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读取语音阅读器
2012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十大事件

信息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3-01-05       [打印本页][纠错]

新华社上海分社、新华社金融信息平台上海总部和《第一财经日报》联合评选出“2012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十大事件”:
    1.金融中心“十二五”规划——指引方向
    事件:2012年初,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十二五”时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规划》正式对社会公布,在国内外引起热烈反响。
    点评:规划不仅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明确了目标,更为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可谓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过程中的指南针。
    规划提出的目标包括:瞄准世界一流国际金融中心,全面拓展金融服务功能,加快提升金融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上海金融市场的国际内涵和全球影响力,力争到2015年基本确立上海的全球性人民币产品创新、交易、定价和清算中心地位。
    在给出目标的同时,规划确立了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主要任务和措施,包括拓展金融市场广度和深度,吸引和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和行业影响力的金融机构,建设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中心,加快金融市场改革创新,建设人民币跨境投融资中心,着力营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金融发展环境。
    2.人民币直兑日元——多元选择
    事件:6月1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推出人民币对日元直接交易,市场反应积极,运行平稳。
    点评:上海和东京两地市场的直接“对话”,是我国首次开展除美元外人民币与主要货币的直接交易,被视作人民币正式开始走出与美元挂钩的货币体制,也是人民币国际使用过程中的里程碑。
    人民币与日元实现直接交易,利好的是中日两国企业,有助于降低企业汇兑成本,规避汇率风险,促进双边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此外,中日加强货币合作,也有利于形成均衡的国际货币体系。
    3.债市主体扩容——引入回流
    事件:3月初,首批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获准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截至10月底,银行间债券市场共有RQFⅡ机构20家。世界银行、境外保险公司也获准投资银行间债市,目前,在“三类机构”框架下获准进入境内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机构已达60家左右。
    点评:允许相关境外机构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可为境外机构依法获得的人民币资金提供一定的保值渠道,是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必要的配套举措,有利于促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开展。
    境外资金回流债市,在增强债券市场竞争力的同时,同时也可以提升人民币的储备货币地位。
    4.机构上海总部——注入活力
    事件:3月,中国银行上海人民币交易业务总部在沪成立,成为四大国有银行中首家在沪设立“第二总部”的银行。11月,中国银联负责运营国际业务的子公司银联国际在上海成立。
    点评:中国银行“第二总部”和银联国际在上海成立,给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中国银行上海人民币交易业务总部的成立将加快上海人民币资产管理中心和跨境投融资中心建设,对提升上海金融市场配置全球资源的能力以及推动上海到2015年基本确立全球性人民币产品创新、交易、定价和清算中心地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银联国际的成立,是响应我国企业和居民“走出去”战略的重要举措。通过机制创新,实现全球化的运营,银联国际将更好地发挥资源集聚、整合平台的优势,吸引国内外支付产业及相关资源向上海聚集,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更大的支持和带动作用。
    5.人民币国际投贷基金——出海平台
    事件:2月16日,赛领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揭牌暨赛领国际投资基金首募成功仪式举行,宣告国内最大的人民币国际投贷基金启航。
    点评:赛领国际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出海平台”,旨在为国内企业海外投资并购提供商业化、市场化的操作平台及专业化的投融资综合服务,并通过企业海外投资推动人民币跨境流动。
    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人民币国际投贷基金,赛领国际母基金规模达到500亿元人民币,通过母子基金、投贷结合及发行债券等多级放大方式,未来基金投资总规模可超过1500亿元人民币。它的运作模式是国内金融服务的重大创新,体现在“三个联动”的特色,即境内外联动、投贷联动、基金运作与企业海外发展联动。
    赛领国际的成立和运营适应了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战略需要,有利于吸引国内外资金参与上海金融市场,对于加快上海人民币资产管理中心和人民币跨境投融资中心建设,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集聚辐射功能和国际影响力都具有重要作用。
    6.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服务实体
    事件:2月15日,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开业,首批19家企业挂牌。截至11月,挂牌企业已达29家。7月,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上海证券交易所举行上海市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建设合作意向书签署仪式,上海证券交易所参与上海股权托管交易市场建设。
    点评: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中的一个“新兵”,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不仅遵循规范发展的思路,更满足了实体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能够对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有效服务。上证所参与上海股权托管交易市场建设,将为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活力、动力和智力,显著提升上海股交中心监管、自律和技术水平,使上海股交中心发展迈向新的台阶,并有力促进我国场外市场建设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市场体系发展。
    7.浦发硅谷银行——专注创新
    事件:8月,浦发银行与硅谷银行的合资银行浦发硅谷银行正式开业。
    点评:浦发银行和硅谷银行的合作,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合资银行实现了上海的优势金融资源与来自境外新的金融服务模式的对接。而这种创新的背后,是金融产业对于实体经济、特别是对科技创新企业的专业化服务与支持。
    硅谷银行的业务模式旨在向中国的科技创新产业注入金融动力,在新组建的合资银行中,浦发银行与硅谷银行在资源、市场、人才等方面将发挥互补优势,既要有国际化经验,也要能植根中国市场,以最快的速度和最有效的模式向中国的创新产业和金融产业提供服务。
    浦发硅谷银行围绕其独特的业务模式打造核心竞争力,比如注重企业未来价值的创新型资产价值评估模式,为科技创新企业尤其是初创阶段的企业提供关键性的资金支持等。
    8.跨国公司总部外汇集中运营——便利运作
    事件:12月3日,总部在上海的中国海运集团通过中国银行全球现金管理平台,由境外子公司向境内总部归集首批资金1500万美元,同时根据境外成员用款需求,通过总部国际资金主账户对外放款500万美元,成功完成国内首家跨国公司总部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试点首笔交易。
    点评:这项业务以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为出发点,着力提高企业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
    首笔交易的完成标志着该项试点业务进入实质操作阶段。通过简化相关外汇收付办理手续,试点业务也为国内金融机构向跨国公司提供更便利的境内外金融服务提供了有利契机。
   9.金融消费保护——安全至上
    事件:12月26日,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成立会议在上海召开。
    点评:至此,“一行三会”均设立相应的金融消费者保护部门,并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已经开展了卓有成效的金融消费者保护试点与改革工作。
    金融消费者保护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不过对于每一个消费者而言,金融消费者保护部门的成立,意味着在金融消费的过程中,多了一份安全保障,也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平稳推进的重要保障。
    10.“法治环境建设”白皮书——法治护航
    事件:8月,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上海市政府法制办公室联合向社会公开发布《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法治环境建设》白皮书(中英文)。
    点评:白皮书是上海金融法治环境建设联席会议成立以后集聚各方资源、着力营造金融法治环境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
    近年来,我国金融法律体系不断完善,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法制基础。在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过程中,围绕金融市场体系建设这一核心以及先行先试、营造环境两大重点,在国家金融法律环境不断优化的背景下,上海积极发挥地方金融立法的作用。
    上海近年来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制度创新、信用环境建设、金融执法环境建设、金融司法环境建设、金融法律服务环境建设、金融法治文化环境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上海在金融司法专业化方面,率先建立起较为完整的体系,对金融纠纷的处置方式日益多元、公正和高效,保护了市场参与各方的权益。上海的金融执法部门和金融司法部门形成了合力,有效地打击金融犯罪、维护了金融稳定。(完)

上海金融门户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及其子网站其信息来源注明“上海市金融工作党委”、“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上海市金融工作局”的,其版权属于“上海金融”门户网站及其子网站所有。 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上海金融网站”。

2.凡本网站及其子网站转载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的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及其子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