管理的简政放权,在上海自贸区率先试点的金融制度已有13项向其他自贸区及全国复制推广。

上海总部还积极推动金融产品创新,健全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提升了金融效率与服务水平。加强国际金融合作交流,持续扩大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在全球的影响力。建立了开放环境下的风险管理模式,牢牢守护了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建立了以自由贸易账户系统为核心的信息监测系统,推进管理重点从事前审批转为事中事后管理,建立了跨境金融活动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和“反洗钱、反恐怖融资”监测机制。顺利实施存款保险制度。积极处置和防范金融风险,配合市政府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非法证券期货等犯罪活动,有效维护了区域金融稳定。

上海银监局局长廖岷: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有新质效

“十二五”期间,上海银行业取得了长足的进展。2015年末,上海银行业资产总额、贷款余额、存款余额分别是2010年末的1.86倍、1.54倍、1.49倍,辖内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是2010年末的3.4倍。同期,在沪法人机构从58家上升到82家,一级分行从130家上升到151家。此外,全国银行业各类功能性机构加速落户上海,多元化、现代化的上海银行业体系日益形成。信贷结构、收入结构的转型在全国始终处于领先地位。与此同时,更重要的是,上海银行业在经营管理的水平和质量上也取得了新的飞跃。金融监管和防风险也取得了实质性的进步。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有新质效。主要体现在“四大聚焦”:聚焦国家重大战略;聚焦上海重点领域,如重点项目、民生工程、普惠金融等;聚焦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聚焦金融消费者保护工作。

风险防范和化解有新成效。主要体现在“五个坚持”:坚持前瞻精细的风险管理,如成功率先化解了2200亿元钢贸授信风险,有效管控不良贷款增长势头,确保辖内不良贷款率保持在较低水平。截至今年2月末,上海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为0.87%,比2015年末降低0.02个百分点,比2010年末0.80%只微升0.07个百分点。坚持持续严格的风险隔离,注重隔离跨市场、跨行业、跨领域的风险传染,强化员工行为管理和基础网点管理。坚持机构与监管的良性互动,在监管部门的提示和预警下,及时、有效防范了铜融资、票据、信用卡、贸易融资、商业房地产、异地授信、“伪基站”短信诈骗等多个重点领域的风险,守住了风险底线。坚持推动风险管理、监管与机构业务复杂性和金融市场的发展同步进步,加强跨境、跨市场、跨行业的各类风险管控,先后开展跨境投融资、银行账户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新型风险的压力测试。坚持建立和不断完善各类风险防范平台和机制,如“银行业动产质押平台”、“上海银行业从业人员监管信息系统”、同业公会债权委员会机制、银税互动机制、江浙沪甬四地金融司法合作机制等,不断夯实区域性、系统性风险防范的基础设施建设。

转型发展有新突破。主要体现在“三个注重”:注重对内对外开放。对内,上海首家民营银行——华瑞银行获批在自贸区开业,3家民营非银行金融机构开业或批筹。对外,上海设有外资法人银行22家,外资银行分行74家,外资银行支行141家,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数量全国占比超过20%。同时,受惠于金融中心、科创中心、自贸区等政策和体制机制红利,银行业跨境业务发展迅速,仅2015年全辖银行业的境外贷款增长119%。

注重业务和商业模式创新。上海银监局连续4年发布的《上海银行业创新报告》显示,全辖各类机构累计创新成果3059项。至2015年末,上海银行业持有衍生品名义本金余额达13.53万亿元,同比增长28.7%;电子银行、代销、资产托管和理财业务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8.27%、84.9%、49.2%和37.6%;以“投贷联动”模式开展的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达105户、余额10.2亿元。

注重金融制度供给的创新。如2015年6月创造性推出业务创新监管互动机制,支持机构针对现有监管法规未覆盖或不清晰领域,在双方充分沟通互动的前提下,自主先行先试,弥补现有创新监管制度的供给不足。目前,已有海外并购、财务公司产业链金融服务、绿色信贷等13项试点业务获得支持,有力推动了上海银行业创新转型发展的探索。

上海证监局局长严伯进:

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成效显著

“十二五”时期,随着资本市场的改革发展,上海证券期货市场抓住机遇稳步创新,实现了自身发展壮大。同时,在支持和服务上海地方实体经济发展,参与和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自贸区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上海证券期货业机构集聚态势明显。整个“十二五”期间,上海一共新增各类证券期货法人机构120家,分支机构233家,目前总数分别达到了221家和946家,总数占到全国的32%和9%。上海证券公司、基金公司、证券投资咨询公司、期货公司等各类主要机构的数量在全国各辖区均居于首位。

同时,行业资产规模稳步壮大。证券公司总资产、净资产、净资本三大指标均约占全行业的1/4,分别比“十一五”末增长2.8倍,1.7倍和2.1倍。上海的基金管理公司的管理资产规模达到4万亿元,约占全行业的1/3,比“十一五”末增长了4倍。上海期货公司总资产达到1392亿元,比“十一五”末增长了2.7倍,约占全行业的1/3,客户权益连续六年居于全国首位。

行业结构逐步优化。“十二五”末,4家证券公司总资产、3家公司净利润进入行业前十。有5家证券公司实现了A股上市,部分机构已经逐步形成了集团化发展态势。3家基金公司资产管理规模突破2000亿元,2家期货公司的客户权益进入了行业前五名,龙头型、旗舰型公司已经形成。

围绕服务实体经济,服务投资者需求。上海证券公司开展多样化的创新,业务领域从单一场内扩展到多层次资本市场,从股票市场扩展到银行间业务,从境内市场扩展到国际市场,部分证券公司开始涉足固定收益、大宗商品、外汇领域,多元化营业收入已经占到营业收入的20%以上。同时,收入结构明显优化。

值得关注的是,资本市场服务上海实体经济取得显著成效。一是直接融资额不断的提高,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以上市公司为例,“十二五”期间上海的上市公司直接融资额累计达到7457亿元,新三板企业发行融资达到了103.6亿元。“十二五”末,上海的经济证券化率达到了245.9%,约为全国3倍。直接融资比重达到了39.5%,约为全国的1.6倍。

二是资本市场的并购重组活跃,助推经济结构调整和国资国企改革,上海的上市公司落实地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要求,积极开展产业整合和结构调整,整个“十二五”期间发生并购重组91家次,涉及到的金额是3229亿元、上海上市公司还积极利用资本市场开展股权激励,仅2015年就有38家上市公司推出了股权激励的方案,18家公司推出了员工持股计划。

三是积极参与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自贸实验区的建设、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积极拓展国际化的业务,目前有5家证券公司、8家基金公司已经在香港设立了子公司,并取得了相关的业务牌照。有2家期货公司的子公司正在香港筹建,有11家证券公司开展了“港股通”的业务,两家基金公司率先开展内地香港基金互认业务。另外上海自贸区设立以后,在自贸区里面的机构集聚的效果也非常明显。目前自贸区里面法人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及其分公司已经有164家,占到整个上海辖区同类机构的58%,占到全国的同类机构的数量12%。

上海保监局局长裴光:

现代保险市场体系创新完善

“十二五”时期,上海保险业以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为导向,筑巢引凤,努力为保险要素集聚和市场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目前,上海保险机构集聚效应显现,保险市场体系健全,传统功能基本齐备,创新功能有效培育拓展。

截至2015年末,有125家保险公司来沪发展,比2010年末增加31家。其中,在沪保险总公司55家,比2010年末增加9家,数量位居全国第二;在沪保险分公司95家,比2010年末增加28家。在沪保险中介法人机构数量从2010年末208家增至2015年末215家。形成了综合性与专业性齐头并进,保险法人公司和分支机构共济并存,原保险、再保险、保险资管和保险中介协调发展的现代保险市场体系。

创新型功能型机构迅速发展。太平洋养老产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太保安联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众安在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江泰再保险经纪有限公司等一批专业化保险机构积极探索差异化、特色化现代保险服务新业态。人保、太保、平安等11家上海航运保险运营中心相继成立,功能性保险机构数量近70家,覆盖包括航运保险、资金运用、数据后援、电销运营和审计研发等诸多领域。

全国性重量级保险要素纷纷落地上海。全国首家专业性航运保险协会——上海航运保险协会在沪成立,全国第一个创新型保险要素市场——中国(上海)保险交易所获批筹建,预计规模3000亿元的中国保险投资基金落户上海,有效提升了上海保险市场的层次和能级,为上海国际保险中心建设夯实基础。

“十二五”期间,上海保险市场规模持续增长,行业实力不断增强。辖内保险机构保费收入持续健康增长。从分支机构狭义看,2015年,上海保险业保费收入1125.16亿元,是2010年保费收入的1.61倍,年复合增长率10.08%。其中,产险公司保费收入355.4亿元,比2010年增加了87.82%;寿险公司保费收入607.63亿元,比2010年增加了33.91%。产寿险公司市场份额之比为32∶68。截至2015年末,上海辖区各保险分支机构总资产为7211.15亿元。

保险业在沪规模和资产快速增长。从包括保险法人机构的广义看,在沪发生的保险交易额和在沪资产规模快速增长。2015年,在沪55家保险总公司共实现保费收入4789.34亿元,总公司不在沪的65家保险分公司共实现保费收入734.96亿元,两者合计保费收入5524.30亿元,占全国总保费收入的21.33%,是2010年末的1.98倍。截至2015年末,在沪保险业资产2.52万亿元,是2010年末的2.76倍,占全国行业总资产的20.38%;在沪7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受托管资产规模4.99万亿元,约占全国总数的44.72%。

截至2015年末,上海外资保险法人公司和外资保险机构代表处分别为28家、27家,数量位居全国前列。2015年上海外资保险公司实现保费收入167.25亿元,较2010年增长28.54%,占全市保费收入的14.86%,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

“十二五”期间,上海共推出百余项保险创新产品,为全国提供近数十项可复制、可推广经验。保险在创新中与经济社会交融发展,不断提升服务大局能力。2015年上海保险业共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风险保障218.87万亿元;保险业赔款与给付共计473.59亿元,比2010年增加了143.44%;保险就业人数从2010年末的2.15万人增长至2015年末的5.14万人;保险业增加值共计272.29亿元,可比增长10.8%。2015年,上海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分别为4.5%和4658.55元/人,位居全国前列,比2010年末分别增加了0.37个百分点和1633.55元/人。(记者马翠莲)

上海金融门户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及其子网站其信息来源注明“上海市金融工作党委”、“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上海市金融工作局”的,其版权属于“上海金融”门户网站及其子网站所有。 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上海金融网站”。

2.凡本网站及其子网站转载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的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及其子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