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读取语音阅读器
消保服务经典案例——防范非法集资风险,防止财产遭受侵害

信息来源:兴业银行上海分行      发布时间:2020-04-03       [打印本页][纠错]

近年来,以投资理财为名的非法集资活动猖獗,严重扰乱了正常的金融秩序,损害了广大投资者合法权益。非法集资情况复杂,表现形式多样,有的借用私募基金、P2P等概念对金融消费者实施诈骗,有的则冒充银行工作人员、保险公司业务员等专业人士骗取金融消费者的信任进行敛财,手段隐蔽,欺骗性强,危害性大。
典型案例
在厅堂的日常服务中,我行(兴业银行上海分行)曾接到客户反馈,称接到所谓“XX保险”公司的电话,保险公司业务员要求其前往“公司”终止先前购买的保险合同,涉及金额约90万元。并承诺退回资金可重新购买更高利息产品,转换后收益可大幅增长;同时可享受丰厚礼品,如:豪华二日游、精美礼品等。
客户当时被不法分子的不实言论所诱导,直接至所谓的“保险公司”办理了原保单的退保。保单金额将近90万的资金到账后,客户回顾整个过程,感到十分不安,故及时联系了理财经理。理财经理马上提起了警觉,立即联系保险公司说明事发原委,积极协助客户处理,重新为客户恢复了保单,使客户的损失降到了最低。
事后,客户对整个诈骗过程感到十分后怕,该笔资金差点落入不法分子的圈套,也深刻认识到了应提高防范意识,不能被高额收益所诱导。同时,也对理财经理的专业性表示了极大的认可,并写了表扬信。
案例分析
一、勿受诱导、理性分析。销售人员在推销保险产品时,存在承诺保证收益,夸大保险责任等销售误导行为。消费者应提高警惕,坚守理性底线,理性对待销售推荐行为,树立科学保险消费理念,不要被赌博心态和侥幸心理蒙蔽双眼。
二、高额收益做诱饵。为了骗取资金,不法分子会以“保本保息”、“高额收益”等二、反投资规律噱头进行宣传许诺,但不法分子的最终目的是非法占有资金,不具备偿还能力,诈骗资金得手后就人去楼空。因此,一旦掉入非法集资陷阱,集资参与人最终会遭受经济损失,甚至血本无归。因此要合理评估自身承受能力,审慎确定风险承担意愿,不冒险投资。
风险提示
一、要认清非法集资的本质和危害,提高识别能力,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坚信“天上不会掉馅饼”,对“高额回报”的投资进行冷静分析,避免上当受骗。
二、要增强理性投资意识。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不规范的经济活动更是蕴藏着巨大风险。因此,一定要增强理性投资意识,依法保护自身权益。
三、要增强参与非法集资风险自担意识。非法集资是违法行为,参与者投入非法集资的资金及相关利益不受法律保护。因此,当一些单位或个人以高额投资回报兜售高息存款、股票、债券、基金和开发项目时,一定要认真识别,谨慎投资。
总结
随着时代的飞速进步,面对层出不穷的犯罪手法,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成为金融犯罪的受害者。在基层的营业网点,作为最贴近金融消费者的金融业务人员,我们应该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做好警示教育。使得金融消费者的防范意识不断增强,深刻认识到非法集资的社会危害性,能够主动远离非法集资以及承诺高收益低风险的借贷、理财活动,共同构建我市稳定、和谐的金融秩序。

上海金融门户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及其子网站其信息来源注明“上海市金融工作党委”、“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上海市金融工作局”的,其版权属于“上海金融”门户网站及其子网站所有。 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上海金融网站”。

2.凡本网站及其子网站转载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的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及其子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