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雨露:加快推进金融服务一体化
更好助力陆海新通道建设

信息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1-09-13        [打印本页] [纠错]

9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在第13届中国—东盟金融合作与发展领袖论坛上发言时表示,建设陆海新通道是加强中国—东盟经贸合作、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大战略举措,需要充分发挥金融的资源配置和服务保障作用。

陈雨露表示,人民银行积极发挥中央银行职能,为陆海新通道建设营造良好的金融政策环境。目前,东盟国家已在华设立30多家银行机构,有250多家东盟国家商业银行与中资银行建立了人民币结算代理行关系,相关账户超过1000个。同时,新通道建设重大项目的信贷投放力度持续加大。2021年6月末,广西陆海新通道建设项目融资余额超过45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其中基础设施建设占比达87%。此外,跨境场景下的物流金融服务更加丰富,依托中马钦州产业园区、陆海新通道运营平台等渠道,物流金融、供应链金融得到快速发展。

陈雨露强调,当前全球新冠疫情冲击仍在持续,世界经济格局正发生深刻变化。加快共建陆海新通道,有利于提升中国—东盟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深化双边经贸合作。陈雨露表示,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坚持“四个导向”,聚焦一体化目标,以高质量金融供给支持新通道高水平建设。

第一,坚持需求导向,一体化促进金融要素集聚。立足陆海新通道建设需求,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和要素市场发展,用好中国—东盟“两个市场”“两方资源”,形成支持陆海新通道重大项目、重要市场主体的金融合力,共享陆海新通道建设机遇和成果。

第二,坚持共赢导向,一体化推进金融开放合作。加强中国—东盟区域金融合作,深化本币结算和各项跨境金融先行试点,支持广西发挥区位优势,探索加强与东盟的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更好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

第三,坚持创新导向,一体化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指导金融机构完善跨境金融组织体系,遵循市场规律,创新涵盖信贷、担保、风险管理、支付清算等领域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打造特色金融工具箱,发展绿色低碳金融,打造“绿色丝绸之路”。

第四,坚持可持续导向,一体化维护金融安全稳定。在10+3及中国—东盟双边机制下,加强金融管理部门联动,积极完善区域金融治理,为陆海新通道建设创造安全有序的金融服务环境,助力区域经济金融实现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

金融合作,中国人民银行