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上海金融官微 发布时间:2024-01-03 [打印本页] [纠错]
一直以来,中国信保上海分公司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强化政策性金融机构职能定位,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大力支持民营企业“走出去”。
加大融资增信支持力度,完善民营企业金融服务
与市工商联联合设立包括浦东、普陀、闵行、嘉定、奉贤区工商联在内的六个“信保服务站”,进一步强化合作机制,打造市、区、街镇三级服务体系,实现网格化服务。依托数字金融创新对“担保+信保+银行”普惠金融模式进行升级,推出《信保融资服务上海外贸高质量发展三方合作名单(2024版)》。截至今年11月末,支持上海市民营企业出口209.77亿美元,服务支持民营企业数达到9977家,同比增长49.4%,其中民营小微企业7977家。
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
不断创新承保模式,延伸产业链承保,开展核心企业调研,推动泰科源、晶澳、保隆等产业链龙头企业关键限额批复。支持保税燃料油加注业务发展,支持001、002号公司落地,聚焦光伏、储能、风能及新能源汽车等细分领域,协助企业快速打开海外市场,形成货物贸易出口新动能。高度重视支持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近年来不断在船舶、飞机维修,货运物流、软件外包、跨境广告等领域实现承保突破。截至11月末,支持外贸新业态8.0亿美元,支持服务贸易出口21.2亿美元。
加强优质金融服务,扩大金融高水平开放
截至11月末,支持向“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出口及投资共计100.5亿美元。作为上海市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为上海市“一带一路”综合服务中心“丝路e启行”小程序嵌入数字化服务功能。积极参与发起设立长三角“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社团,该项目已被纳入第三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成果清单项目。众多上海民营企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如上海某新能源民营企业在“一带一路”首倡地哈萨克斯坦投资建设新能源发电站,该项目列入了“中哈产能与投资合作重点项目清单”,中方项目投资金额为2375万美元。
强化数字金融赋能,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质效
进一步强化上海单一窗口小微企业服务,实现“线上服务、线上融资、政策办理”的三个贯通。在大中型企业通过“信保通”以及EDI直连,实现投保、限额、申报、资信、融资、理赔等线上服务基础上,小微企业依托上海单一窗口实现“投保、资信、理赔、融资以及政策结算”等服务一站式集成,同时将资信服务嵌入上海市“一带一路”综合服务中心小程序,实现线上服务贯通。依托外管局平台实现大中型企业区块链在线办理保单融资,推动传统保单融资线下转线上;与相关委办局联合开发信保赔款视同收汇退税申请“免填报”程序,实现政策办理线上贯通。截至11月末,服务小微企业11362家。
下一步,中国信保上海分公司将坚决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持续强化服务支持举措,助力上海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