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读取语音阅读器
保险业协会发布
《保险机构环境、社会和治理信息披露指南》

信息来源:中国证券报       发布时间:2023-12-14        [打印本页] [纠错]

1213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召开《保险机构环境、社会和治理信息披露指南》新闻发布会。据悉,该《指南》是国内首个聚焦保险行业环境、社会与治理信息披露,即ESG信息披露框架和内容的行业自律性文件,各保险机构可以结合自身实际参照执行。

《指南》由正文和附录组成。正文第一章总则明确编制指南的目的依据、释义及披露要求;第二章披露内容明确披露框架的设计原则以及环境、社会、治理维度相应的内涵;第三章披露方式和时间明确了披露的载体、口径及时间;第四章披露责任与监督明确了披露主体的责任以及接受监督的原则。附录则针对保险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通过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式,从环境、社会与治理维度梳理关键指标,其中环境维度涉及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13个,社会维度涉及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16个,治理维度涉及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20个。

保险业协会介绍,《指南》与监管制定的《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紧密衔接、相辅相成,对《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中强化ESG、绿色金融等信息披露要求予以呼应。以监管制定的《绿色保险业务统计制度》和中国保险行业协会近期印发的《绿色保险分类指引(2023年版)》为蓝本,将双碳”“绿色金融”“绿色运营等内容纳入ESG信息披露体系,有助于推动保险机构深刻理解监管要求,强化行业自律,将ESG发展理念纳入公司战略和日常管理,提升保险机构风险管理能力和公司治理水平。

据了解,《指南》注重与国际接轨、积极吸纳国际先进经验,参考了GRI可持续发展报告标准、SASB标准、港交所《环境、社会及管制报告指引》、GHG Protocol温室气体核算体系等一系列国际主流ESG信息披露标准,力求实现信息指导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同时,《指南》又充分考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例如对乡村振兴、普惠投入的披露要求,就是突显中国特色,契合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此外,《指南》在参考通用标准的基础之上,还非常注重融入行业特色,如代理人管理和提升、可持续保险产品、保险资金绿色投资等,以便为行业高质量数据披露提供有益指导,切实提升行业对ESG管理的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

保险业协会表示,加强ESG信息披露是保险机构落实ESG工作的具体体现。《指南》整合行业特性、发展状况和利益相关方要求,从环境、社会、治理三个维度出发,通过23个一级指标、49个二级指标,采用定量”+“定性方法,为保险机构开展ESG信息披露工作提供了可对比、可参照、可分析的明确标准。保险机构可以参照《指南》完善自身的ESG合规管理架构,落实ESG的管控改进措施,从根本上提升自身的ESG表现,形成披露与管理的相互促进与良性循环,实现ESG的外化价值以及内生驱动。

此外,《指南》为保险机构在双碳、共同富裕、乡村振兴等议题上,提供了统一的披露模式,行业可以更好的诠释社会稳定器的职责。通过以披露促管理,引导行业在做好本责风险减量与风险管理的同时,也要在社会责任和绿色发展方面更有所担当。

上海金融门户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及其子网站其信息来源注明“上海市金融工作党委”、“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上海市金融工作局”的,其版权属于“上海金融”门户网站及其子网站所有。 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上海金融网站”。

2.凡本网站及其子网站转载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的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及其子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